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基础知识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色是( A )刺激人的视觉器官后所产生的一种生理感觉。
A、光B、颜色C、颜料2、下列波长中( D )为可见光波长。
A、λ= 3.7×102nmB、λ= 8.5×102nmC、λ= 5.2×103nmD、λ= 4.9×102nm3、自然界的日光,以及人造光源如日光灯、白炽灯、镝灯所发出的光都是( A )A、复色光B、单色光C、无色光D、白光4.物体固有色是物体在( D )光源下的颜色。
A、荧光灯B、白炽灯C、标准照明体D65D、日光5、当光源的( B )确定时,光源的颜色特性即被确定。
A、光谱密度的部分值B、相对光谱能量分布S(λ)C、辐射能的大小D、红光含量6、光源的色温表示的是( B )A、光源的温度B、颜色的特性C、颜色的温度D、色光的温度7、观察印刷品使用的光源其色温度为下面哪一个。
( C )A、4000K左右B、5000K左右C、6500K左右D、7000K 左右8、色温低的光源( C )光成分少,( C )光成分多。
A. 红,绿B. 蓝,绿C. 蓝,红D. 红,蓝9、同一颜色印刷品在色温3800K和6500K光源照射下观察会出现怎样结果。
( B )A、纯度不同B、色相不同C、光泽不同D、亮度不同10、如果某物体能将入射光按不同比例吸收,并有部分光反射出来,那么这种物体色就是( D )A、白色B、黑色C、红色D、彩色11、实地密度随着墨层的增加,( B )。
A、是无限度增大的;B、不是无限度增大的;C、是无限度减少的;D、不是无限度减少的12、实地密度只能反映油墨的( D ),不能反映出印刷中网点大小的变化。
A、黑度;B、灰度;C、饱和度;D、厚度13、彩色物体形成的颜色是由( C )所决定的。
A、光谱的不同波长被等量吸收B、光谱的不同波长全部吸收C、光谱对不同波长的选择吸收D、光谱的所有波长均未被吸收14、人眼睛的明适应和暗适应时间大致是( A )A、明适应时间快B、暗适应时间快C、两个一样15、彩色是指在视觉中有( B )的颜色。
A、明度B、色相C、饱和度D、明度与饱和度16、颜色的明度高低是由物体表面的( D )大小来表示的。
A、光谱分布率B、光的波长C、光的反射D、光的反射率17、印刷色彩表示法中用哪种颜色模式表示比较符合人的视觉感受,让人觉得更加直观一些。
( D )A、RGBB、CMYKC、LabD、HSB18、由于印刷品上反射的色光在到达人眼时,产生了加色效应,引起了( D )。
A、视觉的变化B、明度的变化C、饱和度的变化D、色相的变化19、在相同的单位面积里印同一种颜色,通过网点覆盖率的变化会产生颜色在( C )上的变化。
A、色相、明度;B、色相、饱和度;C、明度、饱和度;D、色相、明度、饱和度20、印刷过程中( B )不会使印刷油墨的饱和度降低。
A、不适当地加入辅助剂冲淡墨色B、选用不同性质油墨C、油墨乳化量过大21、在色光三原色红、绿、蓝中,最亮最纯的颜色是( B )A、红B、绿C、蓝22、原色是可混合生成所有其它色的三基色。
其中加色混合色为:( C )。
A、红、黄、蓝;B、黄、品红、蓝;C、红、绿、蓝;D、黄、品红、青23、三原色等量混合呈( B )。
A、黑光B、白光C、紫光D、黄24、补色是加色混合后成( B )的两个互补色光。
A、黑色或灰色;B、白色或灰色;C、黑色;D、白色25、消色是指( C )。
A、自然界的所有色B、黑白色C、黑、白及各种灰色D、消灭颜色26、雨后天空中悬挂着的彩虹,就是阳光照射在无数小水珠的曲面上产生(B)现象A、光谱功率分布B、光的色散C、光的反射D、光的折射27、彩色电视机中彩色图像的形成是( C )加色混合的结果A、视觉器官内B、视觉器官外C、色光D、色料28、下列颜色不构成互补色的是( B )A、品红和绿 B. 品红和黄 C.青和红 D. 黄和蓝29、在色料减色法中,下列( C )的减色规律是对的。
A、G C BB、Y B CC、Y G CD、R Y G30、CMYK表色法是减色表色模式,遵循色料混合规律。
C、M、Y、K表示印刷中的( B )四种原色。
A、红、绿、蓝、黄B、青、品红、黄、黑C、中黄、桃红、天蓝、黑31、一个理想的( D )油墨,应该吸收三分之一的色光,而完全反射其它三分之二的色光。
A、黄色;B、品红色;C、青色;D、三原色32、没有网点角度和线数概念的是( C )网点。
A、调幅B、链形C、调频33、在网点角度排列中主色版大多采用( B )的网点角度。
A、 90°B、 45°C、 15°D、 75°34、印刷中无龟纹的网点是( B )。
A、方形点B、调频网点C、圆形点D、链形点35、中间调指图像中明暗相交的部位,在印刷品中其网点在( B )之间。
A、30~70%B、40~60%C、20~50%D、40~70%36、图像色彩处理时,一般暗调基本色的网点阶调值范围多少。
( D )A、5%~10%B、10%~30%C、30%~60%D、70%~90%37、在四色版中,网点角度置于90度的色版是( D )。
A、K版B、M版C、C版D、Y版38、使用调幅网点印刷时,网点线数越( B ),表示图像的基本单元越( B ),图像的细微层次表达越精细。
