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二课时)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二课时)
(以实验为突破口,了解青蛙错误的原因,培养学生动手寻找问题根源的 能力)
2.这只小青蛙一直生活在井里,所以他看到的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设想 一下,假如有一天,青蛙跳出水井,跳到井沿上,他会看到什么?说些什么 呢?
(扩展思维,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3.下面,我们看本文题目“坐井观天”,现在你明白“观”是什么 意思了吗?是谁坐在井里看天呢?同学们,老师希望你们看更多的书,了 解更多的知识,千万不要当“井底之蛙”呀! (最后解题,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加深对成语的印象) 四、指导朗读,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课件,生字卡片,青蛙小鸟头饰 教学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2.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寓意.
重点难点 重点: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寓意. 难点: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教学过程 一 、理解课题,感知课文大意 1.板书课题“坐井观天”。
师:同学们通过读书都知道了这个故事,谁能说说“坐井观天”中“观 ”是什么意思?谁坐井观天?
3.辨别这两个字的小窍门是什么?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字形的?(“渴” 是想喝水,所以是三点水旁;“喝”是用嘴喝水,所以是口字旁)
4.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 5.学生在书上田字格中练习写生字。 思路2 1.同桌交流,互相说说自己识记生字的方法。
3.抓住重点词句理解文章内容,了解“坐井观天”这个成语的意思。 4.发挥想象,初步感受、理解课文寓意。
重点难点 重点 1.学习生字,理解课文寓意。 2.能够分角色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
1.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大话”“无边无际”“坐井观天”等重点词语 的意思。
2.懂得像青蛙那样坐在井里看天是不对的。 教学准备:
2.再读读这个故事,同桌互相检查生字读音是否正确? 3.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 思路2
1.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坐井观天》的故事吗?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2.学生欣赏动画故事《坐井观天》。 3.交流感受。 引导学生初步感知形象,了解故事内容.
4.板书课题,读题,说说“坐井观天”的含义读读这个故事,谈谈自己的 感想.
3.小结:小鸟说天无边无际是因为他在天上飞,青蛙说天只有井口那么
大是因为他坐在井底.
4.同学们,你们能不能给这只坐在井底看天的青蛙取个名字?(井底之蛙 )
思路2
1.大家都认为青蛙错了,那你知道青蛙为什么错了吗?他眼中的天为什 么只有井口那么大呢?请同学们做个实验,把你的书卷起来,往天上看, 你看到了多大一片天?
1.假如你是青蛀,跳出井口后,你会看见什么?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
2.带上头饰即兴表演,大家评议.
3.假如青蛙上天,小鸟下井,那么他们又会说些什么?(同桌互相指导表 演,然后上台戴头饰表演)
【设计意图:在表演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4.这个寓言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学生自由谈) 5.小结:小鸟和青蛙说的都是实话,可是由于他们所处的位置不同, 得出的结论就不一样。“坐井观天”其实就是把那些目光狭小、自以 为是的人比作“井底之蛙”。这篇课文启发我们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 去看问题,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设计意图:在小结中全面理解课文内容。】
1.要运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朗读体会、读与想象充分结合的教学 方法。
2.要以青蛙与小鸟的三次对话为线索,以读代讲,以读促学,让学生 在读中悟情明理。
3.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采用动画演示的方法帮助学生感悟课文 内容,从而达到对教学重点难点突破的目的。 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二课时)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一则寓言故事,讲述的是一只小鸟和一只一直住在井底
的青蛙争论天究竟是大还是小的故事。课文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告诉 我们只有眼界开阔,不受自己已有经验的局限,才能正确、全面地认识 事物和反映问题。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小,他们经常把部分当整体。“管中窥豹”“一叶障 目,不见泰山”的错误的看问题方式,常常会在他们的生活中发生。因 此,这一课的寓意对他们来说,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教学建议
4.小结:看来,一个人的认识的形成确实与他所处的环境有直接的关系 。青蛙如果不是天天坐在井里,怎么会误以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呢?小 鸟整天飞行在天上,对天的认识和了解当然就胜过了目光短浅、见识少 的井底之蛙了。
5.今天我们学习了“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故事。其实我国的成语故事 还有很多,能把你课下收集的其他成语故事说给大家听听吗?
