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福建省公路站标准化建设

福建省公路站标准化建设

福建省专养公路标准化养护指南公路站标准化福建省公路管理局2013年7月目录1站房1.1功能及布局1.2新建公路站1.3改造公路站2绿化2.1总体要求2.2 绿化要求2.3 养护要求3外观标识3.1总体要求3.2路徽和标识3.3 大门3.4 站房3.5 养护4养护机械4.1机械配置4.2机械标识4.3机械保存4.4机械使用5职工服装5.1总体要求5.2样式及材料5.3配置标准5.4着装要求6内业资料6.1总体要求6.2基本资料6.3张贴要求6.4文件资料管理6.5信息化管理6.6资料存储7附件公路站标准化1 站房1.1 功能及布局1.1.1 功能。

公路站主要功能是负责公路日常小修保养,包括:路面保洁、应急抢险、排水系统清理、树木修剪、除草、喷药、附属设施维护、桥涵、隧道经常性检查等。

1.1.2 布局。

公路站建筑物包括职工宿舍、会议室兼学习室(活动室)、食堂、公共卫生间、工具间、应急物资存放间、养护应急机械停放棚以及小型生产加工用房等,场地内有车道、停车场、绿化、文化小品、雕塑等。

1.2 新建公路站1.2.1 选址及征地。

公路站规划站点应量靠近城镇,新征地建设的公路站征地面积不少于5亩。

1.2.2 建设规模。

原则上国道建筑面积控制在500-900平方米,省道建筑面积控制在500-700平方米。

适合建立观测点的公路站可以考虑将观测点纳入,建设规模允许增加50平方米;承担应急抢险任务的公路站可设置应急物资库房,建设规模允许增加50平方米。

见下表:公路站功能布局及建设规模表1.2.3 建筑、结构要求。

建筑方案设计要有创意,立面美观大方,线条明快,整体要有层次感,适当融入公路文化元素及地方特色文化,并符合我局规定的全省统一行业特色标识。

新建建筑采用框架结构,并能满足抗震要求。

平面布置方案原则上采用单廊式建筑,有利于通风采光。

外观示意图1 外观示意图2外观示意图3 外观示意图41.2.4 生活设施。

食堂配备冰箱、消毒柜、抽油烟机等,宿舍配备床、桌子、柜子、宽带接口、热水器、单独卫生间及抽水马桶等,公用卫生间要达到男、女坑位各两个的最低要求。

1.2.5 附属配套要求。

大门、围墙设计按省局统一规定的样式、颜色;公路路徽应设在明显位置,其直径一般在60cm-100cm,材质选用较高档次材料;围墙原则上采用通透式围墙。

大门、围墙示意图如下:通透式围墙1.2.6 信息化。

具备安全防范等智能化系统功能,预留网络接口、监控线路等信息化系统管道及现代通讯条件。

1.2.7 机械停放棚。

公路站必须设置机械停放棚,面积控制在150-300平方米,可停放3-6部各类机械;原则上采用钢结构棚,净高不低于5米,进深6-10米,屋面应做隔热处理;建筑形式及外观应与班站主体建筑(综合楼)相协调;每一机械停放处横眉上设置800*300mm黄底黑字(黑体字)的停放机械铭牌。

设计图示意图1.3改造公路站1.3.1 大门围墙。

大门、围墙按省局统一规定的样式、颜色进行改造;公路路徽应设在明显位置,其直径一般在60cm-100cm,材质选用较高档次材料;围墙选用美观大方的样式,有条件的应在沿主干线一侧使用通透式围墙,见下图。

通透式围墙立面改造示意图1.3.2 外墙立面改造。

以庄严显目色调为主,线条要明快、有层次感,适当融入当地地域文化特色,体现公路文化、公路形象,并符合我局规定的全省统一行业特色标识;一些立面单调的外墙,可以采用垂直绿化的方式加以改善,见上图。

