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边坡治理工程预算与施工

边坡治理工程预算与施工

前言该论文(设计)的目的通过对三江化学动力有限公司西侧坡治理工程的预算与施工组织设计,了解边坡治理方面的有关方法、熟悉工程造价的确定、弄懂施工过程中的一些国家规程和规范、掌握如何进行施工组织设计。

该论文(设计)的意义巩固自己土木工程方面的知识,查漏补缺,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培养自己对工程问题的思维能力,把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该论文(设计)涉及边坡治理工程的一些方法、工程量的确定、预算造价的编制、各种施工规范的应用施工平面布置、施工进度计划的制定等方面的内容。

它是一个具体的工程的真实展现,是专业知识的升华。

在分析目前国内外边坡治理方面的一些科技成果的基础上,根据该工程所处的地理位置、地质情况、施工便利、边坡的稳定现状等具体因素,找出适合本工程的治理方式。

该工程采用挡土墙与抗滑桩相结合的施工方式。

根据施工图得出该工程实际工程量,根据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和江西省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及统一基价表,得出治理工程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以相应得国家规范为依据来决定工程的总造价并进行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边坡治理工程方案国内外现状分析1.1 国内外边坡灾害的工程治理边坡加固主要目的提高边坡的安全度。

目前可供采用的边坡加固措施很多,但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类:①减载措施; ②排水与截水措施;③锚固措施;④混凝土抗剪结构措施;⑤支挡措施;⑥压坡措施等。

[1]1.1.1 减载措施:减载措施包括削头减载和削坡减载两种。

削头减载是将边坡上部一定范围内覆盖层或岩体削掉,以降低边坡总高度;削坡减载是将边坡的坡度放缓。

两种减载措施的作用都是减少边坡可能发生滑动破坏的下滑力。

一般来讲,削坡措施常常受到建筑物布置上的制约,边坡不能放得太缓或根本不能放缓,而削头措施较少受到制约。

[1]三峡库区寨坝滑坡区位于重庆市云阳新县城主城区望江大道与磨盘之间 ,分布高程 275~490m,面积 0.65km ,总体积 1210 万,由若干危岩、滑坡组成 ,是因近期区内道路开挖诱发地面变破坏而暂时搁置开发的一块相对平坦的“平台式”斜坡。

其平上覆主体组成物质为山前坡积物、崩积物以及滑坡堆积物等杂体 ,北部后侧山体和下伏基岩为上沙溪庙组水平层状砂泥。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尽可能节约成本,施工方便,并且达到预期效果,该边坡采用削坡减载措施。

示意图如图1-1。

图1-1 削坡减载该措施,施工工艺简单,造价低,适用广泛,是最常见的边坡治理方式,但放破减载要求边坡的地质良好,空间开阔,有较大空余场地。

西侧坡的治理,场地有限,土方工程量大,要在开挖前对边坡进行加固,减载措施不适合。

1.1.2排水和截水措施排水措施可分为坡内排水措施和表面排水措施两种。

坡内排水措施包括在边坡内设置的排水平铜、排水竖井,或在排水平酮和排水竖井内打的排水孔,以及在边坡表面上打的排水孔。

坡内排水措施可降低坡内的地下水位,减小作用在边坡滑体上的水荷载。

一该种措施的排水效果取决于不连续面的规模、渗透性能、输水能力和方位。

一般来讲,坡内排水措施是一种较有效的边坡处理措施之一。

表面排水措施包括在坡顶和坡面上修的截水沟。

表面排水措施可将坡顶和坡面上的来水集中排泄,减小裂隙水压力对边坡稳定的不利影响。

表面排水措施是岩质高边坡加固处理中一种快捷、经济和有效的措施[1]。

1.1.3.锚固措施锚固措施利用锚杆或锚索稳定裂隙岩体的措施。

它的主要作用是引起岩体的附加应力和应变,借以增大岩体的整体性,抗拉强度及软弱面的剪切强度以及抗滑切向力,从而使岩体稳定。

锚杆通常为钢制杆件,直径一般为 1.6~2.8厘米,长度根据需要而定,多在1~6米之间。

锚索为高强钢丝束、钢绞线、钢丝绳或粗钢筋等。

长度根据需要确定,一般在10~40米。

分内锚固、外锚固和张拉段。

用锚索加固岩体场施加预应力。

用来加固岩体的锚杆,锚索等锚固部件均设在岩体内部[5]。

锚固措施包括预应力锚固和非预应力锚固两种。

预应力锚固是采用预应力锚索、锚扦或钢丝对岩体进行加固,通过对可能失稳的岩体主动施加压力,提高滑动面上的抗剪参数和阻滑力(通过提供正压力、反向力实现),从而实现提高边坡的抗滑稳定安全度。

