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1.在某些恒星内,三个α粒子结合成一个126C 核,已知α粒子的质量为m α,C 原子的质量为C m ,电子的质量为e m ,c 为真空中光速,则该反应 A .是原子核的人工转变B .吸收能量E ∆,且2C (3)E=m -m c α∆C .一定没有α、β和γ射线产生D .放出能量,且质量亏损为e C 36m=m +m -m α∆2.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气缸内,用活塞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已知在环境温度变化时大气压强0p 不变。
现对活塞施加一作用力F ,使气缸内气体分别经历图乙所示的①②③三个过程,缓慢地从状态A 变化到状态B ,状态A 、B 压强相等,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过程①F 一定对活塞做负功 B .过程②F 为零C .过程③F 先对活塞做正功,后对活塞做负功D .过程①比过程②③吸热多3.如图所示,一固定杆与水平方向夹角θ,将一质量m 1的小环A 套在杆上,将质量为m 2的小球B 通过轻绳悬挂在环下,然乙甲后由静止释放,环沿杆下滑,稳定后悬绳与竖直方向成β角且保持不变,则对于系统稳定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环与小球可能一起做匀速运动 B .若=θβ,则环与小球加速度sin a=g θ C .若m 1不变,则m 2越大,β越小 D .由题给条件可判断,一定有0<βθ≤4.如图所示,真空中一半径为R 、质量分布均匀的玻璃球,频率为v 的细激光束在真空中沿直线BC 传播,于玻璃球表面的C 点经折射进入小球,并在玻璃球表面的D 点又经折射进入真空中,已知∠COD =120°,玻璃球对该激光的折射率为3,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激光束在C 点的入射角α=60° B .此激光束在玻璃中穿越的时间为cR t 3=(其中c 为真空中的光速)C .一个光子在穿过玻璃球的过程中能量逐渐变小D .改变入射角α的大小,细激光束可能在球表面D 处发生全反射5.光滑水平面上并排放着两个相同的木块A 、B ,一粒子弹以一定速度水平射入A 并穿出木块B ,用A I 表示木块A 受到子弹作用力的冲量,B p 表示木块B 的动量,则CA(a)BOt I At 1a(b)cOtp Bt 1b(c)t 2A .2a b=B .2c=bC .()211t -t =tD .b=a6.如图甲所示,电子静止在两平行金属板A 、B 间的a 点,0t=时刻开始A 板电势按如图乙所示规律变化,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子可能在极板间做往复运动 B .1t 时刻电子的动能最大C .电子能从小孔P 飞出,且飞出时的动能不大于0eUD .电子不可能在23t -t 时间内飞出电场7.滑板运动员由高台上水平滑出,在P 点接触斜面时速度方向恰好沿斜面方向,如图a 所示,然后沿斜面无摩擦滑下,图b 中的图象是描述物体沿x 方向和y 方向运动的-t v 图象,其中正确的是8.一弹簧振子在平衡位置O 点附近做简谐运动,从振子离开O 点开始计时,经0.4s 振子第一次到达M 点,再经过0.2s 第二次到达M 点,则A .振子从第二次到达M 点至第三次到达M 点还要经过的时间可能是1.8s-U图 aADCBB .10.5s t =时刻和2 1.5s t =时刻弹簧的长度可能相同C .11s 3t =时刻和12s 3t =时刻振子的加速度一定相同D .11s 3t =时刻和12s 3t =时刻振子的动量一定相同9.如图所示,在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中竖直放置两平行导轨PQ MN 、,磁场方向与导轨所在平面垂直,质量分别为12m m 、的两金属棒a b 和与导轨相连,并可在导轨上无摩擦滑动。
现用一竖直向上的恒力F 拉金属棒a ,结果a b 和分别向上和向下做匀速运动,速度大小相等,此时力F 的功率为1P ,感应电流的功率为2P ,下列关于12P P 、大小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12P P 和一定相等B .1P 一定大于2PC .若12m >m ,则1P 一定小于2PD .若12m >m ,则1P 一定大于2P10.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内阻为r二、实验题2 B2D2 A 122 C111.在做利用双缝干涉测定光的波长的实验时,调节光源、滤光片、单缝和双缝的中心使其均位于遮光筒的中心轴线上,再调至屏上出现了干涉图样后,用直尺量得双缝到屏的距离为80.00cm ,由双缝上的标识获知双缝间距为0.200 mm ,光的波长为76.0010m -⨯.用测量头上的螺旋测徽器去测量,转动手轮,移动分划板使分划板中心刻线与某条明纹中心对齐,如图所示,此时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________mm ,将此时条纹的序号定为1,其右侧的明纹序号依次是为第2条、第3条……,则从第1条明纹中心至第6条明纹中心的距离为_________mm .12.有一块电流表G ,表盘上标度为“0~300”,没有注明单位,内阻约500Ω。
