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德国学前教育
对策:
①努力统一两种幼儿教育模式,原西德地区在园所数量上向原东德 地区靠拢,但从教育观念上影响远东的地区的学前教育。
②现在德国幼儿园教师的学历被认为至少应在大专以上。教师带着 问题参加培训,做到“共同构成,共同学习,共同发展”。 ③改进3岁以下儿童的看护制度,对于5 岁儿童考虑其需要,根据各 种不同的情况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保证不间断而且可以自由 选择地由幼儿园过渡到小学,不强求组织和机构上的归属问题。 ④要求儿童掌握外语这门工具。幼儿园外语教学要与情感、社会、 智力相结合,让儿童带着美好的情感和浓厚的兴趣学习,让学习外 语令人愉快。
(三)现代学前教育
1970年,德国教育委员会提出《教育结构计划》, 把学前儿童的教育纳入计划的构想之中。联邦教育审议
会公布的全国教育制度教育改革方案,将整个教育系统分为初等教育、 中等教育和继续教育三个领域,并把幼儿园3-4岁的儿童的教育纳入了教 育体系中的初等教育部分;把5-6岁幼儿园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从此,学 前教育成为整个教育系统中初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
三、德国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一、德国学前教育的特点及面临的问题
①德国的一个传统,绝大部分的学前教育机构是由慈善团体尤其是教会 开设并提供经费的,联邦一级无专门管理学前教育机构的部门。不规定 学前教育的大纲和教育方法,而由开办者自行决定。这有利于调动各地 方和私人团体开办学前教育机构的积极性,但是也造成了德国学前教育 发展极不平衡
3.情境论:德国学前课程改革的主流,成为指导性的课程理论。
代表人物:①鲁滨逊。认为教学应围绕儿童的生活来进行, 目的在于培养儿童应付生活的能力。②费瑞尔,主张将儿童 的社会学习与能力的训练结合起来,思维和行动统一起来。 特点:①以儿童生活情境为中心。②社会学习和知识学习相 结合。③建立混合组以取代传统的同龄组。④家长、邻里和 其他成人的积极参与。⑤教学活动不局限于幼儿园。⑥灵活 的教学安排。将幼儿园变成儿童的生活环境。⑦教师的主要 任务是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 在情境论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激发儿童学习的 兴趣,教师是工作框架的提供者,使儿童在里面尽可能的独 立工作。
2.学科论:宗旨在于以科学本身固有的结构为基础,来确定 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促进学前儿童的智力发展。布鲁纳 的课程论思想对学科论产生有深刻影响。
功能论和学科论都被学前教学所抛弃。原因:与儿 童的实际生活相脱节;片面强调能力训练,忽视儿 童全面发展;致使学前教学活动趋向学校化,使学 前教育失去其本身特色。 功能论与学科论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学前教学的内 容。有些材料如拼图、记忆游戏、策略游戏和集合 游戏教材,至今在德国仍受欢迎。
二、德国学前教育现状
林间幼儿园
德国出现的一种较新的幼儿园类型。幼儿园没有房 屋和围墙,教师们在大自然中进行幼儿教育活动。林 间幼儿园的办园模式使儿童更加接近大自然,促进儿 童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同时更增强了儿童的运动 能力。
二、德国学前教育现状
德国幼儿园分公立和私立两种。公立幼儿园主要是由联邦各 州的青少年福利局或其他相应的组织直接主办的。私立幼儿 园分两种:由教会或社会福利组织主办的幼儿园和由工厂、 大学、医院或个人开办的幼儿园。德国私立幼儿园在数量上 远远超过公立幼儿园,容纳了近70%的适龄儿童。 在德国,上幼儿园是自愿的,不是义务教育。幼儿园与学校 不同,德国的学校几乎都是公立的,不收费的,但所有的学 前教育机构要根据家庭收入的多少来收费。
学前比较教育
第六章 德国学前教育
德国学前教育沿革 德国学前教育现状 德国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德国学前教育沿革
(一)早期学期教育
僧侣学校 不成为修道士的儿童
文艺复兴之前,家庭教育是主要形式,母亲是主要教育者。
宗教改革影响,马丁· 路德主张实行义务教育,认为国家应强 迫公民将子女送进学校接受教育。南麦伦地区出现学前教育 设施,对教徒的幼儿进行教育。 “幼儿学校”--断奶后到5、6岁 5--6岁为学龄期儿童,接受学校教育。
②德国学前师资培训有明显的层次性或等级性的特征,培 训制度僵硬、缺乏灵活性。 ③目前德国共有30种学前教育形式,最主要的是幼儿园。 但已有幼儿园和托儿所仍然远远不能满足儿童入园的需求 。入园难、入托难,一直是一个引起德国社会各界关注的 重要的社会问题。 ④德国幼儿园很少有读写算及学外语的现象。
二、德国学前教育现状 3、学前教育课程的组织与实施
• • 幼儿园教学体现整体和个体之间的相互协调和统一。 教学形式:游戏、唱歌、听故事、户外活动……
