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专业教学计划实施方案一、专业代码:100701二、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及同等学历者,包括中职升高职的中专生。
三、学制与办学形式:遵照教育部专科三年制要求,试行“2+1”的办学形式,既两年在校内或在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学习完成理论与实践教学课时的要求,一年顶岗实习到临床医院进行临床实习。
四、就业方向与岗位群:可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包括医院、社区医疗卫生机构、体检中心、疾病控制中心、妇幼保健院、计划生育研究所、医保中心、老年院、血站、卫生管理机构等)从事临床护理、护理管理、医疗辅助工作、社区卫生服务、心理卫生咨询、计划生育工作、公共安全与传染病预防、家庭访视及护理、心理卫生指导、其他相关医疗护理工作。
五、培养目标与规格(一)培养目标: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护理事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树立现代护理理念,掌握护理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毕业后能在各级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和健康保健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人才。
全面担负起对病人的专业照顾、病情观察治疗性护理、心理支持、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等各项护理任务,为病人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
(二)人才规格1.素质结构(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治素养。
(2)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理论。
(3)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遵纪守法,讲究社会公德。
(4)具有高尚的情操,崇高的职业道德,救死扶伤、忠于职守、博爱奉献的精神。
(5)具有诚实的品格和较高的慎独修养;能以人为本,具有同情心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6)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及协调合作能力。
(7)具有健全的体魄、充沛的精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8)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及自主学习、自我完善的能力2.知识结构(1)掌握必备的德育、文化课及人文素养基本知识,包括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卫生信息技术基础,英语等。
(2)掌握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包括正常人体结构与功能、病理学、护理药理学等。
(3)掌握必备的专业知识,包括护理学导论、基础护理技术、健康评估、成人护理、母婴护理、儿童护理、老年护理、急重症护理、精神科护理、社区卫生保健等。
(4)掌握必备的人文学科领域的知识,包括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卫生法律法规。
3.能力结构(1)具有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临床常见护理问题的能力及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
(2)具有规范的基础护理和各专科护理的基本操作技能。
(3)具有较强的健康教育和预防保健的能力。
(4)具有对常见病、多发病病情的观察能力和护理能力。
(5)具有对急、危、重症病人的应急处理能力和配合抢救的能力。
(6)具有初步的病房管理能力和人际交往与沟通的能力。
(7)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及自学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8)具有运用外语知识进行专业阅读和查阅文献的能力。
(9)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10)具有心理调适能力和体育锻炼能力。
(11)具有自主择业和主动创业的能力六、护理专业职业能力总体构成(见表1)表1 护理专业职业能力总体构成七、岗位能力与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见表2)表2 岗位能力与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八、职业证书或资格证书:(一)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证书(二)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三)国家计算机二级等级证书(四)育婴师资格证书(五)营养师资格证书(六)保健师证书(七)老年护理师证书九、课程体系与核心课程:(一)人文素质课程体系(见表3)表3 人文素质课程体系(二).理论知识课程体系(见表4)表4 理论知识课程体系(三).实践训练课程体系(见表5)十、主干课程介绍(一)人体解剖学【主要内容】包括:1.人体解剖学:人体各系统的组成,各主要器官的位置、形态、结构及功能;2.组织学:人体的四大基本组织,肺、肝、肾、胃、小肠、子宫等重要脏器的微细结构;3.胚胎学概要等。
【相关实训】人体重要脏器及其形态、结构的辨认;人体主要体表标志的识记、辨认;显微镜的使用;基本组织和重要脏器微细结构的辨认。
【能力目标】根据其他基础课和临床课教学需求,掌握相关的人体学理论知识;根据护理实际工作要求,掌握人体的体表结构、体表标志及其临床意义。
(二)生理学【主要内容】包括生命的基本特征,人体功能的调节;细胞的基本功能;血液;血液循环;呼吸;消化和吸收;肾的排泄功能;感觉器官;神经系统的功能;内分泌;生殖;【相关实训】ABO血型的鉴定;血液凝固及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心音的听取;人体动脉血压的测量;呼吸运动的调节;哺乳动物血压的调节;胃肠运动的观察;【能力目标】具有坚实的正常人体功能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为认识、维护和促进健康提供基础知识;为了解疾病、有效地预防疾病和治疗疾病提供理论基础。
