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装置适用于实验室制氨气并验证氨气的某种化学性质,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甲 乙 丙 丁 A. 用装置甲制取氨气 B. 用装置乙除去氨气中的水蒸气 C . 用装置丙验证氨气具有还原性 D. 用装置丁吸收尾气 2、下列装置或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制取Cl 2B. 除去Cl 2中的HClC. 氯气的尾气处理D. 测氯水的pH 3、实验室用废铜屑和稀硝酸反应制备无水硝酸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制取硝酸铜B .吸收尾气C .蒸干结晶D .脱去结晶水4、下列制取SO 2、验证其漂白性、氧化性并进行尾气处理的装置和原理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制取SO 2 B . 验证漂白性 C. 验证氧化性 D. 尾气处理5、下列装置应用于铜与浓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硫和硫酸铜晶体,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甲乙丙丁反应后的混合物A. 用图甲装置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硫B. 用图乙装置将反应后的混合物稀释C. 用图丙装置过滤出稀释后混合物中的不溶物D. 用图丁装置将硫酸铜溶液蒸发浓缩后冷却结晶 6、下列有关实验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A .装置甲液面读数为12.20 mLB .装置乙可探究铁的吸氧腐蚀C .装置丙可检验乙烯的生成D .装置丁可验证碳酸氢钠受热分解7、下列制取CO 2、通过CO 2和NaAlO 2溶液制取Al(OH)3、分离并加热Al(OH)3制Al 2O 3的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制取CO 2B.制取Al(OH)3 C .分离Al(OH)3 D .制Al 2O 3 8、下列制取Cl 2,用其氧化含I -废液,回收并提纯I 2的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9、下列制备NH 3并制取氨水的装置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制取Cl 2B .氧化碘离子C .过滤出粗碘D .升华提纯碘稀盐酸MnO 2Cl 2含I -废液I 2A. 制取NH 3B. 干燥NH 3C. 收集NH 3 D . 制取氨水 10、欲从含溴化氢的废液中提取溴单质,需经过一系列操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用装置甲氧化废液中的溴离子B .用装置乙分离CCl 4和水C .用装置丙分离CCl 4和液溴D .用仪器丁长期贮存液溴 11、下列制取Cl 2、验证其漂白性、收集并进行尾气处理的装置和原理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123A B C D13、实验室用含有炭粉的铜制备硝酸铜,下列装置应用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甲 乙 丙 丁A. 用装置甲溶解铜粉B. 用装置乙吸收尾气C. 用装置丙分离炭粉和硝酸铜溶液D. 用装置丁蒸干硝酸铜溶液制Cu(NO 3)2·3H 2O14、 实验室制备氨气、收集、验证其还原性并进行尾气处理的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甲 乙 丙 丁 A. 用装置甲制取氨气B. 用装置乙收集氨气时气体应该从a 口进b 口出C. 装置丙中黑色固体变成红色时还原产物一定为铜D. 可以用装置丁吸收氨气,进行尾气处理15、 已知2FeSO 4=====高温Fe 2O 3+SO 2↑+SO 3↑。
下列有关操作、装置、原理及对现象的表述正确的是甲 乙 丙 丁A . 用装置甲高温分解FeSO 4,点燃酒精喷灯前应先向装置内通一段时间N 2 B. 用装置乙可检验分解产生的SO 2,现象是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 C. 用装置丙可检验分解产生的SO 3,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 D. 用装置丁可吸收尾气,避免污染环境16、下列关于NO 2的制取、净化、收集及尾气处理的装置和原理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制取NO 2B .净化NO 2C .收集NO 2D .尾气处理17、下列通过制取硫酸铝、氢氧化铝获得氧化铝的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制硫酸铝B. 制氢氧化铝C. 过滤氢氧化铝D. 