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昆体:以杨亿等人《西昆酬唱集》而得名。
代表人物有杨亿、刘筠、钱惟演。
西昆体题材范围比较狭隘,思想内容比较贫乏,与时代社会没有密切关系,缺乏真情实感和生活气息。
西昆体的代表诗人大多学习李商隐作诗得艺术特色,有得也有失。
得意之处为对仗工整,用事深密,文字华美,呈现出整饬、典丽的艺术特征。
其主要缺陷就在于诗人过于追求李商隐的诗风外貌而忽略李诗中含有的真挚情感和深沉感概。
山谷体:指北宋江西诗派诗人黄庭坚所开创的诗体,是北宋后期宋诗发展到高峰的产物。
其主要艺术特点是喜欢用拗句。
“用典”也是山谷体求创新的重要方面,是“点铁成金”和“夺胎换骨”落实于具体的诗歌创作。
“山谷体”的总风格特征是“生新瘦硬”。
以字句的奇崛造成一种陌生感,追求诗境的生新美、诗语的峭拔美和诗韵的兀拗美。
句法奇矫音节拗健,想象奇特不凡,有股兀傲之气。
点铁成金、夺胎换骨:北宋诗人黄庭坚提出的创作理论和写作纲领,其要旨在于强调诗人要在学习古人是文静化的基础上创造升华出新的意境。
借用前文诗文中的词语典故加以陶冶、点化、化陈为新,使之在自己的诗中起到精妙的修辞作用。
师承前人的构思意境,使之焕然一新成为自己的构思与意境。
江西诗派:宋代主要的诗歌创作流派。
因吕本中《江西诗社宗派图》而得名。
此图是吕本中早年一时兴到之作。
图中首列黄庭坚,次列陈师道等,共二十五人。
列入图中的人物,主要是黄庭坚的追随者和与吕本中有较密切关系的人,主观色彩较浓。
《宗派图》显示江西诗派的性质特色有三:一是此诗派为观念性的社集,而非实际之聚会;二是以风格和师承为判断的根据,而非地域之划分,入诗派者并非都是江西人;第三,江西诗派是元祐学的一部分,是作为“绍述”政治的对立物而发展起来的,其盛衰与政局有密切关系。
江西诗派的发展可分为发展期、全盛期与衰落期。
诚斋体:杨万里,号诚斋,他所创作的诗歌,被称为“诚斋体”。
“诚斋体”以师法自然的白描手法作诗,具有想象新奇风趣,语言通俗明快,风格流转圆活的特点。
“诚斋体”中以绝句最为出色。
“别是一家”理论:李清照提出的特别指出词是不同于诗的一种独立的抒情文体,。
因为词对音乐性和节奏感有更独特的要求,它不仅像诗那样要分平仄,而且还要“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以便“协律”、“可歌”。
否则,词就成了“句读不茸之诗”,而失去了词作自身的文体特性。
永嘉四灵:指南宋后期永嘉(今浙江温州)的四位诗人:徐玑,号灵渊;徐照,字灵晖;翁卷,字灵舒;赵师秀,字灵秀。
由于他们四人的字号中均有一“灵”字,故谓之“四灵”。
他们又都是永嘉人,诗风极为相似,且都由叶适鼓吹而闻名于世,故谓之“永嘉四灵”。
“四灵”以宗唐为号召,实则学习晚唐贾岛、姚合的晚唐体,诗风清苦冷僻。
刻画太甚而流于纤巧,但以白描作诗,清新流丽,矫宋人长篇论理之陋习,在文学史上可谓功过参半。
江湖诗派:江湖诗派是南宋后期继永嘉四灵而兴起的一个诗派。
江湖本是隐士布衣的栖游之地,江湖诗人大都是一些落第的布衣文士,或不得志的官宦,登显禄者极少。
由于功名上不得意,迸退失据,他们只得流转江湖,靠献诗卖艺维持生活,或游走干谒卿相权贵之门,或结友招群于市井乡间,结诗社,推盟首,在相互唱和酬咏中消磨岁月,无形中形成一种彼此相近的作诗习气。
当时有书商陈起与江湖诗人相友善,于是刊刻《江湖诗集》、《续集》、《后集》等书。
后人以《江湖集》内诗气味皆相似,故称之曰江湖派。
范成大字致能,号石湖居士。
汉族,平江吴郡人。
南宋诗人。
谥文穆。
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
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
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