非预应力锚固是采用砂浆锚杆、树脂锚杆等对边坡岩体进行加固,通过提高滑动面上的抗剪参数和阻滑力(通过提高抗剪力实现)来实现提高边坡的抗滑稳定安全度[5]。

以中山市张家边理工学校 B 区边坡治理为实例。

中山市张家边理工学校位于低山缓坡地带,原始地貌为斜坡地,现经人工推土平整。

B 区边坡位于教工宿舍和学生宿舍与东茗电子厂配电房等结构物交界,第1 排教工宿舍(六层)离坡顶约4m(桩基,桩长7~8m) 。

因坡顶未作排水沟,坡面为未经压实的填土,坡底为石砌挡墙(实为厚015m、高315~410m 的围墙) 无泄水孔,地表雨水直接冲刷边坡,下部挡土墙已产生变形(轻微) ,局部位置发现裂缝。

B 区边坡平均高约11159m ,平均坡度为1∶1173 (坡角为30°) ,填土平均厚为511 m。

因边坡围墙下有东茗电子厂的危险品仓库及配电房(内有高压变压器) ,故当地开发区建委要求对B 区边坡进行治理,确保学校和工厂安全。

治理方案:根据现场情况及地质条件,设计决定采用预应力锚杆加钢筋砼梁板肋结构对原挡墙进行加固,采用此方案即可发挥原有挡土墙的作用,又不破坏土体平衡。

锚固措施,主要是对岩体进行加固,要求加固岩体有一定的强度和抗剪能力,通过对可能失稳的岩体主动施加压力,达到加固边坡的目的。

它具有不破坏岩体,施工灵活,速度快,干扰小,受力可靠,且为主动受力等优点,该措施并不适合西侧坡的治理。

2.1.4.混凝土抗剪结构措施混凝土抗剪结构措施: 混凝土抗剪结构措施包括在岩(土)体内打抗滑桩、抗剪铜或塞等。

在边坡滑体滑面位置比较明确的情况下,可采用混凝土抗剪结构措施.抗滑桩和抗剪碉或塞的使用条件不尽相同:边坡滑体的规模不大时可采用抗滑桩,一般来讲断面尺寸不大,提供的阻滑力有限;边坡滑体的规模较大、深层滑动的情况,可采用抗剪铜或塞将滑面截断,为滑体提供抗剪力,根据需要抗剪嗣可以做得很大[3]。

重庆市某实验小学滑坡治理工程措施以锚拉抗滑柱为主,地表排水及生物工程为辅的综合治理方案。

具体由锚拉抗滑桩工程、地表排水工程和生物治理(不在本次投标范围内)三部分组成,其中滑坡前缘高程177m~182m库岸边坡设置抗滑桩进行加固防护,滑坡后缘设置排(截)水沟和生物工程。

2.1.5支护措施支护是边坡治理工程最常见的一种措施,其方法也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的增加和完善,它被广泛应用于基坑开挖、滑坡治理、公路护坡等方面。

