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祖国祖国我爱你_小学音乐教案_模板

祖国祖国我爱你_小学音乐教案_模板

祖国祖国我爱你_小学音乐教案_模板课时计划课题欣赏《我的祖国》歌曲《祖国、祖国我爱你》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和学唱,让学生了解祖国,同时通过歌曲对祖国的热爱。

2、训练学生的声音的和谐,统一的二声部,认识保持音的作用。

重点难点认识保持音,并理解保持音的作用。

听记简单的旋律。

欣赏《我的祖国》学唱歌曲教学准备钢琴、音响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1=D 3/4 1 2 3 4 │ 5 ─ │i 5 i 5 │5 4 3 2│1 ─ ║同学们好,您好您好尹老师你好。

二、简单的发声练习。

例:音阶、三度音等。

三、复习学习过的内容1、复习歌曲,掌握歌曲、音乐记号2、新学期的要求,对学生的音乐课常规的要求。

四、唱唱(简单的发声,划分小节线)1、在练习中,让学生掌握发声方法,节奏及音乐记号的使用。

2、通过练习、注意气息的掌握,让学生掌握发声方法。

3、通过练习、要求学生的演唱姿势。

4、练习小节线的划分:小节线的概念、小节怎样划分等知识。

五、听记简单的旋律:1、首先让学生掌握听记的方法,怎样听在书写的过程中应注意哪些。

2、培养学生的听记,让学生在听记的过程中,慢慢学会认识谱,怎样去演唱乐谱。

3、复习学过的歌曲。

六、总结总结本课的内容。

板书的设计师生问好①简单的发声②练一练、唱一唱。

③简单的听记,旋律的记法。

④练习歌曲、欣赏⑤复习学过歌曲,总结歌曲。

课后反思音乐以优美的音响、丰富的和声、生动的节奏给人们以赏心悦目的形式美。

它为学生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感受对象。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感受与鉴赏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

在本节以欣赏为主的音乐课中,我不仅使学生在学习音乐中感受音乐美,而且力求在教学上也体现音乐美,使学生对音乐课产生浓厚的兴趣。

1、感受课堂教学结构的节奏美。

音乐的节奏给人以生动、协调的美感。

音乐课的课堂教学结构如能体现出各种节奏美,这堂课就会变得生动活泼起来,我在本节课的内容安排、处理方法上尽力做到主副相宜、难易相配、长短交替、动静结合,使整节课形成错落有致的节奏美。

2、感受课堂教学方法的立体美。

音乐用它丰富的和声给人以和谐、均衡、多层次的立体美感。

在教学中,我针对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音乐技能,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层次、多角度地去感受、认识它,使它得到较圆满地解决,这就使教学有一种立体美感。

3、通过表现音乐体验创造美。

创造是思维、智慧地表现,理解是创造地基础,而创造又使理解更为深刻。

创造作为课程标准中一大领域。

在本节课上,我尽量让学生有机会表现和创造音乐,一方面可使学生从理智上更深刻地感受音乐,另一方面又能使学生获得创造地愉悦美。

年级:四年级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民乐合奏《瑶族舞曲》,使学生体会民乐器乐曲丰富的表现力,从而进一步产生学习的兴趣与愿望。

2、欣赏不同演奏形式的《瑶族舞曲》,增强学生感受听辨音乐的能力。

3、指导学生运用以学习过的乐理知识进行音乐的拓展。

教学重点:通过感受《瑶族舞曲》不同版本的演奏形式,明白音乐情绪能随着音乐要素的改变而产生不同的审美体验。

教学难点:运用《瑶族舞曲》的主题旋律,尝试创编歌词。

教学程序一、组织教学:师生音乐问好二、复习1、教师提示:这节课我们先来复习两首曲子。

请同学们分别说说他们是几拍子的?表达了什么情绪?2、复习演唱《摘草莓》(2/4拍欢快)3、吹奏竖笛曲《我们的田野》(2/4拍优美)4、教师小结:这两首相同拍子的曲子表达了不同的情绪,那么除了拍子以外还有哪些因素能表达音乐不同情绪?三、欣赏教学1、初次聆听《瑶族舞曲》导入:请同学们来欣赏《瑶族舞曲》(多媒体出现主题画面)听听想象:请分辨出它可以分成几个部分,分别表达了什么情绪?2、教师介绍《瑶族舞曲》3、学生再次聆听乐曲并区分段落和情绪(出示主题一2/4拍和主题二2/4拍乐谱)。

4、聆听不同演奏形式的《瑶族舞曲》,让学生感受不同的器乐演奏乐曲的表现情绪,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比较能力。

5、教师用葫芦丝吹奏主题一和主题二6、师生用竖笛和歌声熟练掌握两个主题(1)提出问题:为什么同一首乐曲会有不同的情绪呢?(2)学生分组讨论(3)教师引导得出:旋律、速度对音乐情趣产生的变化和影响。