1.3.3 门窗改造。

以更换铝合金门窗为主,结合外墙面改造适当加以美观的窗套装饰,提高整体建筑的灵气,达到美化效果。

1.3.4 屋面改造。

以“平改坡”为主,在不影响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基础上,把原平屋面改造成坡屋面、半坡屋面、老虎窗等,并结合“平改坡”改造,对屋面进行防水处理,见下图。

1.3.5 卫生间改造。

有条件的公路站,应尽量在职工住宿房内增设单独卫生间,并配置热水器及抽水马桶;公用卫生间应达到男、女用坑位各两个的最低要求,其装修材料及配置产品应达到中档以上水平。

1.3.6 室内装修。

装修标准以节约为主,本着“适用耐久”的原则,量力而为。

为方便参观学习,会议室、学习室等尽量设置在一层。

1.3.7水电改造。

室内应增加空调等强电线路,线路改造适当增加电容量,预留弱电宽带网络线路;室外应综合考虑排水及化粪池设置,不应出现积水及废水外溢现象,对明设或暴露室外等影响美观的管线进行暗埋或隐藏改造。

1.3.8 机械停放棚。

公路站必须设置停放棚,面积控制在100-300平方米,可停放3-6部各类机械;原则上采用钢结构棚,净高不低于5米,进深6-10米,屋面应做隔热处理;建筑形式及外观应与班站主体建筑(综合楼)相协调;每一机械停放处横眉上设置800*300mm黄底黑字(黑体字)的停放机械铭牌,见下图。

设计图示意图2 绿化2.1 总体要求根据绿地功能、规模,综合利用周边自然环境,通过植树、种灌、栽花、培草及布设园林雕塑小品、建筑等,将民俗风情、传统文化、公路精神等融合在绿地中,使植物景观与硬质景观相得益彰,营造形式多样、层次丰富、季相分明、四季常绿、三季有花、一站一景的绿化景观,达到园林式或庭院式公路站。

(插图)2.2 绿化要求2.2.1绿地率。

新建的公路站应≥25%;改造的公路站宜≥20%;苗木种植成活率≥95%。

(插图)2.2.2树种选用。

应“因地制宜、适地适树”,选用适应性强、抗性强、生长旺盛、易于养护且具有较高观赏价值和生态效益的植物种类,可适当种植珍稀名木(见附表)。

2.2.3三季有花。

各公路站应根据当地气候、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选择不同季节开花植物,合理搭配,至少达到“春、夏、秋”三季有花,有条件的公路站应达到四季有花。

(插图)2.2.4一站一景。

各公路站应结合当地人文、历史、地理、环境以及公路站的规模和建筑形态等综合因素设置一处雕塑,并通过绿化、文化、小品、雕塑等形式体现各公路站要突出的主题、特点,达到“一站一景”的效果。

(插图)2.2.5苗圃。

场地较大的公路站可建设苗圃,建立稳定的苗木供应渠道,提高苗木供应数量和质量。

(插图)2.3 养护要求2.2.6浇灌施肥。

浇灌时间和次数应根据季节和气温确定,夏秋季节应避开中午高温时段,每天浇灌1次;冬季及早春宜在气温较高时段进行,每周浇灌1-2次。

每年在春季、夏季及入冬时节进行施肥,并针对不同土壤结构、苗木种类及生长发育情况施用不同的肥料,以有机肥为主,做到薄肥勤施。

2.2.7修剪除草。

每年春季、夏季及入冬时节进行修剪,整形修剪应“先上后下、先内后外,去弱留强,去老留新”;中耕除草宜采取物理方法,在晴朗或初晴天气、土壤不过于潮湿时进行,做到“除早、除尽”并避免裸露或影响根系。

2.2.8补植、改植。

在春季及秋季进行补植、改植,补植苗木宜选用与原来植物种类(品种)、规格、形态相近且品相优良的植株,对生长环境不适应或与周围环境不协调的苗木应及时改植。

2.2.9附属设施养护。

园林小品、建筑等应保持外观整洁、清晰、美观。

围栏(栅栏)、坐椅(具)、垃圾容器以及标识等应及时维护,如有损坏应及时更换。

3 外观标识3.1 总体要求通过建立统一的公路站外观标识体系,达到行业特色鲜明、视觉美观大方的效果,具有鲜明的公路行业文化特色,使之成为城市公共环境标识系统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提升公路行业整体形象。

