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第一单元我们长大了1.人一生有两次生长高峰期,第一次是婴幼儿期,第二次是青春期。
2.青春期是由儿童向成年人过渡的时期。
女孩一般是10岁进入青春期;而男孩要稍晚一些,一般是11岁进入青春期 . ,我们的身体形态和心理方面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3.标志我们成为“大人”的阶段是青春期。
4.人的一生可分为三个阶段:幼年、壮年、老年。
还可以分成幼年期、青春期、成年期和老年期。
5. 身高和体重是生长发育最重要和最常用的指标。
6.青春期男女(身高)最先出现快速生长。
7.为了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我们应该怎样做?( 1 )注意个人卫生( 2 )讲究营养并注意饮食卫生( 3 )注意学习姿势和用眼卫生( 4 )加强体育锻炼( 5 )保证充足的睡眠( 3-6 年级 10 小时)( 6 )不迷恋电脑( 7 )科学用脑 ( 五要素:课程交替、动静结合、反复强化、勤于思考、适当休息)第二单元遗传与变异1.遗传:子女和父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叫遗传。
2.有关遗传的谚语:①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子会打洞。
②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③虎父无犬子。
3.猫妈妈是黄色的,它生了5 只小猫,其中2 只是黄色的,2 只是黑色的,1 只是橘红色的,推测小猫的爸爸(可能身上有黑色和橘红色的花纹)。
推测的依据是: 2 只黄色的小猫和猫妈妈的颜色相似;另外 3 只小猫应该是遗传了猫爸爸的特征。
4.孟德尔是著名的遗传学家,也是现代遗传学之父。
他做了研究豌豆花颜色的实验,发现了遗传和变异的规律。
5.人的智力与遗传有关,但并不是完全由遗传决定。
智力是先天遗传和后天教育两个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
6.变异:子代与父代之间,同一物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不同的特征,这种现象叫变异。
7.有关变异的谚语:①一猪生九崽,连母十个样。
②龙生九种,种种不同。
③世界上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8.遗传和变异是生命的基本特征,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9.形态各异的金鱼是人们有意识地利用野生鲫鱼的后代与亲代存在的变异培育而成的。
10.变异有两种形式: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可遗传的变异是遗传的物质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变异。
如:高茎碗豆和矮茎碗豆播种出新苗。
不可遗传的变异: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产生的变异,其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
如:用眼不当造成近视。
11.生物的变异不仅来自父母的结合,生物体自身也可能产生变异。
有的变异对生物有害,有的变异对生物有益,有的变异对生物既无害也无益。
12.变异可分生物自身产生的变异与用人工方法产生的变异。
13.袁隆平是我国著名水稻专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2001 年 2 月,荣获首届“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14.用人工的方法可以使遗传物质发生变异,比如用 X 射线照射种子。
人工变异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如:无籽西瓜、新型草莓、太空椒、瘦肉型猪。
15.将种子带到太空环境中,然后带回地面是属于人工变异。
16.人工变异的方法有:用 X 射线照射种子;太空环境。
17.美国一牧民利用自己羊群中的一只腿短背长的羊,培育成了一种腿短背长的良种羊——安康羊。
他利用偶尔发现的现象,培育出了人们所需要的新品种,其中包含的道理是羊群中有腿短背长的羊是因为变异,这位牧民又利用遗传规律,让这种变异遗传下去。
18.生物变异现象的利弊?新型草莓个儿大、营养价值高;但保鲜时间短,不易储存。
使用生长激素的奶牛,产奶量高;但含有生长激素的牛奶,对人体的健康是不利的。
第三单元进化1.第一块恐龙化石是在1822 年被发现的。
恐龙属于爬行动物,2.恐龙的模型、图形和影片是根据恐龙化石复制出来的。
3.我知道的恐龙化石的类型有:三角龙、霸王龙、梁龙、细颚龙、棱背龙、似鸡龙等。
4.化石是在地层岩石中保存的几百万年以前生物的残骸或遗迹,如:骨骼、外壳、叶子、脚印等。
5.化石的形成:① 动物死亡后,骨骼、牙齿等坚硬组织被保存下来;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坚硬组织被沉积层包围,并被矿物化;③由于地壳运动,化石上升到接近地表的地方;④岩石的侵蚀和坍塌使化石暴露出来。
6.如果把不同年代的岩层比作一本书,那么化石就是书页中特殊的文字。
7.有些生物在地球已经不存在了如:恐龙、奇虾、渡渡鸟。
8.有些生物从地球上永远消失了是因为当外界环境发生变化时,不利于它们生存。
9.“ 活化石”有:大熊猫、银杏、蟑螂、白鳍豚、。
10.为什么同一种生物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出现变化?因为生物的变异性,使生物为适应改变的生态环境而不断变化。
11.科学家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发现鱼类的化石在比较古老的地层中就出现了,而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则依次在越来越晚的地层中才出现。
12.有些动物肢体的动作方式完全不同,而它们的骨骼排列会如此相似是因为(它们可能是由一个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的)。
如海豚和非洲黑猩猩的骨骼排列基本相同,说明它们可能是由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的。
13.化石的形成过程。
(注意顺序)动物死亡→被沉积层包围→矿物化→地壳运动→接近地表14.化石是生物进化的证据,是我们研究远古生物的重要线索。
15.恐龙的灭绝给我们的启示是:所有的生物都要适应环境;物种会诞生也衰亡;人类要保护好现在的环境。