• •
教学活动组织:集体教学、个别指导或小组活动
9:00到11:30是教学活动,其余为儿童自由活动时间
特点:顺应儿童的天性,通过玩的途径,教育儿童; 教育活动多样;重视爱的教育;崇尚自然教育
1977年,《青少年福利法》要求各州承担扩建幼儿园 的义务,以保证满足需要。
二、德国学前教育现状
(一)德国学前教育机构的类型
德国教育机构名目繁多,形式各异
托儿所(0--3岁的招生对象全日制保教工作)和幼儿园( 主要形式,3--6岁) 创办组织不同:公立幼儿园、私立幼儿园 保教时间长短:半日制、半日制 招数对象:普通幼儿园(儿童活动场所或儿童之家)、 学前班、特殊教育学校 林间幼儿园
二、德国学前教育现状
在德国,幼儿园实行双向管理。
其一,从主办部门和政府的关系来看,一方面联邦的《青少年福利 法》和各州的幼儿园法是幼儿园工作的法律依据。另一方面,法律 条文也赋予主办部门一定的自主性。
其二,从家庭和幼儿园的关系来看,两者的关系是通过合同来体现 的。家长有权利和义务通过参加家长会的方式,参与幼儿园各项事 宜的讨论。 幼儿园通常有三种类型的工作人员:一是社会教员,必须是专科高 等教育毕业。二是教育员,实科中学或相当于实科中学毕业,通过 实习和国家考试,取得国家承认的教育员资格。三是护理员,中学 毕业后经过2年职业培训
(二)近代学前教育
1851年,普鲁士政府禁止设立福禄贝尔式幼儿园 。1860年自由内阁上台,才解除幼儿园禁令。 1861年,《幼儿园教育学》。此后,各地福禄倍 尔团体纷纷建立,将幼儿园运动推向深入。
(三)现代学前教育
20世纪初,德国学前教育政策有一定的进步性,德国的 幼儿园继续朝多轨方向发展。 《青少年福利法》 1922年《青少年法》该法案提出,要建立“白天的幼 儿之家”,包括幼儿园、托儿所以及其他幼儿保护机 构。1924 年,德国政府将学前教育规定为由青少年 福利部门管理,强调儿童受教育的权利和家庭教育的 重要性。该法案定下了现代德国学前儿童教育的基调 ,这种影响持续至今。
(二)近代学前教育
魏尔特 阿尔古德堡市建立了第一所托儿所。
19世纪30年代,在英国幼儿学校的影响下,德国也出 现以弗利托娜为代表的幼儿学校运动。1835年创立了 奥柏林式的编织学校 ,一年后改名为“幼儿学校”,主要 招收贫困工人的子女,年龄一般在2岁到学龄期之间。
教学内容
师资:“看护修女养成所”
(二)近代学前教育
19世纪下半期福禄倍尔幼儿园运动的发展。1837年, 福禄倍尔在德国创办了一所学前教育机构。1840年,将其 命名为 “幼儿园”。与德国以往的幼儿保育机构不同,福 禄倍尔幼儿园以教育而非看护为主要任务,并以中上层家 庭的儿童为对象。由此,德国幼儿教育机构的发展逐渐呈 现出双轨的趋势。 幼儿教师培训班 幼儿园之父
四、德国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援助项目
德国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援助项目述评德国学前教育家认 为,一方面要加强机构教育的设施建设,提供良好的儿 童教育,另一方面要从家长咨询和培训入手,帮助家长 对孩子进行科学教育,两者结合的做法最为有效。
为保护家长的教育能力而建立家长或家庭援助项目,其 目标在于使家长为过好家庭生活做好准备并帮助他们完 成好自己的教育任务,发展家长应付问题和解决冲突的 能力。
①家庭社会教育援助项目:为其幼小儿童处于困 难境地的家庭设立的免费援助项目。 ②家庭互助项目:帮助家庭,使其遇到困难时能 自助和自组织。 ③临时保姆项目:以职业女性为对象、以家庭为 基础的儿童看护项目。需付费。 ④家长和孩子共同活动的项目:德国,以婴儿和 学步儿童为对象。遍及德国,在柏林尤其盛行。
问题: 东西部学前教育发展存在差异 地区之间教育发展不平衡 发展趋势: 加大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 重视幼儿教师专业发展 提高移民儿童的德语水平
二、德国学前教育现状
(二)学前课程理论的发展
20世纪70年代,德国政府确定了初级教育改革的目标后,为了实现既 定目标,各种模式研究方案在德国应运而生。
1.功能论:目的在于运用所编制的程序或练习材料,使儿童 获得一定的技能和技巧,促进学前儿童的智力发展。以70 年代出现的科热尔的认读机具有代表性,但长期观察结果 证明早期认读训练的儿童比未受此训练没有更多的优势。
二、德国学前教育现状 (三)幼儿教师的培养
1、幼儿教师 形式
德国学前教师训练有三个不同的层次:大学、技术学校、培训学校
大学:培养在德国学前教育机构中工作的一小部分、专注于 社会教育的人。接受为期4年的被作“社会专科教育“方面的 专业训练,其中1年用于实践方面的培训。入学者的资格要求 是10年级毕业生或具有2年职业训练的同等学历者。毕业生大 多数在较大的日间学前教育机构中担任领导工作。 技术学校 :培养学前教育教师。 入学者的资格要求是职业学 校的毕业生或其他中等学校的毕业生。 培训学院:培养学前教育机构的助理员。这类学校入学要求 是完成实科10年级学习或至少具有职业训练的同等学力者, 培训时间1-3年。
1819年,幼儿教育家瓦德切克设立了柏林最早的常设托儿所 ,以城市劳动阶级的子女为对象,招收9个月至2岁的婴儿, 后来拓展到了1岁。 19世纪20年代以前的德国幼教设施,具有一下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