3.2 路徽和标识3.2.1 路徽。

外观为圆形,红底黄字,具体尺寸根据建筑物规模及设置位置确定,一般情况下为60~100厘米,见下图。

3.2.2 福建公路标识。

“福建公路”标识字体采用方正粗宋简体,采用不锈钢烤漆材料,设置形式及具体尺寸如下。

图中5a、0.8a、a是指尺寸的相对比例关系,以路徽高度a为参考基准,“福建公路”四个字的高度即为0.8 a,“福建公路”和路徽的整体长度为5a,如当a=50cm时,0.8a=0.5*50cm;路徽福建公路标识样式一样式二3.2.3色调。

外观标识常用标准色为红、黄、橘黄、白色,其色彩编号如下:3.3 大门3.3.1门楣式。

采用以白色为主色调、橘黄色为装饰色;徽标与文字采用钢板烤漆进行制作并固定于墙体上,长度根据各班站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延伸,具体尺寸及样式如下图:门楣式示意图3.3.2 立柱式。

采用以白色为主色调、橘黄色为装饰色;文字采用钢板烤漆进行制作并固定于墙体上,长度根据各班站实际情况适当等比例缩放,具体尺寸及式样如下图:尺寸立柱式示意图3.4 站房新建公路站墙裙和墙面统一采用橘黄色线条装饰,屋顶可使用橙色或相近颜色的琉璃瓦等,涂装线条宽度应根据各公路站建筑物高度实际情况适当等比例缩放,具体尺寸及样式如下图:立面示意图示意图3.5 养护公路站外观标识应及时维护,如有损坏应及时更换,要求整洁、清晰、美观;每年必须按设计方案要求对涂装线条涂刷一次。

4 养护机械4.1 机械配置4.1.1 运输机械。

10人以上公路站至少配置双排座皮卡车或自卸农用车一部、带小后斗的工程车一部;10人以下的公路站,配置双排座皮卡车或自卸农用车两部。

4.1.2 生产机械。

小型压路机、冲击破碎镐、切割机、小型扫路车(拖带式)、4T洒水车一部(国省道),绿篱机一台、割草机2台及喷药设备一套。

农用车双排座皮卡车工程车洒水车4.2 机械标识4.2.1 机械设备表面主颜色一律为桔黄色。

4.2.2 文字、字体及颜色。

(1)车头正前方明显位置喷涂“公路养护”四个字,字体大小与设备表面相适应;字中间为路徽。

(2)车门两侧喷涂“福建公路”、“xx市公路局”及路徽。

(3)字体为宋体、蓝色;路徽为白底红色。

4.3 机械保存大中型养护机械要存放在机械停放棚内,对号入座;小型养护机具要室内摆放,严禁堆叠;禁止车辆和设备露天停放。

凡入库存放的机械必须外观整洁,各润滑部位不缺油,不得有滴漏现象。

机械停放棚示意图4.4 机械使用4.4.1本着“人机固定”原则,各种机械要严格实行定人、定机、定操作规程等制度,机手必须经过培训持证上岗。

4.4.2机械外观整洁,装备齐全,各部连接、紧固件安全可靠。

4.4.3发动机(发电机)动力性能良好,运转正常,无漏油、漏水、漏电、漏气现象,燃、润料消耗正常。

4.4.4运转机构及工作装置等应符合技术要求,性能良好,无异常响声,各润滑部位不缺油。

4.4.5安全件可靠、灵活,性能良好,制动效能符合有关规定,安全防护装置和电气设备齐全可靠。

4.4.6每天机械设备使用前应开机试运行,检查机械设备动力、制动等系统及各部件运行状况正常后方可投入使用;使用结束后,应按规定检查及保养。

5 职工服装5.1 总体要求公路系统养护职工工作服装配置按照体现公路行业特点的总体要求,引入休闲时尚元素,养护职工工作服装整体体现“简洁、舒适、醒目、安全”的特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