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王荆公体“王荆公体”即“半山诗”或“半山绝句”,指王安石晚年的诗歌创作而言。
特点是重炼意,又重修辞,还有用事、造语、炼字等。
“王荆公体”的长处是下字工、用事切、对偶精,既有深婉不迫处,也有生硬奇崛处,为江西派的先驱。
“二窗”:吴文英号梦窗,其词集为《梦窗词》;周密号草窗,其词集为《草窗词》。
二人同为南宋中后期清雅词派的作家,词的内容也多为身世之感和离别之情,且往往融入哀时伤世的黍离之悲,艺术上二人均追求清丽工巧,旨趣相近。
故时人并称他们为“二窗”。
易安体因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故其词称为“易安体”,其特点有三,其一,用通俗易懂的文学语言和明白流畅的音律声调作词其二,“易安体”融入了国家兴亡的深悲巨痛,又不失婉约词的本色,具有凄婉悲怆的格调其三,“易安体”有倜傥丈夫气。
双白:古代文学上,“双白”指南宋词人张炎和姜夔。
张炎的词集名《山中白云词》,论词推重姜夔,词风清雅疏朗,与姜白石相近,故与姜白石交称为“双白”。
姜派词人:是以姜夔为首,其代表作家有史达祖、吴文英、高观国、王沂孙、周密、张炎等。
他们作词讲究格律,追求典雅、含蓄、柔婉和“清空”,是南宋后期同“辛派”相对的一个词派。
吴文英他们以姜夔的“雅词”为典范,注重锤炼琢句,审音守律,追求高雅脱俗的艺术情趣,词的题材以咏物为主,讲究寄托,但有些词的意蕴隐晦难解。
以诗为词:是苏轼变革词风的主要手法。
所谓“以诗为词”,就是将诗的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中。
这在苏轼词中主要表现为“用题序”和“用典故”两个方面。
从本质上说,苏轼这一变革旨在突破音乐对词题的限制和束缚,把词从音乐的附属品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
一黄庭坚诗歌艺术特点1 就题材而言,黄诗文人气和书卷气特别浓厚,诗中的人文意象格外密集。
2追求“生新”。
他整个诗歌创作都贯彻了求新求变的精神,从而创造了生新廉悍的艺术风貌。
3黄诗往往包含多层的意思,章法回旋曲折,绝不平铺直叙。
4黄诗运用修辞手段,善于出奇制胜。
5黄庭坚还重视练字造句,务去陈言,力撰硬语。
6强调“无一字无来处”,用典以故为新,变俗为雅,点铁成金,夺胎换骨,在整体上取得了新奇的艺术效果。
7黄诗还有声律奇峭的特点。
A句中音节打破常规B律诗中多用拗句。
8晚年,黄庭坚逐步克服奇险、生硬、不够自然等缺点,体现了返璞归真的倾向。
二黄庭坚能在宋代产生重要影响的原因及其他的诗歌理论黄庭坚之所以能在宋代诗坛上占据重要的地位,产生广泛的影响,一是因为他提出了一套独特的诗歌创作理论,二是因为他诗歌本身的成就,三是因为在他的影响下产生了一个声势浩大的江西诗派。
黄庭坚诗歌理论的独特之处:①它阐明了具体的写诗办法,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黄庭坚认为,“文章最忌随人后”“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主张创新。
创新的办法是“以故为新”。
“以故为新”的具体办法就是“夺胎换骨”,即“不易其意而造其语,谓之换骨法;窥入其意而形容之,谓之夺胎法”。
这就意味着创新是建立在对前人作品的加工改造上,一是不改变前人作品的意思,但用新的语言来表达;一是袭用前人的语言,但表达的是新的意思。
②此外,他还对诗歌句眼的设置、句律的运用、章法的安排等发表了具体的意见。
这样的办法切实可行,而且立竿见影,对学诗者有实际的指导作用。
三简述黄庭坚的诗歌创作主张及其"山谷体"。
a、黄庭坚认为晚唐诗的弊病主要在于作者读书不多和缺乏艺术技巧;于是他提倡多读书,提倡学韩、杜,要以学问为诗。
落实于诗歌创作上,他提倡以故为新、变俗为雅,有“点铁成金”和“夺胎换骨”之说。