灼烧制氧化铝18、下列各装置能够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装置1 装置2 装置3 装置4 A.用装置1制取Cl2B.用装置2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C.用装置3将硫酸铜溶液直接蒸干得到胆矾D.用装置4制取无水MgCl219、下列装置应用于实验室制NO2并回收硝酸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甲乙丙丁A. 用装置甲制取NO2B. 用装置乙除NO2中的少量HNO3C. 用装置丙收集NO2D. 用装置丁蒸干Cu(NO3)2溶液制Cu(NO3)2·6H2O20、下列有关硫酸的实验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配制100 mL0.100 mol·L-1硫酸B.干燥氨气D.制取并收集SO2C.分离稀硫酸与硝基苯的混合物21、关于下列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装置①用来电解饱和食盐水,c电极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B. 装置②可用于收集NO、NH3、Cl2、HCl、NO2C. 装置③可用于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互溶的液体混合物D. 装置④可用于干燥、收集氯化氢并吸收多余的氯化氢22、下列有关实验装置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图1图2 图3 图4A. 用图l装置制取少量乙酸乙酯B.用图2装置制少量蒸馏水C. 用图3装置制取并收集乙炔气体D. 用图4装置分离苯和苯酚23、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正确的是图1图2图3图4A. 利用图1所示操作制备氢氧化铁胶体B. 利用图2所示装置制取NH3C. 利用图3所示装置证明H2CO3酸性强于苯酚D. 利用图4所示装置制备乙酸乙酯24、一种从含Br-废水中提取Br2的过程,包括过滤、氧化、正十二烷萃取及蒸馏等步骤。
已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甲装置过滤时,需不断搅拌B.用乙装置将Br-氧化为Br2C.丙装置中用正十二烷而不用CCl4,是因为其密度小D.可用装置丁进行蒸馏,先收集正十二烷再收集Br225、下列装置正确的是A.制取收集氨气B. 制取氯气C. 除去CO2中的SO2D. 制取蒸馏水26、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过程中,装置和原理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灼烧海带B. 煮沸溶解C. 过滤D. 萃取分液27、用下列装置在实验室中进行二氧化硫的制取、检验、收集和尾气处理,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A. 用装置甲制取二氧化硫B. 用装置乙检验二氧化硫的漂白性3Na2固体C. 用装置丙收集二氧化硫D. 用装置丁进行尾气处理28、下述实验中均有红棕色气体产生,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A .实验①②③产生的气体中都含有NO 2气体B .实验①表明浓硝酸具有受热易分解的性质C .实验②不能表明红热木炭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D .实验③的气体产物中不可能含有二氧化碳气体29、下列装置应用于铜与浓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硫和硫酸铜晶体,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用图甲装置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硫B. 用图乙装置将反应后的混合物稀释C. 用图丙装置过滤出稀释后混合物中的不溶物D. 用图丁装置将硫酸铜溶液蒸发浓缩后冷却结晶30、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装置及操作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甲 乙 丙 丁 A .用装置甲量取KMnO 4溶液 B .用装置乙验证铁发生吸氧腐蚀 C .用装置丙验证碳酸酸性强于硅酸D .用装置丁制取氧气以控制反应的随时发生和停止水3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制备无水氯化铁B.配制一定浓度的硫酸溶液C.制取少量NH3D.比较NaHCO3和Na2CO3的热稳定性32、实验室用稀硝酸与铜反应制备硝酸铜晶体[Cu(NO3)2·3H2O]及NO气体,需经过铜与稀硝酸反应、收集NO、尾气处理、制取硝酸铜晶体四个步骤,下列图示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甲乙丙丁A.用装置甲制取Cu(NO3)2和NO B.