支护是边坡加固措施中最为复杂、前沿、并且发展最快的,它包括的方法众多。

这里选出几种治理方法比较,进而确定边坡治理方案。

(1)组合土钉支护土钉墙是一种原位土体加筋技术,是由设置在坡体中的加筋杆件与其周围土体牢固粘结形成的复合体以及面层构成的类似重力挡土墙的支护结构。

土钉支护是利用基坑边壁土体固有的力学强度、变土体荷载为支护结构体系的一部分的一种主动支护体系。

土钉支护具有造价低、施工机械简单、开挖面广、地下室施工方便、工期短的优点, 近年来这种支护形式得到较广泛的应用[4]。

某基坑工程位于泉州市区, 设有一层地下室, 基坑开挖产生临空面后, 在没有支护的条件下, 边壁的土体随即产生变形, 以至于滑移破坏。

结合现场地质、水文、气象等方面的特点,在与其他支护方式比较的基础上,采用组合土钉墙支护,示意图如图1-2。

图1-2 土钉支护土钉墙适用于地下水以上或经人工降水后的人工填土、粘性土和弱胶结的砂土的基坑支护工程或边坡加固工程。

近年来土钉墙的支护技术逐渐在软土基坑工程中得到应用, 但由于本身自稳能力差、强度低、土钉与土体之间抗剪强度低以及软土身的流变性, 故在软土支护工程中土钉墙的侧向位移较大, 周围地面的沉降量也较大, 对周围建筑物的影响也较大, 从而限制了土钉墙支护技术在软土地区的应用。

(2)锚喷支护喷锚支护指的是借高压喷射水泥混凝土和打入岩层中的金属锚杆的联合作用(根据地质情况也可分别单独采用)加固岩层,如图1-3。

它能侵入围岩裂隙,封闭节理,加固结构面和层面,提高围岩的整体性和自承能力,抑制变形的发展。

在支护与围岩的共同工作中,有效地控制和调整围岩应力的重分布,避免围岩松动和坍塌,加强围岩的稳定性。

它不象传统的模筑混凝土衬砌那样,只是在洞室开挖后被动地承受围岩压力,而是主动地加固围岩[2]。

下面看一个实例。

小浪底工程将泄洪、排沙、灌溉和发电洞等16条隧洞进口组合成“一”字形排列的10座进水塔,其上游面在同一竖直面内,总宽度276.4m。

为了布置水塔群,在小浪底工程黄河左岸风雨沟进行了大量的土石方开挖,形成了塔后走向NE23°倾向NW,最大坡高120m,坡脚前缘宽277.30m的进口高边坡。

这里地质构造异常复杂,对高边坡稳定造成一定影响。

①左岸工程区,在开挖过程中,还揭露出十几条小断层。

②节理发育,个别地段形成节理密集带,节理面多附有泥膜或泥质充填,对塔后边坡稳定具有控制作用。

③层间剪切破碎带。

④在砂岩中发现有30层夹泥层,出露最长的达53.5m。

小浪底工程将100多个洞室挤在黄河左岸,但左岸是断层切割、节理发育、破碎带和多层泥化夹层集中的软弱地质条件,为了加固这些洞群,使用了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锚喷支护技术。

在进、出水口高边坡工程中仅砂浆锚杆就使用了3738根,总长3万多m,喷混凝土5687m3。

图1-3 喷锚支护小浪底工程通过大量的采用喷锚支护,使左岸的洞群形成一个整体,保持了边坡的稳定,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喷锚支护主要适用于岩性较差、强度较低、易于风化的岩石边坡以及坚硬岩层。

在建筑基坑支护、露天矿边坡加固和公路路堑边坡防护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但是喷锚支护技术施工难度较大,造价较高,工期较长。

(3)水泥搅拌桩重力式支护结构如图1-4,常用于进行软基处理。

水泥土搅拌桩具有一定的抗剪切强度 ,密集布置后既可加强路基承载力 ,又可起到抗滑桩的作用 ,即起到支撑和防护的作用。

水泥土与其包围的天然土形成重力式挡墙支护周围土体,保证基坑边坡稳定。

水泥搅拌桩重力式支护结构应用于软粘土地区开挖深度约在6米左右的基坑工程。

由于水泥土抗拉强度低,因此适用于较浅的基坑工程,其变形也较大。

优点是采用进度快,工艺简单,挖土方便,施工方便,造价低廉,与放大边坡相比可避免大开挖限制,与钢筋混凝土灌注桩相比可节省造价。

图1-4 水泥搅拌桩重力式支护安康东机械存放基地东侧为高填方路基 ,由于在填筑施工中施工单位回填土不密实 ,施工完后路基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沉 ,并且在施工时由于某些原因 ,原设计的下部浆砌石挡土墙顶至路基顶部 5m厚的干砌石边坡防护未施工 ,而在该路基上有较重的荷载 ,从而造成路基出现滑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