(三)病理学【主要内容】病理学分为总论和各论,总论重点叙述疾病的基本形态、功能和代谢的变化,各论重点叙述常见病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病理临床联系等,为学生学习临床课程、护理等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关实训】总论部分疾病基本病理变化的大体标本和病理组织切片;各论部分的疾病的大体标本和病理组织切片。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病理学知识去应用于临床护理;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实训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们的技术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及创新意识。
(四)护理药理学【主要内容】常用药物的作用、用途、不良反应;常见疾病的药物治疗一般原则和基本治疗方案。
【相关实训】药物一般知识;用药护理和不良反应监护,指导合理用药;常用实验动物的捉持及给药方法;常用药物的药理作用的验证;常见药物中毒的解救等。
【能力目标】根据临床岗位需求,掌握护理专业所要求的用药知识及相关技能。
(五)护理学导论【主要内容】包括护理学的相关理论、护理学的基本概念、护理学的发展史、健康与疾病、护士素质与角色、护理安全与防护、护理程序及护理相关的法律法规等。
【相关实训】运用护理程序对临床常见疾病的护理、护理工作中相关的法律法规、护士素质与角色的体会。
【能力目标】能够掌握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了解护理学的形成及未来发展趋势,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熟悉护理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具有较强的护理法律法规意识,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以护理对象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理念,能够应用护理程序理论指导实践。
(六)基础护理技术【主要内容】包括一般护理技术、日常生活护理技术、基本诊疗护理技术、生命支持护理技术等。
【相关实训】病人出入院的护理、无菌技术、隔离技术、生命体征的测量、各种注射法、标本采集、静脉输液、静脉输血、导尿术、灌肠术、常用抢救技术等。
【能力目标】根据临床岗位需求,掌握护理专业所要求规范的基础护理的操作技术。
(七)内科护理学【主要内容】包括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内分泌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风湿性疾病病人的护理、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以及传染性疾病病人的护理。
【相关实训】包括案例分析及仿真情境训练:肺心病病人的护理、冠心病病人的护理、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护理、慢性肾衰竭病人的护理、出血性疾病病人的护理、糖尿病病人的护理等。
【能力目标】具有运用内科护理基本知识评估内科疾病常见症状及与病人进行治疗性沟通的能力;具有运用内科护理基本技能对临床常见疾病病人进行护理评估、确立护理诊断、制定护理计划的能力。
(八)外科护理学【主要内容】包括外科常见病的护理评估、护理目标、护理诊断、护理措施等。
外科常见病病人的处理原则、外科常见极危重症病人的救护原则和方法。
手术室基本工作。
【相关实训】外科无菌技术、手术器械管理、常用抢救技术等。
【能力目标】根据临床岗位需求,掌握外科疾病的护理和操作技术。
在教师的指导下,具有对外科病人进行初步应急处理和配合抢救的能力。
遵循无菌技术原则,具有初步管理手术室和配合常见手术的能力。
(九)妇科护理学【主要内容】包括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正常妊娠期孕妇的护理;正常分娩期产妇的护理;正常产褥期母婴的护理;异常妊娠孕妇的护理;妊娠合并症孕妇的护理;高危妊娠母儿的护理;异常分娩产妇的护理;分娩期并发症产妇的护理;异常产褥产妇的护理;产科手术产妇的护理;划生育妇女的护理等内容。
【相关实训】包括正常妊娠期孕妇的护理;正常分娩期产妇的护理;正常产褥期母婴的护理;异常妊娠孕妇的护理;产科手术产妇的护理;划生育妇女的护理等。
【能力目标】具有分析和解决临床常见的母婴护理问题的专业能力及规范、熟练的母婴护理操作技能,使学生能运用护理程序与护理技能对母婴的健康问题、疾病问题提供服务。
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十)儿科护理学【主要内容】包括小儿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生长发育监测;小儿保健;小儿常见病、多发病防治及护理。
【相关实训】小儿体格测量法;小儿用药护理;婴儿盆浴法;约束法;儿科采血法;头皮静脉输液法;温箱使用法;光照疗法;换血疗法等。
【能力目标】根据临床岗位需求,学生应掌握小儿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生长发育监测、小儿保健、小儿常见病、多发病防治及护理,掌握儿科常用护理技术操作。
(十一)急重症护理【主要内容】包括院外急救、院内急诊科护理、重症监护、心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常见急危重症的病情评估、救治原则和护理以及常用的急救技术。
【相关实训】院外急救;急诊科管理;ICU;心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休克、创伤、急性中毒病人的护理;救护技术。
【能力目标】具备规范、正确常用急救操作技术的能力;具备正确使用常用的急救和监护设备的能力;具有初步急救管理能力。
(十二)精神障碍护理学【主要内容】包括精神障碍的基本知识、精神科整体护理技能、临床常见精神障碍及护理及社区精神卫生服务。
【相关实训】见习常见精神症状的临床表现、精神障碍危机状态的防范与护理、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护理、心境障碍病人的护理、神经症及癔症病人的护理、应激相关障碍病人的护理。
【能力目标】具有运用精神科护理基本知识识别常见精神症状及与精神病人进行治疗性沟通的能力;具有运用精神科护理基本技能对临床常见精神病人进行护理评估、确立护理诊断、制定护理计划的能力。
(十三)社区护理学【主要内容】包括社区护理理论和模式、社区护理概念、特点和功能、社区护理工作范围和意义、社区护士的职责、角色和要求;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社区健康档案的组织和管理;社区环境卫生与健康;社区心理卫生与健康、居家护理、社区传染病的防治、家庭急救和护理、社区临终关怀、社区预防和保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