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数学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年级:任课教师:数学教案 / 小学数学 /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分香蕉》教案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数学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提升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直觉判断等能力,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二年级数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p38知识技能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体会除法的意义。
过程性目标: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解决问题与数学思考的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仪器及自制课件(author ware)。
学具准备:香蕉图片12张,小棒1袋。
教学过程:一、新课前交流。
(1分钟)教师:今天呀,老师要和大家一块儿来逛逛,快乐的数学乐园。
里边有好玩的、好看的、当然还有好吃的。
有很多水果,你能告诉老师,你最喜爱吃什么呀?学生:(3名学生回答)二、新授课。
“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几根?”(1分钟)1、分2份。
(重点:认识除号及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会用除法算式表示“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几”,会读除法算式。
)教师:有没有谁喜爱吃香蕉啊?你为什么那么喜欢吃香蕉啊?这儿就有许多好吃的香蕉,一共有12根,你知道吗?小猴子也很喜爱吃香蕉,这可怎么办?怎么分呀?学生: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
两只猴子都高兴地吃上了6根香蕉。
教师: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6根。
两只猴子都高兴。
那我们就来帮小猴分香蕉吧,我们用12根小棒代替香蕉,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看看每份是不是6根?(屏显: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学生操作: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6根。
(1分钟)教师:(“大眼睛,看老师。
”)告诉大家,你分香蕉的结果。
学生口答:每份6根香蕉。
(屏显:每份6根香蕉)(1分钟)教师:大家摆得快,分得好,小手灵巧极了。
老师特别要表扬刚才的那们同学,他真了不起,不用摆小棒就知道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6根,真能干,我们要向你学习,你能给我们说说,没有摆小棒,你又是怎样知道的?学生:口答。
加法、减法等。
2、认识除号。
(1分钟)教师:真是好想法。
同学们,如果我们都没有了小棒可怎么办?大家还有没有别的方法,能知道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6根的?学生:口答。
2个6是12等。
除法。
教师:你真了不起。
大家知道吗,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可以用除法计算。
我想,大家一定特别想问问“什么是除法呀?”大家别着急,等会儿,你见到除法的运算符号——除号,你就明白了。
瞧,它来了。
(屏显:÷)叫叫它的名字。
除号长什么模样啊?它和乘号、加号长得一点儿也不像。
学生:中间有一横,上面有一个小圆点,下面也有一个小圆点,长得就像两只可爱的小眼睛,大小一样,对得很整齐。
真是可爱极了。
(领学生读2遍——“除号”)教师:同学们,你知道吗?除号可喜爱和数字娃娃在一块儿做游戏。
(2分钟)看看,除号都把谁请到了它的旁边做客呀?(屏显:12÷2)12是从哪儿请来的,这2又是谁呀?教师:我们一共把多少根香蕉平均分了?学生:12根香蕉。
教师:“12”是平均分的香蕉的总数,写在了除号的前边。
那“2”又表示什么呀?学生:平均分成了2份。
教师:“2”是表示平均分成的份数。
平均分成了2份,把“2”写在除号的后边。
3、会读除法算式。
(2分钟)教师:瞧瞧,我们的除法算式站得多整齐呀。
它就能表示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了2份。
你知道,这个除法算式该怎样读吗?首先看看除号读作什么?(屏显:除以)除法的运算符号——除号读作“除以”。
这个除法算式,该读作“几除以几呀?”这个除法算式读作:12除以2。
学生:跟读2遍。
“12除以2”。
4、练一练。
(除法算式的读法、看图意说出除法算式。
)教师:大家读得可真整齐。
那么,下边这些除法算式你也会读吗?(1)我会读。
(1分钟)8÷212÷4 12÷2 20÷5学生试读:8除以2、12除以4、12除以2、20除以5。
个人读。
朋友、同学互相读。
集体读。
教师:大家读得真响亮。