7、教师小结:歌曲两个主题正是因为旋律、速度、演奏乐器的音色的不同,才会出现两种不同的情绪变化。

说明,音乐要素发生变化时,音乐的情绪也随着变化,音乐具有丰富多彩的表现力。

四、拓展创造表演1、分组讨论,给主题旋律添歌词2、分组展示:试着唱唱自己创作的歌词。

3、评价:小组互评、自评。

3、请学生用器乐表现主题旋律(1)器乐小合奏(2)表演伴奏五、课堂小结师: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我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乐器(像瑶族的长鼓、蒙古族的马头琴等等),人们借助这些民族乐器和民族器乐曲来表现各民族人民在社会主义大家庭里的幸福生活。

这些民族乐器和它们的各种表演形势有着丰富的表现力,在表现我国各民族人民的生活、劳动和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文化中能起到其他乐器所不能达到的效果,在五年级里我们将会给大家介绍更多的民族乐器和器乐曲,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我们的民族音乐文化。

一教学目的:1 指导学生用优美统一的声音演出《春来了》,用歌声表达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唱出三拍子的韵味、连音与断音的对比。

2 认识3/4拍的拍号,并感受其强弱规律以及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

通过听音填空练习,进一步培养学生听吧辨音高的能力,并能用五线谱写出来。

3 通过欣赏,进一步熟悉我国民族吹管乐器中,唢呐的音色及其表现特征,感受音乐,并通过音乐启发学生的想象力。

4 通过学习,《勇敢的鄂伦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奏能力。

二教学重点:1 轻快优美的声音,三拍子的韵律。

2 八孔竖笛合奏教学,注意协调性。

第一课时教学重点;学唱歌曲《春来了》了解并掌握有关知识一组织教学:1 引导学生说一说上学期所学的内容,启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 复习1-2支歌曲。

二放一首乐曲----关于春天的。

1 师:同学们,冬天过去了春天还会远吗?2 请学生说一说对春天的感受,说一说你们眼里的春天。

三教新歌《春来了》1 听音乐《春来了》感受三拍子的韵律。

2 复习音乐知识3 每小节三拍4 以四分音符为一拍3 随音乐感受三拍子的韵律。

4 学唱歌曲1)哼鸣歌曲旋律2)听琴模唱歌曲旋律1---3遍3)学唱歌词:注意:娘。

看。

被都是一字多音。

(要多练习)。

符点音符要唱准。

最后的结尾要唱的轻快一些。

四引导学生总结:《春姑娘》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出一幅春满枝头、桃红柳绿的春色图。

五边唱歌曲,边踏脚、拍手,感受三拍子的韵律。

六教师总结,学生听音乐出教室。

第二课时教学重点:听音填空欣赏八孔竖笛一组织教学1 复习第一课时歌曲《春来了》2 进一步指导学生处理好歌曲。

用正确的方法演唱。

二听音填空:(P2歌谱)1 教师弹琴学生听音,把听到的音填入括号中。

2 唱一唱这一条旋律,并注意拍子的韵律。

三八孔竖笛《勇敢的鄂伦春》1 学唱第3页歌谱。

注意唱谱时两个声部的和谐。

2 分声部吹奏练习。

3 两个声部的合奏练习。

注意:第二声部进入要及时、准确,演奏中不要受第一声部的影响。

演奏时,注意运舌的力度、速度,区分节拍重音与其它音的不同舌位。

四欣赏《山村来了售货员》1 介绍乐曲的大致内容:乐曲以东北民歌音调为基础,运[1] [2] 下一页一年级音乐教案罗桥小学教师:柳正华教学内容学唱《红眼睛绿眼睛》教学重点能够与同学合作。

教学目标⒈学唱歌曲《红眼睛绿眼睛》。

⒉了解小学生常见的行为规范。

⒊能在心里默唱《红眼睛绿眼睛》。

教学过程()一、听唱歌曲《红眼睛绿眼睛》,做游戏。

⒈教师提问:同学们上学是用什么交通方式到学校的?学生回答走路、坐公共汽车、骑自行车、家长开车送等等。

在城市交通里,红绿灯是警察的帮手,与警察共同指挥交通秩序,保证行人和车辆的安全通行。

红灯和绿灯各有不同的作用,例如红灯亮时,车辆行人停止通行,绿灯亮时,车辆行人通行等。

⒉听音乐,做游戏。

每个同学手上都有一张红纸牌和一张绿纸牌,听教师唱歌,教师唱到“红灯红,红眼睛,眼睛眨一眨车子停一停”时,同学们举红牌,唱到“绿灯绿,绿眼睛,眼睛眨一眨车子向前进”时,同学举绿牌。

⒊跟着歌曲〈〈红眼睛绿眼睛〉〉,做游戏。

请一名同学做警察举纸牌,其他同学边唱边扮演行人和车辆,看见红灯停止做动作,看见绿灯继续做动作。

二、看图标、做判断,选择放声歌唱与心里默唱。

⒈请一名同学做警察举纸牌,举红灯时,教师在心里默唱,举绿灯时,教师大声歌唱。

教师做警察举纸牌,同学们默唱或放声唱。

⒉看图标,选择大声唱或心里默唱。

自己判断行为:吸烟、鸣喇叭、走人行道、废品扔到垃圾桶等。

用红绿灯表示或用歌唱方示表现出来。

三、小结。

四、作业设计:自己设计图标做游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