A、高,大B、高,小C、低,大D、低,小39、调频加网技术是通过改变网点在空间分布的( C )实现的。
A、振幅B、大小C、频率D、深度40、印刷时网点增大最严重的部位是( D )。
A、50%的网点 B. 中间调 C. 65%的网点 D. 网点搭角处41、下列哪种网点排列时网点中心距始终不变,而网点大小变化( B )A、调频网点B、调幅网点C、混合网点D、线条网点42、当印刷品网点面积率增加时,对调子密度影响最大的是( C )部分。
A、高调;B、中调;C、低调;D、高光43、( A )是指彩色原稿上的图像经过分色、加网、印刷,再现在印张上的工艺过程。
A、色彩还原;B、印刷生产;C、电子分色;D、色彩复制44、照相分色是通过滤色片达到分解色彩的目的,用( B )滤色片分色时,制取品红版阴片。
A、红;B、绿;C、蓝紫;D、黄45、测定品红油墨的密度时其密度计内滤色片是什么颜色。
( C )A、紫兰色B、红色C、绿色D、青色46、网点并列呈色遵循( B )。
A、减色法原理B、减色法与加色法原理C、加色法原理D、叠色法原理47、印刷品成色过程中,网点并列发生最多的部位是( B )A、暗调B、亮调C、中间调48、印刷品的暗调部分一般采用( B )来呈现颜色。
A、网点并列B、网点叠合C、网点交叉D、网点结合49、为了比较准确、客观地评判原稿色彩是否正确,常把图像中( C )作为评价标准。
A. 红色B. 白色C. 中性灰色D. 绿色50、灰平衡是由青、品红、黄三原色网点不同的百分比阶调值构成的,其中( B )原色的百分比阶调值大于其他两个原色的百分比。
A、黄B、青C、品红51、灰平衡的意义是通过对画面灰色部分的控制,来( C )整个画面上的所有色调。
A、直接控制;B、检验分析;C、间接控制;D、间接反映52、只要印刷品上( D )三块色版网点配比是正确的,其它颜色的三块色版网点配比也就可以肯定它也是正确的。
A、红色部分;B、绿色部分;C、蓝色部分;D、灰色部分53、为了使印刷品能很好地进行色彩还原,要求三原色油墨理想的色彩应该是( D )。
A、色偏少、灰度低和反射效率低;B、色偏少、灰度高和反射效率低;C、色偏少、灰度高和反射效率高;D、色偏少、灰度低和反射效率高54、调配油墨时,要提高饱和度,则需要加入( B )。
A、白墨B、原色油墨C、黑墨D、树脂油墨55、CMYK颜色空间的色域要( C )RGB颜色空间。
A、大于B、等于C、小于D、超过二、多项选择题1、影响物体颜色的客观因素有( AB )A、物体B、光源C、年龄D、性别2、通常以吸收成色方式呈现颜色的物体都具有下列( BCD )主要光学特性。
A、折射B、反射C、透射D、吸收3、颜色对比按照观看颜色的时间不同分为( BD )A、互补色对比B、同时对比C、明度对比D、先后对比4、颜色通过视觉的作用后会引起对某些事物的联想而产生连锁心理反应,形成相关联的心理影响,这便是色彩的感觉。
这种感觉有( ABCD )A、冷暖感B、远近感C、大小感D、轻重感5、颜色的属性描述正确的是( ABC )A、色相是每种颜色本身所固有的相貌,表示此色与它色之间的区别B、明度是指人们视觉中颜色的明暗程度C、饱和度是指颜色的纯净程度D、色温是表示光源光色的尺度6、我国常用的三原色油墨是:( DEF )。
A、柠檬黄B、深红C、中蓝D、中黄E、桃红F、天蓝7、两色料混合呈黑色,即为补色,则两种颜色分别为( AD )。
A、C与RB、Y与CC、M与CD、M与G8、( BCD )呈色原理是色料减色法原理。
A、彩色电视B、彩色印刷C、彩色印染D、彩色摄影9、使用调幅加网技术时要考虑( CDE )要素。
A、网点大小B、网点锐度C、网点形状D、加网线数E、加网角度10、调幅加网技术中,常用的加网角度是( BCDE )度。
A、30B、15C、45D、75E、9011、调配油墨时的几个基本要求是( ABD )。
A、油墨色相调配准确性B、油墨的印刷适性调配准确性C、辨色用纸选取正确D、耗墨量调配准确三、判断题1、色觉的三要素是光、呈现颜色的物体、正常的视察觉器官。
(√)2、色彩是一种感觉,它是光作用于人的视觉器官并在大脑中引起的反映。
(√)3、世界万物五颜六色,追根溯源是由于光的存在。
(√)4、一种黄色光其波长为580mm,该色光是复色光。
(×)5、白色物体是个例外,它不受光源色的影响,因为所有色光照射到白色物体上,都会被它不加选择地统统吸收。
﹙×﹚6、某光源的光色与黑体加热到2800K时所发出的光色相同,则我们称该光源的色温为2800K。
( √ )7、如果某光源发出的光色与黑体在某一温度时发射光的颜色相似,则黑体的这一温度值称为光源的相关色温。
(√)8、光源的色温与光源的颜色关系为,色温越高,光越偏蓝;色温越低,光越偏红(√)。
9、印刷时用于看样的照明光源,色温以5000K或6500K为好。
(×)10、相同的密度值不代表相同的色彩。
(√)11、物体对光的光谱成分等量吸收,即形成了彩色物体。
(×)12、人眼有三类锥体感色细胞,其中感红细胞只能在红光下作用。
(×)13、光谱色是饱和度最高的颜色。
(√)14、纸张吸收性的大小不会影响颜色的饱和度。
(×)15、大部分颜色都可以用颜色立体上的色相、明度和饱和度这三项坐标来标定,并给一标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