我们已经知道了,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的时候,可以请除号娃娃帮忙,用除法计算。
下面,看漂亮的图片,你能列出整齐的除法算式吗?(2)我能行。
(2分钟)平均分2份,每份几根?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呀?18(÷)2平均分成6份,每份几根?也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呀?几除以几呀?(18)(÷)(6)学生:先说说图意,再列式。
可以用除法计算;教师: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可以用除法计算。
5、写得数“6”。
(2分钟)教师:大家读得好,说得也好。
哦,瞧我们,这12根香蕉是分完了,可我们的除法算式还没有写完呢。
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是“12÷2”,分得的结果是什么?(屏显“=”)咱们应该请哪个数字娃娃在等号后边做客呢?学生试说:分得的结果,每份香蕉都是“6”根。
教师:分得的结果是“每份6根”,把“6”写在等号的后边。
教师:分的是香蕉,单位名称应该是什么?学生:根。
(屏显:根。
)教师:同学们,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几根?我们可以请什么运算符号来帮忙?用什么方法计算?学生:请除号。
用除法计算。
教师:谁能读出完整的除法算式,表示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6根。
学生:试读。
和你的朋友比比谁读得最好。
教师:我们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可以用除法计算。
大家说,除法是不是很了不起呀。
6、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分钟)教师:同学们,除法算式里,除号娃娃已经有了自己喜爱的名字——除号,(屏显:除号)你知道吗?除法算式里其它的数字娃娃也想要个名字。
它们可都有自己好听的名字。
你知道吗?(屏显:被除数、除数和商)(1)除号前边香蕉的总数“12”叫“被除数”。
(2)除号后边表示平均分成2份的“2”叫“除数”。
(3)等号后边的分得的结果“6”叫“商”。
三、这12根香蕉还可以怎样分?用除法算式表示。
1、想一想。
独立完成。
教师:香蕉可真香啊,我们已经把这12根香蕉平均分成了2份,分给了2只猴子,每份6根。
如果不是2只猴子要吃香蕉,那可怎么办?你还可以怎样分?你能不能再想想办法,把这12根香蕉平均分成不同的份数?2、说一说。
先小组内说说,再集体说说。
教师:把你的想法和你的同学说说,最好能和别人想的不一样,那才了不起。
学生汇报:口答。
3、分一分,再列出除法算式。
教师:我想大家一定行,小组里的同学一块来,有的出主意,有的摆图片,有的写除法算式。
比比哪个小组的分法多,谁的除法算式最漂亮。
学生交流、操作:说一说、分一分、写一写。
(2分钟)教师:大眼睛,看老师。
学生汇报:实物投影操作两题:12÷3=4(根) 12÷4=3(根)其他口答:12÷6=2(根)12÷12= 1(根)12÷12=1(根)教师:板演黑板。
(3分钟)四、阅读课本p38《分香蕉》。
学生小结。
(2分钟)教师:同学们真聪明,能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那么多不同份数,列出那么多个整齐的除法算式,真了不起。
这就是咱们今天学习的新课。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p38——《分香蕉》。
大家边玩边学可高兴了。
那么,你认识了什么,特别开心?你学会了什么,特别高兴?学生:口答。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都认识了除号和整齐的除法算式。
本领可大了,收获特别多。
正在这时,瞧,谁来了,噢,是个可爱的小机灵,它可关心大家了,它特别想知道大家在数学乐园里,玩得开心吗?学得高兴吗?小机灵想问问同学们,你们喜欢除号吗?会用除法计算了吗?那小机灵可要考考我们了,你能行吗?那咱们可要比试比试,看看谁是今天数学乐园里的既开心又聪明的“小小数学家”?五、我是小小数学家。
(屏显:数学乐园)(2分钟)教师:数学乐园里真热闹,男孩女孩都高兴,有玩的、有吃的,快来快来真开心。
你能提出哪些用除法解决的问题?教师:数学乐园里真有趣,都有谁在里边玩耍啊?这都有什么玩的?有什么好吃的?学生:口答。
有3个男孩和2个女孩教师:这么多好玩的、好吃的,你想把它们分给哪几个可爱的小朋友啊?能用除法解决吗?要平均分成几份呢?和你的朋友一块来,想一想、说一说、摆一摆、写一写。
看谁是最能干的“小小数学家”。
学生:交流意见、然后操作,汇报。
(3分钟)教师:大眼睛,看老师。
大家一定还有许多更好的想法。
真是能干的“小小数学家”。
下课后还可以和你的老师、同学慢慢地说。
同学们,数学乐园里真是有趣极了,既好玩,又长了本领。
“小小数学家”们,咱们以后可要常到这儿来玩啊。
那咱们可一言为定了。
小学数学教案文讯教育教学设计六、开放题。
“我是小机灵”(机动)教师:这节课,小朋友们勤动手、勤动脑。
美丽的花儿要送给你。
请大家帮老师出出主意,给5个做得最棒的小朋友送小红花,要剪几朵才够送呀?如果送多些呢?(屏显)你有好主意,一定记得告诉我。
谢谢小朋友们,谢谢大家。
七、下课。
XX文讯教育机构WenXu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第11页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