1.请同学们自己再读一读课文,在读小鸟和青蛙的对话时要读出不同的 语气。
2.你最喜欢读哪几段内容?读给大家听听。(指名自由选读,教师进行朗 读指导)
3.同桌分角色读,互相评议 板书设计:
坐井观天
鸟图片:天 无边无际
天不过井口 那么大
青蛙图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 2.发挥想象,进一步理解课文寓意。 重点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 难点:发挥想象,进一步理解课文寓意。 教学过程 一、齐读课文 二、情境表演进一步体会寓意
(明确青蛙和小鸟的观点,让学生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和善于 分析、善于思考的能力)
三、再读课文,理解小鸟和青蛙为什么对天有不同的看法
1.小鸟怎么知道天无边无际?青蛙为什么说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读课文, 找出答案.
2.谁愿意告诉大家,小鸟和青蛙为什么对天的大小有不同的看法?(小鸟 在天上飞,青蛙坐在井里)
二、初读课文,理解青蛙和小鸟对天的不同看法
1.自己读课文,想一想,从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鸟说天很大,青 蛙说天很小。
2.和同桌讨论一下,把小鸟说天很大、青蛙说天很小的词句(无边 无际、不过井口那么大)找出来做上记号,再读一读.
3.教师在黑板上简笔画小鸟和青蛙。
4.请同学把课文中小鸟说天很大、青蛙说天很小的词语告诉大家。 5.教师板书 6.教师指黑板引读 (1)小鸟说:“天无边无际。” (2)青蛙说:“天不过井口那么大。” 思路2 同学们,课文中讲青蛙住在什么地方——(井里) 2.那么,小鸟从哪儿来的呢一从天上飞来,落在井沿上。 老师简笔画井,把黑板上贴的青蛙移到井里) 教师将小鸟图片放在井沿上,看图理解井沿就是井边 (通过图理解“井沿”,形象又直观) 小结:现在同学们知道了,这只小青蛙的家住在井里,小鸟呢?从天
6.其实,要开阔自己的眼界,获得更多的知识,除了看书外,还可以请教 大人、看电视或上网查询等等。现在是一个信息社会,我们可不能做井 底之蛙,我们要做一个像小鸟一样见多识广的人。
三、识记生字,练习写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齐读。 2.你在学习这课生字时有什么发现没有?谁能告诉大家? (“渴”和“喝”字形相近)
上飞来,飞累了,落在井沿上,那么他们为什么事争吵起来了呢? (教师范读,学生倾听)
3.青蛙的观点是什么?他眼中的天是什么样的?他为什么说天只有并口 那么大呢?
4.小鸟的观点是什么?他眼中的设疑,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5.你认为青蛙和小鸟谁说得对?小组讨论一下,并汇报.
思路2
1.现在,我们知道了青蛙和小鸟是怎么争论的了,你能把他们怎么争论 的情形演出来吗?小组内试着演一演。指名演.
2.他们争呀争呀,到底谁对呢?(小鸟)
3.青蛙明明错了,却听不进小鸟的话,还自以为是。如果你这时刚好路 过这口井,你肯定有话想对青蛙说。说什么呢?小组内讨论一下,准备交 流。(青蛙,小鸟说的是对的,你别再自以为是了。虽然你说的是实话, 可你还是弄错了。你知道你错在哪儿吗?你就错在不该坐在井里观天。 高高的井壁挡住了你的视线,你看到的天当然很小了。你别再做井底之 蛙了,你跳出井去看看天吧,你一定会看到天无边无际,大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