用装置乙收集NOC.用装置丙吸收尾气D.用装置丁蒸发结晶制Cu(NO3)2·3H2O33、下列各实验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②③④A.装置①可用于分离苯和溴苯的混合物B. 装置②可用于吸收HCl或NH3气体C. 装置③可用于分解NH4Cl制备NH3D. 装置④b口进气可收集CO2或NO气体34、实验室用下列装置从NaBr溶液中制备单质溴,其合理的是甲 乙 丙丁A. 用装置甲制取氯气B. 用装置乙氧化溴离子C. 用装置丙分离出溴的CCl 4溶液D. 用装置丁获得单质溴35、下列有关实验装置(夹持和尾气处理装置已省略)进行的相应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A .用图甲装置制取SO 2B .图乙装置中溶液的颜色变浅,说明SO 2具有漂白性C .图丙装置中溶液的颜色变浅,说明SO 2具有还原性D .图丁装置中产生淡黄色沉淀,说明SO 2或H2SO 3具有氧化性36、实验室用NH 3通入AlCl 3溶液中制备Al(OH)3,经过滤、洗涤、灼烧得高纯度的Al 2O 3,下列图示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用装置甲制取NH 3B .用装置乙制备Al(OH)3C .用装置丙进行过滤操作D .用装置丁灼烧Al(OH)3 37、下列有关实验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甲 乙 丙 丁滴有Fe 2H 2SO Cu 片丁乙 3溶液丙甲442A .用图甲装置收集并测量NO 2的体积B .用图乙装置可以完成“喷泉”实验C .用图丙装置可以实现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 .用图丁装置制取并收集SO 238、用实验室制溴苯的废催化剂FeBr 3作原料,制取溴的苯溶液和无水FeCl 3。
下列设计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A .用装置甲制取氯气B .用装置乙氧化FeBr 3溶液中的溴离子C .用装置丙分液时先从下口放出水相,再从上口倒出有机相D .用装置丁将分液后的水相蒸发至干,再灼烧制得无水FeCl 339、CuBr 是一种白色晶体,见光或潮湿时受热易分解,在空气中逐渐变为浅绿色。
实验室制备CuBr 的反应原理为SO 2+2CuSO 4+2NaBr+ 2H 2O=2CuBr ↓+2H 2SO 4+Na 2SO 4,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装置甲制取SO 2B.用装置乙制取CuBrC.用装置丙避光将CuBr 与母液分离 D .用装置丁干燥CuBr40、根据侯氏制碱原理制备少量NaHCO 3的实验,需经过制取NH 3、制取NaHCO 3、分离NaHCO3、干燥NaHCO 3四个步骤,下列图示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1mol·L -1 盐酸Cl 2甲 乙 丙 丁41、下列图示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42、从海带中制取单质碘需要经过灼烧、溶解、过滤、氧化、萃取、分液、蒸馏等操作。
下列图示对应的装置合理、操作规范的是43、某课外实验小组设计的下列实验合理的是44、下列装置用于实验室制备氨气并配制银氨溶液,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苯A .灼烧B .过滤C .分液D .蒸馏A.检查气密性B.制备氨气C.吸收氨尾气D.配制银氨溶液45、实验室处理废催化剂FeBr3溶液,得到溴的苯溶液和无水FeCl3。
下列设计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甲乙丙丁A. 用装置甲制取氯气B. 用装置乙使Br-全部转化为溴单质C.用装置丙分液时先从下口放出水层,再从上口倒出有机层D. 用装置丁将分液后的水层蒸发至干,再灼烧制得无水FeCl346、实验室用稀硝酸与铜反应制备硝酸铜晶体[Cu(NO3)2·3H2O]及NO气体,需经过铜与稀硝酸反应、收集NO、尾气处理、制取硝酸铜晶体四个步骤,下列图示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甲乙丙丁A.用装置甲制取Cu(NO3)2和NO B.用装置乙收集NOC.用装置丙吸收尾气D.用装置丁蒸发结晶制Cu(NO3)2·3H2O47、用下列装置在实验室中进行二氧化硫的制取、检验、收集和尾气处理,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A. 用装置甲制取二氧化硫B. 用装置乙检验二氧化硫的漂白性C. 用装置丙收集二氧化硫D. 用装置丁进行尾气处理48、为制取含HClO浓度较高的溶液,下列图示装置和原理均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制取氯气B.制取氯水C.提高HClO浓度D.过滤49、炼油厂的废碱液含有废油、苯酚钠、碳酸钠等,实验室通过以下四个步骤处理废碱液获取氢氧化钠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