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茶具基本知识

茶具基本知识


7、青花瓷茶具的特点
青花瓷茶具是在白瓷内或外缀以青色文饰、 清丽恬静,既典雅又丰富。
8、紫砂茶具的产地
紫砂茶具的产地是江苏省宜兴市。
9、瓷器茶具的生产流程 制泥——做柸——凉柸——上釉——烧制
10、闻香杯的作用 圆柱状的闻香杯有留香的特性,闻香杯是
供品茶者嗅闻留在杯中茶香的一种用具。
11、滤网的作用
22、玻璃茶具的特点
玻璃茶具在20世纪才被广泛应用。玻璃茶 具是由一种质地纯净透明的原料作而成,其 生产原料一般由纯碱、石英砂组成。玻璃茶具 的优点是透明度好,所以比较适合冲泡观赏性 茶类。它的缺点是传热快、易烫手。
23、盖碗茶具的特点
盖碗茶具是指有盖的茶具,底有盏托,它 比玻璃杯保温性要好一些,一般用于冲泡花茶。 盖碗茶具的杯盖能蕴集茶香和花香;碗盖的主 要用途是闻香及撇茶,它还有防止香气挥发的 作用。盖碗泡茉莉花茶可以发挥花茶的香气特 点。
24、瓷质茶具的特点
瓷质茶具的历史悠久,据考证,瓷具源于东汉 时期,早在唐代时,陆羽就推崇河北邢窑的白瓷和 浙江越窑青瓷。景德镇白瓷茶具“白如玉、明如镜、 薄如纸、声如磐”,特别适宜冲泡红茶,白瓷茶具 也可用来泡乌龙茶和绿茶。青瓷茶具“类冰”、 “类玉”,冲泡绿茶,汤益清。唐代青瓷茶具适合 饮煎茶。青花瓷茶具主要产于江西景德镇,青花瓷 茶具色泽鲜艳、图案内容丰富、深受茶客青睐。青 花瓷茶具也可沏泡花茶、八宝茶类。还有宋代的黑 瓷茶具,斗茶常用并富有情趣。
16、盖碗的组成 盖碗又称“三才碗”,一式三件,下有托, 中有碗,上置盖。蕴含“天盖之,地载之,人育 之”的道理。
17、冲泡绿茶的常用茶具
冲泡名优绿茶的常用茶具为玻 璃杯,是为了便于观赏芽叶形状。 冲泡西湖龙井茶一般采用敞口透明 的玻璃杯;普通绿茶可用盖碗来冲 泡,冲泡绿茶 不加盖,是为了保 持绿茶清汤绿 叶的品质特征;在 家庭中,可用瓷杯来冲泡普通绿茶。
25、其他质地的茶具
不同的茶具,体现出不同的风格,蕴含了丰富的文 化内容。目前最具代表性的,除了以上介绍的玻璃器具、 瓷质器具和紫砂器具外,还有漆器茶具和竹木茶具等。
漆器茶具是采用天然漆树汁液,经掺色后,再制成 绚丽夺目的器件。漆器茶具轻巧光亮,漆器茶具由于不怕 水浸、耐湿、耐酸碱,故可用来泡茶,但对茶汤色泽和滋 味还是有影响的。竹木茶具历史悠久,为少数民族常用。 竹编茶具由本色发展到彩色、图案精美,与茶性相合,故 多被采用。
茶具基本知识