b、他作诗时造语好奇尚硬,力求出人意表,创制拗句、拗律,对宋诗的发展和江西诗派的创作有直接的影响。
他的诗工于炼字和用典,讲究语意老重和规模宏远,笔势奇纵,句法尤高,于苏诗外独树一帜,自成一家,被称为“山谷体”。
四西昆体的艺术特征(含盛衰)1诗体以五七律诗为主,是晚唐五代诗风的延续,大多师法李商隐诗的雕润密丽、音调铿锵,呈现出整饬、典丽的艺术特征。
2西昆体华丽的气韵,一扫唐五代宋初平直浅陋的诗风。
3资书以为诗,主要表现为诗中大量用典。
五西昆体衰歇的原因西昆体衰歇的真正原因是其自身的两个致命弱点,一是诗歌题材范围狭窄,缺乏时代气息;二是诗歌艺术立足于模仿,缺乏自立精神。
带有这些缺点的诗风虽然也能风行一时,但它所取得的成就肯定难以超越前人的藩篱,所以绝不能承担起在唐诗之外另辟艺术新境的历史任务。
尽管西昆体的成就高于白体和晚唐体,但它们没有本质上的区别,都是晚唐五代诗风的沿续。
六柳永词的新变(柳永对宋词发展的贡献)作为北宋第一个专力作词的词人,柳永是北宋一大词家,在词史上有重要地位。
正如宋诗直到欧阳修等人登上诗坛才显示出独特的面目一样,宋词到柳永手中才发生重大的变化。
柳永词的新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体制上大力创作慢词,扩大了词的内容涵量,提高了词的表现功能。
柳永是大量创作慢词的第一人,他为了适应题材内容方面的开拓,在民间曲子词和少许文人慢词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发展了慢词这艺术形式、大量慢词的创作,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词坛上小玲一统天下的局面。
词至柳永,体制始备,形式体制的完备,为宋词的发展和后继者在内容上的开拓提供了前提条件。
二内容上,变雅为俗,写出了世俗化的市民生活情调,主要体现在:1、描写都市下层世俗女性。
首先表现了世俗女性大胆而泼辣的爱情意识。
如:《定风波》“针线闲拈伴伊坐”,直接表现了世俗女子的生活愿望。
其次表现了被遗弃的或失恋的平民女子的痛苦心声,如《满江红》“独自个,赢得不成眠,成憔悴。
”诉说女主人公失恋的痛苦和难以割舍的思念。
再次表现了下层妓女的不幸和她们从良的愿望,关心同情她们的不幸和痛苦:“一生赢得是凄凉。
追前事、暗心伤。
”(《少年游》)2、多方面展现了北宋繁华富裕的都市生活和丰富多彩的市井风情。
如:《望海潮》“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首词从自然形胜和经济繁华富裕两个角度真实地交错描绘出杭州的美景和民众的乐事,表达出作者对祖国美好山河由衷的赞美之情。
3、抒发个人遭遇、离情别恨、羁旅感受。
代表作是《雨霖铃》“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倾诉了难以割舍的离愁。
三手法上,创造性的运用了铺叙和白描的手法,突破了唐五代词的含蓄与委婉,如《雨霖铃》通过层层铺叙,上下阙通过衬托、点染、浑成一片,写景抒情都用白描,形容尽致,把将别、临别、别后的种种情状,鲜明生动地展现出来。
在时间结构上柳永扩展为从现在回想过去而念及现在,又设想将来再回忆现在,即体现为回环往复的多重时间结构。
七试叙周邦彦清真词的艺术特色北宋周邦彦的清真词,以知音律、备法度和风格醇雅著称,清真词的主要艺术特色有:(1)善于写景状物,捕捉景物最富神韵之处加以勾勒,给人以美的享受:《苏幕遮》“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
(2)讲究辞章和结构,通过严密的结构使丰富曲折的内容归于和谐统一。
如《六丑》这是一首羁旅词,看似咏落花,实为自叹身世之作,在结构、章法上都花了很大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