16..达尔文是最伟大的生物学家之一,他出版了巨著《物种起源》,他认为生物是由非生物发展起来的,现在的各种生物拥有共同的祖先。
生物经过遗传、变异、自然选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种类由少到多地发展着,进化着。
达尔文关于生物进化的观点已成为现代生物学的经典理论。
17.自然选择: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而不适应者则被淘汰掉。
人工选择:在利用生物的过程中,人们为了获得好处或利益而采取的选择。
自然选择是客观的,人工选择是主观的。
18.假如我养了一群绵羊,一半白色的,一半黑色的,如果白色的羊毛好卖,我会改良品种,淘汰黑毛绵羊,改养白毛绵羊;这样做的结果是黑毛绵羊会被淘汰,影响羊群的生存和发展;这就叫人工选择。
19.森林中的狼在夜间捕食,经常捕捉到显眼的白色绵羊,森林中的绵羊为适应生存,会把毛色变为灰色等不易察觉的颜色;这就叫自然选择。
20.极地狐狸的耳朵短而的原因是:可减少热量的流失,有利于在寒冷的环境中保暖。
而非洲沙狐的耳朵长而大的原因是有利于在炎热的环境中散热。
21.云南澄江生物群对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提出了挑战。
22.澄江发现的动物化石表明,生命从单细胞形式向多细胞形式演变是一个十分突然的过程。
23.印度洋某岛屿上经常刮风暴,那里生长的植物矮小甚至贴着地面生长,用达尔文的进化观点解释: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由于岛屿上经常刮风暴,高大的植物容易折断,矮小的植物容易生存并繁衍后代。
24.达尔文经典进化论的哪一个观点受到挑战?证据是什么?答:达尔文认为生物的变化是缓慢的、渐进的,生命从单细胞向多细胞形式的演变需要很长的时间。
这个理论受到了挑战,澄江生物化石群表明,多细胞生物在短时间内大规模地爆发地出现了。
第四单元共同的家园1.地球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2.一种生物愿意长期生活在某个环境里,是因为这个环境为它提供了生存,声场和繁殖所必需的食物、水、庇护等条件,这样的生活环境被称为生物的栖息地。
3.同一栖息地上不同的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分为:相互合作的伙伴关系 ; 如啄木鸟和树蜜蜂和花,小丑鱼和海葵,鳄鱼和鳄鸟敌对关系,熊吃鱼,小鸟吃虫4.生物之间普遍存在着一种“吃与被吃”的关系,这种关系像链条一样,把一些生物紧密的联系起来,生物学家把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叫做食物链。
5.食物链的源头在植物,终点是凶猛的动物。
6.地球上有一类生物专门“吃”动植物残骸或废弃的食物,同时还留下可以被植物吸收的物质,它们有一个荣誉称号──大自然的清洁工,科学家称它们为分解者。
如蚯蚓,屎壳郎,霉菌,食物链上除了分解者以外,还有两类生物,即自己制造食物生产者和以其他生物为食的消费者。
7.生物之间就存在着很多条食物链。
很多相互交叉的食物链构成了一张复杂的食物网。
8.生物连同它们周围的环境叫做生态系统。
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如果植物、动物、微生物的数量维持在一定水平且变化不大,这种状态就叫做生存平衡。
9.自然界长期形成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维系着生态系统的平衡,这些链、网中的任何环节遭到破坏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甚至造成巨大的灾难。
如人类过度捕捞,过度放牧,滥施农药。
10.仙人掌把易散发水分的叶子长成细小的刺,以减少水分散发的面积;它的茎叶外生蜡,也能减少水分蒸发;茎肥厚多汁,能储存水分。
11.骆驼脚掌宽大、脚垫厚实,有利于在滚烫的沙漠行走;鼻孔可闭合,睫毛粗长,可抵御风沙;驼峰可贮存水分和营养等适应沙漠行走的特征。
12.浅海里生活着一些小动物,它们有的透明,有的背部颜色深,腹部颜色浅,这是因为不容易被天敌发现。
13.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生态平衡?答:禁止过度放牧,保护草原;不喷洒农药,采用天敌防治病虫害;不过度捕捞,让自然休养生息;不乱砍滥伐,多植树造林,不猎杀野生动物等等。
第五单元神奇的能量1.能量:能使物体工作或运动的本领叫做能量 . 任何东西只要有移动、发热冷却、生长、变化、发光或发声的现象就有能量在起作用。
2.能量的形式多种多样,它们以不同的方式被储藏和运用。
3.生活中常见能量的作用:光能:可以使植物生长热能:可以将水烧开,能使热气球飞上天;电能:可以使电灯发光声能:可以使纸片振动食物中的化学能:可以使我们的身体运动。
4.人类和自然界如果没有能量,人和自然界的一切活动都将停止。
5.能量的一个重要特点它可以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
6.生活中,能量的转换如:打开电视,电能转换成了声能和光能;搓一搓手,化学能转换成了声能和光能;我们吃的食物是把化学能转化为我们运动所需要的动能;风力发电机是把风能转换成电能;电池是把化学能转换成电能的装置;锯木头会发热是因为机械能转换成热能;阳光下的植物是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电脑工作是把电能转换成光能、声能、机械能;飞旋扣子实验中主要是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
7.能源分为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8.不可再生能源是不可再生的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
9.可再生能源是可再生的如:太阳能、风能、水能。
10.家中和工业中使用的能量大部分来自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
11.常见的太阳能装置有:太阳能灶、太阳能热水器。
12.核能能造福人类,也能给人类带来灾难。
13.太阳是人类的“能源之母“,地球上几乎所有的能源都来自太阳能,14.辽阔的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能源库,潮汐能就是在海水的涨落过程中随着水位的变化而形成的巨大的能量。
人们因此称海洋潮汐为“蓝色煤海“。
15.核能也叫原子能。
利用核能发电的电厂叫核电站。
16.生物能是由太阳能转化而来的,沼气是由生物质能转换的一种可燃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