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讲文献信息概述讲述介绍

第一讲文献信息概述讲述介绍


主要包括磁带、磁盘、光盘等。
优点是:存储容量大,存取速度快,原记录可以修改、删除
或更新等 。
缺点是设备投资高、价格昂贵。
(三)按出版类型划分
人们在进行科研及技术工作时使用频率比较高的十种情报来源
图书
期刊 专利文献
标准文献
会议文献 学位论文
科技报告
政府出版物 技术档案
特点(科技期刊):出版周期短,报道速度快;数
量大,品种多,内容丰富新颖,能及时反映当代社 会和科技的发展水平和动向;发行流通面很广;连 续性强,它所刊载的科学事实、数据、理论、技术、 方法、构思和猜想,都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参考信息。
出版收藏情况:目前全世界出版的期刊约 10 万余
种,而且正以每年1500种的速度递增。国内公共图 书馆和省级以上的科技信息情报所都有收藏,期刊 原文比较容易获得。
2、二次文献(secondary literature )
即检索工具,是指文献工作者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
提炼和压缩之后所得到的产物,是为了便于管理和利 用一次文献而编辑、出版和累积起来的工具性文献。
常以题录、书目、文摘、索引等形式出现。
检索工具书和网上搜索引擎是典型的二次文献。
二次文献具有浓缩性、汇集性、有序性等特点,它是
1、组号:代表出版者的国家、语种等。我国的组号为“7”。 2、出版者号:代表组内所属的一个具体出版者(出版社, 出版公司等)。 3、书名号:代表某出版社的一种具体出版物的书名。



4、校验位:是ISBN号的最后一位数字,用以检查ISBN号 转录过程中有无差错。
例如:《植物学》一书的ISBN号是:7-04-003388-7,其中: 7代表中国,04代表高教出版社,003388是书名号,7是检 验码。

识别期刊的主要依据有:期刊名称,期刊出版的年、 卷、期,国际标准刊号(ISSN)等。ISSN (International Standard Serial Number)由8位数 字分两段组成,如1000-0135,前7位是期刊代号, 末位是校验号。 我国正式出版的期刊都有国内统一刊号(CN),它由 地区号、报刊登记号和《中图法》分类号组成,如 《聊城大学学报》自科版CN37-1418/N。
实践性:知识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 信息性:信息时产生知识的原料,是再创造的信息 规律性:知识揭示了事物内在变化的规律 继承性:新知识依旧知识为前提而深化发展 渗透性:知识间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构成网络
3、情报(Intelligence)


情报顾名思义就是有用情况的报道。 它是人们在一定时间内为一定目的而传递的具有使用价值的 知识或信息。 情报是对搜集到信息经过整序、分析和深化认识之后得出的 解决特定问题的知识,是我们对于所搜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 研究从而获得最大价值的能力。 情报的基本属性: 传递的有特定效用的知识,是具有时效性和对象性的传递着 的信息。 知识性:本质是知识,没有知识,不会有情报 传递性:激活的知识,运动的知识,需借助于一定媒介 效用性:满足特定要求,实现特定目的 可塑性、时间性、保密性,等等
产品样本
(1)图书
图书:一种按章成册的出版物,是对已有研究成果、生产
技术、实践经验或某一知识体系的论述或概括。
图书的基本素材来自期刊论文、会议论文、研究报告、学
位论文等一次文献和著者本人的研究和学术成果。
优点:内容系统、全面、成熟、可靠,有一定的新颖性。
缺点:编辑出版时间较长,传递信息的速度太慢,一般只 反映3-5年以前的研究水平

(2)科技期刊(serials)或(periodical)
科技期刊:又称连续性出版物是一种定期或不定期
连续出版的文献载体,它一般有同样的名称,按一 定时间编定卷号,每一卷又分若干期。
又称杂志是一种有固定名称,有一定的出版规律,
每期有多篇论文组成的连续出版物。
核心期刊: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
知识体系简介
第一讲:文献信息概述
第二讲:信息检索 第三讲:文献信息的获取 第四讲:论文写作与投稿
科技文献信息检索与论文写作
第一讲
文献信息概述
一、信息、知识、情报
1、 信息(Information) 信息是物质存在的反映,反映事物内外关系,通过人 的感官获得并影响或支配人的活动的目的性,即人们 通过感觉器官与外界进行交换的一切内容。 信息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物质运动,信息是物质世界 一切事物运动、变化的反映。 信息包括:自然信息和人为信息。
其中:37 表示山东,1418期刊登记号,N表示自 然科学类。