1、早期茶具的特点
早期茶具特点是饮具与茶具同用,没有专用的茶具。 2、茶具的种类(识别) 茶具按质地可分为金属、紫砂、瓷器、玻璃、搪瓷、 漆器、竹木、纸质等。我国最早的饮茶器具是与酒具、 食具共用的;到了唐代饮茶用的饮具为碗;黑釉盏是宋 代饮茶崇尚的器具;明代散茶的出现,促使饮茶器具转 变为茶壶和茶杯,中期之后,又出现了使用瓷壶和紫砂 壶的风尚;清代,广州织金彩瓷、福州脱漆器等茶具相 继出现。至此,中国的茶具已发展到丰富多彩的时代
26、《茶经》对茶具的阐述
《茶经》载“越州瓷、岳瓷皆青,青则益茶, 茶作白红之色、邢州瓷白,茶色红;寿州瓷黄, 茶色紫;洪州瓷褐,茶色黑:悉不宜茶。”
27、名优绿茶杯泡法用具
对于一些细嫩茶叶来说,稍不注意就易被泡 熟泡黄,水温宜稍低,用玻璃杯冲泡,易散发水 温,同时还可以观察到芽叶在杯中沉浮起落的优 美姿态。但也可用盖碗不加盖来冲泡。在盖碗用 具准备过程中,主泡器包含盖碗、杯托。
冲泡好的茶汤,经滤网过滤后,使茶汤更 加清澈、明亮。
12、公道杯的作用 用来均匀茶汤,使之浓淡一致。
13、茶针的作用
当茶壶壶嘴堵了时,可用茶针进行疏通, 盖碗沏泡茶时还可用于翻杯盖。
14、茶荷的作用 茶荷是用来盛取干茶的器具,并用于欣赏 干茶的外形及茶香。
15、历史上第一位紫砂壶艺家
历史上第一个留下名字的壶艺家供春的代表 作品是树瘿壶。
18、冲泡红茶的常用茶具
红茶具香高、色艳、滋味浓强的特点,工夫 红茶以壶泡法为佳,冬天用紫砂壶泡茶可保温。 工夫红茶冲泡也可选择白瓷壶杯,红茶选用白色 瓷杯,有利于衬托茶汤更加红艳美观,适用于清 饮法。
19、冲泡乌龙茶的常用茶具
沏泡闽南乌龙茶一般选用紫砂茶具。
潮汕工夫茶泡茶用具传统茶具中的“烹茶四宝” 是指玉书煨、潮汕炉、孟臣罐、若琛瓯,其品饮杯 “白如玉,薄如纸”,称为白玉杯。潮汕工夫茶的茶 具大多为瓷质,其茶海形状一般为圆形。
茶具是泡茶所用器具的统称,据现有资料 记载,专用茶具的出现是在唐代。茶具按质地 分,有陶器、瓷器、玻璃器、金属器等;按主 泡器分有碗、壶、盖碗、杯等;茶壶按流的长 短分有长流壶、短流壶、无流壶。
5、唐代宫廷茶具
6、明代茶具特点
明代改团茶为散茶,促使茶具发生大变革,使白 瓷及青花瓷成为主体,当时最负盛名的产地是江西景 德镇。另外,主产于江苏宜兴的紫砂茶具也成为明代 茶具的一大特色,宜兴无釉土陶讲究器具之美。明代 制紫砂壶的名家辈出,其中著名的有供春、时大彬等。
21、紫砂茶具的特点
紫砂茶具是由陶器发展而成的,由紫砂土 烧制。制作紫砂茶具的陶土含铁的成分高,可 塑性大。用紫砂茶具泡茶的优点是贮茶不变色, 泡茶不变味。不变味的原因是透气性较好,在 夏天,用紫砂茶具泡茶不会走味变馊,冬日不 易变冷,壶热提握、托手不烫, 其性如茶。紫砂壶具有泡茶不 失原味,色香味皆佳,泥色多 变,耐人寻味,壶经久用,反 而光泽美观等优点。
3、茶具的功能要求
茶具的功能各不相同,不同的茶类配不同 的茶具。玻璃杯泡绿茶,原因之一是为了便于 观看绿茶的色泽与形状。盖碗泡茉莉花茶为佳, 在于盖碗茶具能蕴集花香。紫砂茶具的实用性 能在于保温性较好及茶汤不易变馊,在使用中 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和欢迎。而紫砂名家更为 紫砂茶具的发展增光添彩。
4、茶具分类的几种方法
台式乌龙茶泡茶器具一般选用紫砂壶或瓷质盖 碗。台式乌龙茶具与其它乌龙茶器具上的最大区别是 有闻香杯、滤网及公道杯,闻香杯是供品茶者嗅闻留 在杯中余香的一种用具。
20、金属茶具的特点
金属茶具按质地不同可分为:金银茶具、锡 茶具、镶锡茶具、铜茶具、景泰蓝茶具、不锈钢 茶具等。尤其是锡质的罐作为储茶器具材料,有 密封、防潮、防氧化、防光、防异味等特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