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2章资产负债表分析1

第2章资产负债表分析1


数额大不利:
(1)反映在经营成果上盈利能力差 (2)只有利息收入 (3)在通货膨胀下贬值,给企业带来无形损
失; (4)数额大带来资金沉淀,在资金调度管理
上 存在问题。
数额小: 有利:资金可能利用较充分 (根据损益表判断) 不利:短期偿债能力差, 债权人风险大(信用危机)
2、交易性金融资产 • 特点:采用公允价值记帐 •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要特别关注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划分是否
应收账款增长与主营业务收入总额增长对比
• 应收账款增长远远超过销售的增长——收 入确认可能过于激进,过早地记录收入或 放宽了客户支付条款
• 应收账款增长远远低于销售的增长——应 收账款可能被重新分类为另一个资产类别
5、预付账款
如果企业的预付账款较高,则可能是企业向有关 单位提供贷款信号。
企业利用预付账款操纵利润的常见方式有两种: 一是业务已经完成,为减少期间费用,虚增利润, 不及时入账;二是由于对方企业倒闭等原因,预付 账款实际上已经形成坏账,为虚增利润,或者逃避 责任,长期挂账。分析预付账款项目主要有以下几 种方法: (1)分析预付账款变动的合理性
三、分析应收账款规模的合理性
对于应收账款规模的分析,要结合行业状 况和企业经营方式分析应收账款变动的合理性
企业应收账款的增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原因:
企业信用政策发生了变化,企业希望通过降低信 用政策来增加销售收入。
企业销售量增长导致应收账款增加。
参考西方货币资金储备标准: (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 1亿美元以下— 7.6%; 3亿美元以下— 6.3%; 3亿以上10亿以下— 6.1%; 100亿— 3.5%; 我国上市公司:10%—20%
数额大有利:
(1)短期偿债能力强,支付手段强,是特殊 资产,随时可转变为任何资产。
(2)资金周转不会遇到困难。 (3)财务状况好
关注企业的预付账款的变动情况,分析预付账款 的增加或者减少是否合理和正常,可以根据会计附 注中对于预付账款的增减的解释来进行判断。
(2)分析预付账款的账龄
时间是判断预付账款是否能够收回的重要 因素之一。预付账款的账龄不应该过长,一旦 企业的供应商交货,预付账款便形成存货成本。
(3)分析企业内部控制的强弱
(4)应收账变化趋势 (5)应收账款管理(合理商业信用政策的制定)
应收账款中的舞弊行为及诊断方法
一、分析应收账款的账龄 通过对应收账款的形成时间进行分析,进而对不 同账龄债权的质量分别进行判断。对现有应收账 款,按欠账期长短(即账龄)进行分类分析。
二、分析坏账准备的处理 1.要分析坏账准备的提取方法、提取比例的合理 性。 2.比较企业各会计期间坏账准备的提取方法是否 改变。
• 反映企业资金来源和构成情况的信息 • 体现企业偿债能力和财务风险 • 预测企业资产和资本的未来发展趋势
3、资产负债表的局限性
• 不能全面反映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现行 市场价值
• 难免遗漏许多无法用货币计量的重要经济资源 和义务的信息
• 资产负债表的信息包含了许多估计数
• 理解资产负债表的含义必须依靠报表阅读者的 判断。
收账政策不当或者收账工作执行不力。
应收账款质量不高,存在长期挂账难于收回的账 款,或者客户发生财务困难,暂时难以偿还所欠 货款。
企业会计政策变更。
要判断企业应收账款规模的增长是否合理,可以通过以 下途径进行分析和判断:
可以通过对比同行业中各企业的状况,分析行业 信用环境是否恶化,并导致整体行业企业应收账 款的收回发生困难。
合理;
(2)要注意交易性金融资产的风险构成。
(3)注意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的确定
(4)关注企业是否利用金融资产的类 别划分来“改善”其流动比率。
3、应收票据
(1)在具有良好的业务合作关系的企业之间, 特别是关联企业之间的商业汇票是否是真 实的交易;
(2)在接近会计期末,通过将部分应收票据 转化为应收票据,而少提坏账准备。
第二章 资产负债表分析
一、资产负债表概述
(一)资产负债表的性质 1、资产负债表的概念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 期财务状况的报表。
它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所拥有或 控制的经济资源、所承担的现时义务和所 有者对净资产的要求权。
2、资产负债表的作用
• 提供企业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及其分布 的信息
可以观察企业期初和期末应收账款规模是否存在 大幅波动的情况。
可以将应收账款的增长率与销售收入的增长率相比 较,如果两者增长的趋势和幅度相同,就说明应收 账款是在销售增长的带动下合理增长的。
可以将企业的应收账款增长率与流动资产增长率相 比较,一般情况下,如果企业经营状况得到改善、 产品销路得到扩展,那么其货币资金、存货以及应 收账款等流动资产的持有量都应该相应增加,以满 足销售活动的需要;如果仅仅是应收账款增加,而 其他流动资产的规模没有变化甚至减少的话,那么 有理由怀疑企业的应收账款属于不合理增长。
4、应收账款 (1)对债权的账龄进行分析; (2)对债务人的构成进行分析; • 从债务人的区域构成来看 • 从债权人与债务人的关联关系来看 • 从债务人的稳定程度来看 (3)坏账准备计提的分析
对应收账款的分析不应是孤立的,而是要结合利润 表和现金流量表进行综合分析。
坏账准备与应收账款对比,若坏账准备相对于应 收账款下降,则坏账计提不足或夸大营业收入。
(二)资产负债表的结构
二、资产负债表各项目解读
(一)资产项目 1、货币资金 (1)在对货币资金进行分析时,应结合以下
因素判断企业货币资金总量是否合理: • 资产规模与业务量; • 筹资能力; • 运用货币能力; • 行业特点。
(2)货币资金构成(注意银行存款之未达账项) (3)货币资金前后各期变化 (4)企业最优货币资金持有量的确定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分析企业有关预付 账款的内部控制是否完善。包括分析企业内部 岗位的分权设置是否形成互相牵制,各个岗位 经手人的情况等。
6、其他应收款
其他应收款多指与企业生产经营相关性不 大的拖欠款。
正常情况下,其他应收款的数额不应该接 近或大于应收账款,若其他应收款数额过大, 属于不正常的现象,企业资金被占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