(3)专利文献 主要由专利说明书构成,指专利申请人向专利局递 交的有关发明目的、构成和效果的技术文件,只有符合新颖性、 创造性、实用性的发明创造才能获得专利权,是一种切合实际、 启迪思维的重要信息源。
(4)标准文献 指标准化工作的文件,是经过公认的权威当局批准 的标准化工作成果,主要为有关工业产品和工程建设的质量、规 格、检验方法的技术规定文件,具有一定的法律约束力,是科研 生产活动的重要依据和信息来源。 (5)会议文献 指在国际国内重要的学术或专业性会议上宣读发表 的论文、报告,学术性强,内容新颖,质量较高,可了解国内外 科技发展趋势,参考价值较大,是重要的信息源之一。 (6)学位论文 指高校、科研单位的研究生为申请学位而提交的学 术论文,质量参差不齐,对科研有一定参考价值,为难得文献。

文献的载体形式、级次与类型
文献的载体形式
纸前文献
甲骨文献信息 金石文献信息 简牍文献信息 羊皮文献信息
印刷型,又称纸质型 缩微型,即缩微复制品 声像型,又称视听资料 电子型,又称机读型 多媒体
现代文献
3、文献分类
(一)按信息内容的加工层次划分 1、一次文献(primary document) 即原始文献,指作者以本人的研究成果为基本素 材而创作或撰写的文献,不管创作时是否参考或 引用了他人的著作,也不管该文献以何种物质形 式出现,均属一次文献。 常以期刊论文、研究报告、会议论文、专利说明 书、学位论文、技术标准等形式出现。 一次文献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系统性等特征。 一次文献是文献检索的直接对象,文献检索的直 接目标就是找出所需的一次文献。
《科技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
2009年2月
课程的性质、目的和授课方法
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研究文献信息的获取与利用方面 的方法、技能的应用性课程,是一门技术基础课。

讲授目的:为了培养大学生的综合能力而开设。以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独立研究能力为主要目的,为今 后顺利地进行论文写作打好基础,为今后更新知识、 适应社会、从事科研以及技术开发打好基础。
信息的基本属性

普遍性: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人类及其思维活动中


客观性:来源于物质,存储和传播依赖于物质
中介性:非物质、非意识,介于物质与意识之间的东西 共享性:可以多次传播,与人共享 扩散性:即可转移性,人与人,人与机、机与机 可知性:通过技术手段识别,为人类感知
可储性:可以收集、加工、筛选、综合、整理并储存
4、信息、知识、情报的关系
• 信息是情报处理的原材料,是一种未予以评估和分 析的数据资料 ; • 情报是一种信息,是一种特殊的信息,是由信息转 化和加工提炼出来的; • 信息、知识和情报之间的关系:信息>知识>情报, 三者是同心圆的关系。
二、科技文献(Literature)



1、文献的概念
国家标准局定义: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是以一定物质形 态固定下来,以便于保存和传播的知识。 文献是用各种形式的载体记录下来的一切有价值的人类知识, 是以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手段记录和传播人类 最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载体。现代文献囊括了各种信息 载体,如传统的书刊、文稿,如今的音像制品、机读资料、 电子出版物等。 文献信息是从文献实体结构中抽象出来的内容,它借助于文 献这种载体显示出知识的信息,通过文献进行存贮和传播, 无论是自然信息还是社会信息,只要借助于文献来传递内容, 都属于文献信息。

授课方法:本课程采用多媒体授课与上机、手工实 习为主要教学方法,坚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以达 到教学目标。

“鱼” and “渔”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Give me a fish, I'll eat for a day; teach me to fish and I'll eat for a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life time."
增殖性:认识不断深入,信息量不断增殖 时效性:使用价值的时效性
2、知识(knowledge)

它是信息的有序结晶,是人类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人的主 观世界对于客观世界的概括和反映,一句话凡是经智力加工了 的信息统称为知识。 知识的基本属性:



意识性:属于意识形态的东西,须经人类认识、创造和利用
literature )
即未公开发表的文献,指未经过任何加工的原始文献,如
实验记录、手稿、原始录音、原始录像、谈话记录等。
零次文献在原始文献的保存、原始数据的核对、原始构思
的核定(权利人)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它具有原始性、新颖性、分散性和非检索性等特征 。
科技文献性质、特征比较 (一次——>二次——>三次)
查找一次文献的工具。
我们学习信息检索的方法,主要是指二次文献的利用
方法。
3、三次文献(tertiary literature )
即参考性文献,指对有关的一次文献和二次文献进行广泛
深入的分析研究综合概括而成的产物。
如述评、动态综述、进展报告、数据手册、年鉴、大百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