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乐不思蜀_

乐不思蜀_

乐不思蜀
【成语名字】乐不思蜀【汉语拼音】lè bù sī shǔ【成语解释】快乐到一点也不想回去蜀国。

典出晋.习凿齿《汉晋春秋》。

后用“乐不思蜀”比喻人因留恋异地而不想返回故乡。

或形容快乐得忘了归去。

【成语典故】晋.习凿齿《汉晋春秋》(据《三国志.卷三三.蜀书.后主禅传》裴松之注引)司马文王与禅宴,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

王谓贾充曰:“人之无情,乃可至于是乎!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而况姜维邪?”充曰:“不如是,殿下何由并之。

”他日,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

”郄正闻之,求见禅曰:“若王后问,宜泣而答曰『先人坟墓远在陇、蜀,乃心西悲,无日不思』,因闭其目。

”会王复问,对如前,王曰:“何乃似郄正语邪!”禅惊视曰:“诚如尊命!”左右皆笑。

【成语出处】1、清.全祖望〈余生生借鉴楼记〉:“僦居湖上,有七子诗社,详见予所作诸公志序中,而生生最长。

社中奉为祭酒,尝曰:『吾敢谓此闲乐不思蜀耶!』爰署其居曰『借鉴楼』。

”2、清.王韬《淞隐漫录.卷八.海底奇境》:“余固未知身之已死也。

如果没于洪涛,获此妙境,真觉此间乐不思蜀矣。

”【成语用法】一、语义说明比喻人因留恋异地而不想返回故乡。

使用类别用在“弃源忘本”的表述上。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学习参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