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物理《牛顿第三定律 》(优秀课件)

高中物理《牛顿第三定律 》(优秀课件)

2.公式:F’ = -F
3.说明:一对相互作用力的大小相等的关 系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生活中的应用:自行车为什么能够 前进?
1)将后轮抬起
无法前进
2)将后轮放在光滑水平面上 无法前进
3)将后轮放在有摩擦的水平面上 可以前进,车轮向后推地面,地面给车 轮向前的反作用力。生活中的应用源自课内探究二:物体的受力分析
利用传感器进行实验
传感器实验一:两个传感 器对拉或者对压;
传感器实验二:两个传感 器相互碰撞(运动) 传感器实验三:一个小车拉着另一个小车运 动(类似于马拉车的情况)
实验结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 向相反,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牛顿第三定律
1.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 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例题:物体A静止在粗糙的斜面B上,斜面静止在水 平面上。请分别对A和B进行受力分析,并找到其中 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平衡力与作用力反作用力的比较
相等 一条直线,方向相反 同一个物体 两个物体 不一定相同 一定相同 不一定同时 同时变化 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作用点不同, 不能合成
1.如图所示,物体A静止在水平地面上,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力的三要素和力的性质
问题2:如何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观 察力的大小和方向?
静止的物体:观察形变 运动的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
课内探究一: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
请根据提供的实验器材,自主设计两个实 验,指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并将实验结 果填在表格中
课内探究一: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
提示:在《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 的关系》一节中指出:如果测出两个初速 度为0的匀加速运动在相同的时间内发生 的位移为X1,X2,则位移之比等于加速度 之比。(教材P72)
A.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 是一对平衡力
C.物体受到的重力和地面的支持力是一对平 衡力
D.物体受到的重力和地面的支持力是一对作 用力和反作用力
2.如图所示,质量M=60 kg的人通过光滑 的定滑轮用轻绳拉着m=20 kg的物体。当物 体以加速度a=5 m/s2上升时,人对地面的压 力是多少?(g取10 m/s2)
a1 x1 a2 x2
安全提示: (1)磁铁质量很大,注意;(2)磁铁不要太靠近
自主探究实验
相等 一条直线,方向相反
不同的物体 相同
探究实验结论
弹簧秤(泡沫)实验说明:静止时作用力与反 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 线上。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运动小车实验粗略说明:运动时作用力与反作
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 上。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有没有更精确的定量实验呢?
第5节 牛顿第三定律
【课堂学习目标】
➢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掌握牛顿第三定 律的内容; ➢能够运用牛顿第三定律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充分体会牛顿第三定律是通过实验得到的。 重难点: ★掌握牛顿第三定律。 ★区分平衡力跟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为什么两个人都感觉到疼?
问题1:应该从哪几个方面来比较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呢?
解:对物体m由牛顿第二定律知: F-mg=ma 绳的拉力 F=m(g+a)=20×(10+5) N=300 N 对人受力分析,则Mg=FN+F 则地面对人的弹力FN=Mg-F=300 N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人对地面的压力为300 N。
【课堂学习目标达成了吗?】
➢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掌握牛顿第三定 律的内容; ➢能够运用牛顿第三定律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充分体会牛顿第三定律是通过实验得到的。 重难点: ★掌握牛顿第三定律。 ★区分平衡力跟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