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用离心泵特性曲线的研究
一、研究目的
(1)了解船用离心泵的结构特性,熟悉离心泵的使用
(2)根据对船用离心泵的测试出的数据研究其特性曲线。
二、基本原理及相关参数的计算
船用离心泵的主要性能参数有流量Q、扬程H、轴功率P和效率η,在一定转速下,船用离心泵的送液能力(流量)可以通过调节出口阀门使之从零至最大值间变化。
而且,当其流量变化时,泵的扬程、功率、及效率也随之变化。
因此要正确选择和使用船用离心泵,就必须掌握流量变化时,其扬程、功率、和效率的变化规律、即查明离心泵的特性曲线。
本研究的数据来源是根据我公司车间现场技术人员吴工(吴运波)就不同型号的船用离心泵测出的数据而分析的;在一切准备工作完成后,给船用离心泵通电试验时,先让其运转30分钟后,便开始调整压力,对泵的性能进行试验,试验分7个压力点进行,除了出口阀全闭,额定压力和0.05MPa三个压力外,其他四个压力取流量中间点进行测试,分别记录出口压力、进口真空度、流量、马达电流和马达转速。
将所测得的7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最后得出泵的主要性能参数Q(3/
m h)、H(MPa)、P(KW)和η(%),从而做出离心泵的特性曲线,即H-Q、H-Q、P-Q和η-Q曲线。
离心泵特性曲线上的效率最高点称为设计点,泵在该点对应的扬程和流量下工作最为经济。
离心泵铭牌上标出的性能参数即为最高效率点上的工况参数。
离心泵的性能曲线可作为选择泵的依据。
确定泵的类型后,再依流量和扬程选泵。
我公司是以清水测定船用离心泵的主要性能参数。
以RVA-200JN型离心泵为例(2014.12.11 上午10:13-10:46测),试验中测得的7组数据,如表一;其中第
m3,泵出口处排出压力表的读数为0.49MPa(表压),2组数据为:流量为25.2h
入口处真空表的读数为-0.014Mpa,电动机的转速为1787r/min,真空表测压点与
压力表测压点的垂直距离为0(即忽略不计)。
表一
参数 组号
排出压力
2P (MPa ) 吸入压力
1P (MPa )
电机转速 n (r/min )
电机电流
测I (A )
泵流量 Q (h m
3
)
1 0.5 -0.009 1793 31.5 0
2 0.49 -0.014 1787 44 25.2
3 0.45 -0.018 1785 50 121.5
4 0.38 -0.028 1783 54.
5 178.9 5 0.31 -0.038 1782 57 220.4
6 0.22 -0.049 1782 57.5 267.6 7
0.1
-0.06
1783
55
305.7
注:1MPa=100m 水柱的高度
下面以第二组数据为例,计算在此实验点下的扬程、功率和效率。
泵的主要性能参数包括流量Q 、扬程H 、轴功率P 和效率η。
试验中直接测出的参数为
转速n=1787r/min
流量Q =25.2 h m 3
流体的密度31000m kg =ρ 重力加速度29.8m/s g
=
电流A I 44测=
扬程(压头)H (m )的计算
分别取离心泵进口真空表和出口压力表处为1、2截面,列柏努利方程得:
f
H g u
g p z H g u g p z +++=+++222
2222111ρρ
因两截面间的管长很短,通常可忽略阻力损失项H f ,流速的平方差也很小故可
忽略,则:
式中
ρ:流体密度,kg/m 3 ;
21、P P :分别为泵进、出口的压强,Pa ;
21、u u :分别为泵进、出口的流速,m/s ;
21、z z :分别为真空表、压力表的安装高度,m 。
由上式可知,由真空表和压力表上的读数及两表的安装高度差00=h ,可算出
泵的扬程为
MPa
g P p h H 519.08
.9*1000)
10*009.0(10*5.0044120=--+=-+=ρ即m H
9.51=
轴功率kw UI P
36.1944440测=⨯==
有效功率为
kw g HQ P e 56.336008.910002.259.51=⨯⨯⨯==ρ
泵的效率%39.18%10036
.1956
.3%100=⨯=⨯=P P e η 其他组试验数据的计算方法同上,最后得出这7组数据的扬程H 、轴功率P 、有效功率Pe 和泵效率η,如表二。
g
p p H ρ12-=
表二
参数 组号
流量Q (h m
3
)
扬程H (MPa )
轴功率P (KW )
有效功率Pe (KW )
泵效率 (%) 1 0 0.519 13.86 0 0 2 25.2 0.514 19.36 3.56 18.39 3 121.5 0.468 22.00 15.48 70.30 4 178.9 0.416 23.98 20.26 84.49 5 220.4 0.349 25.08 20.94 83.49 6 267.6 0.270 25.30 19.67 77.75 7
305.7
0.161
24.20
13.39
55.33
三、 根据试验数据研究泵的特性曲线
图1为流量和扬程的关系
Q-H曲线
00.10.20.30.40.50.60
50
100
150200250300350
流量Q(m^3/h)
扬程H(MPa)
图1
图2为流量和轴功率的关系
Q-P曲线
0510152025300
50
100
150200
250300
350
流量Q(m^3/h)
轴功率P(KW)
图2
图3为流量和效率的关系
Q-η曲线
020406080100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流量Q(m^3/h)
泵效率η(%)
图3
试验结果分析:
图1中,Q-H 曲线是一条不规则的曲线。
理论上,相应于效率最高点值
得点的各参数, 即为泵铭牌上所列出的各数据,它是泵工作最经济的一个点。
在该点左右的一定范围门内(一般比不低于最高效率点的10%左右)都属于效率较高的区域,在选泵时,应使设计所要求的流量和扬程能落在高效段范围内。
图2中,在流量Q=0时,相应的轴功率并不等于零,此功率主要小消耗
在泵的机械损失上,其结果将使泵壳水的温度上升,泵壳、轴承会发热,严重时
可能导致泵壳的热力变形。
因此,在实际运行中,泵在零流量的情况下只允许做段时间(2-3min)运行。
泵正常运行时,Q=0的情况,相当于阀门全闭,此时泵的轴功率仅为设计值的30%-40%左右,而扬程值又是最大,完全符合电机轻载启动的要求。
图3是Q-η的关系曲线,η随着Q的增大而不断增大,但是当Q达到一定值后,随着Q的增大,η的增长变缓,基本与理论曲线相符。
理论上,当Q达到一定值,即离心泵的额定流量Q后,η达到最大,其后,随着Q的增大,η不断减小,即效率不断下降。
要想找到最理想的压力点,就应该在泵效率的高效区,将流量的间隔缩小点,才能更准确的测出此泵在某个Q下的η值,使得试验结果更加接近于铭牌上标定的额定值。
附:
本试验研究,因试验数据与理论值有一定的误差,再加上测得的试验组数少和试验中Q的间隔突加得快,因此试验所得出的曲线和结论仅供参考;如有不足之处,敬请指出,本人定加以该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