实验小组想将该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另从实验室找到下列可用器材:A .电压表V(量程0~30mV ,内阻约1k Ω);B .电阻箱a R (0~99999.9Ω);C .电阻箱b R 两只(0~999.9Ω);D .电源E (电动势为1.5V ,内阻未知); E .开关S 两只,导线若干。
①实验小组想在测定电流表内阻g r 的同时,能根据实验数据分析确定电流表的标度单位,于是设计了如图所示甲、乙两种实验电路,经小组试验,两种电路都能正常进行实验测量。
为了尽量减小实验误差,你认为应该选择电路_______进行实验;②根据你选择的电路,应该由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来分析确定电流表的标度单位,估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③根据你选择的电路,分析产生实验误差的主要原因是A .电源的内阻B .电源的电动势的大小C .电压表内阻D .电阻箱1R 阻值的大小E .电阻箱2R 阻值的精确度三、计算题13.如图所示的光滑斜槽轨道由倾斜部分和足够长的水平部分组成,两部分之间由一段圆弧面相连接,斜面的倾角为θ.现有10个质量均为m 、半径均为r 的均匀刚性球,在施加于1号球的水平外力F 的作用下均静止,力F 与圆槽在同一竖直面内,此时1号球球心距它在水平槽运动时的球心高度差为h .现撤去力F 使小球开始运动,直到所有小球均运动到水平槽内.重力加速度为g .求:⑴水平外力F 的大小; ⑵1号球刚运动到水平槽时乙 甲的速度;⑶整个运动过程中,2号球对1号球所做的功.14.2009年3月1日,完成使命的“嫦娥一号”卫星成功撞击月球。
“嫦娥一号”卫星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科技人员的精确控制下,15时36分,卫星启动发动机开始变轨,然后关闭发动机沿抛物线下落,16时13分10秒成功落在月球的丰富海区域。
撞击产生了高达10km的尘埃层。
模拟撞击实验显示,尘埃能获得的速度可达到卫星撞击前速度的11%;在卫星变轨过程中,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还测得,卫星在离月球表面高176km的圆轨道上运行的周期为1125minT=,在近月(高度不计)圆轨道上运行的周期2107.8minT=。
4.76。
试估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⑴月球半径R和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⑵空中尘埃层存在的时间;⑶“嫦娥一号”撞击月球表面时的速度。
15.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是目前国际上唯一高亮度正负电子对撞机,因此作为世界上一个重要的高能物理实验研究基地对国外开放。
正、负电子对撞机由直线加速器P、电子分离器Q、环形储存器M和对撞室D组成,如图所示,P、加速器出口O、环心DO D '、在一条直线上。
被加速器P 加速后的正、负电子相隔时间0t 先后由O 点以相同速度0v 进入电子分离器Q ,分离后分别沿圆环切线方向由a b 、注入M ,在M 中恰沿环做圆周运动运动,最终在D 中实现对撞。
为了实现正、负电子的分离和在环形储存器内的圆周运动,并保证正、负电子在D 中相遇,在环外分离器Q 区域和环内区域分别加有匀强磁场12B B 和。
已知图中1230O O O=O O O=''∠∠︒,电子质量为m ,电荷量为e ,环的半径R 远大于环管半径r ,除在D 中碰撞外忽略电子间的相互作用,求: ⑴Q M 、区域内的磁感应强度12B B 、及12B B 与的方向关系; ⑵环的最大半径R 。
16.PQ 、MN 间存在匀强电场,场强为E ,沿场强方向固定一绝缘细杆,杆上套有两个质量均为m 的绝缘小球A 、B ,小球A 带正电,电荷量为q ,小球B 不带电。
将A 、B 从相距为L 的两点由静止释放,之后A 、B 间的碰撞为弹性碰撞,碰撞时间极短且碰撞时没有电荷转移,运动中小球A 的电荷量不变,求: ⑴从A 、B 间的第一次碰撞到发生第二次碰撞,小球A 运动的距离; ⑵若小球B 出电场时的动能为16qEL ,则A 、B 间发生了几次碰撞?⑶若小球B 出电场时的动能为16qEL ,则小球A 出电场时的动能多大?湖北省大悟县补习学校2009届五月冲刺训练物理(一)参考答案1.D 解析:该反应是轻核的聚变,A 错;轻核的聚变要放出能量B 错;该反应中没有α和β射线产生,但可能有γ产生,C 错;反应前样子总质量3m=m α,反应后核子总质量C e 6m =m -m ',质量亏损为()C e 36m=m-m =m -m -m α'∆,D 正确。
2.C 解析:以活塞为研究对象,水平方向活塞受三个力如图所示,气体初、末状态压强均等于大气压强0p ,此时F =0;过程①缸内气体压强p 先增大后减小,则F 向左先增大后减小,对活塞做负功, A 是对的;过程②缸内气体压强p 不变且等于0p ,0F=,B 是对的;过程③缸内气体压强p 先减小后增大,F 向右先增大后减小,对活塞做正功,C 错;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得0FU=Q+W W=-p Sd+W ∆,,所以0F Q=U+W -p Sd ∆,理想气体的温度变化相同时内能变化U ∆相同,则F W 为负时Q 大,D 正确。
选C 。
3.BD 4.AB5.A 解析:由图(c)可知,子弹穿过木块A 的时间为1t,子弹对木块A 的冲量实际上等于子弹在穿过A 的过程中对A 、B 的总冲量,即1A B f t =p +p ⋅,由于A 、B 相同,质量相等,因此在1t 时间A 对B 的冲量等于子弹对A 的冲量的一半,即112B A p =p =f t ⋅,A 正确D 错;子弹在穿过B 时,相对B 的平均速度小于穿过A 时相对A 的平均速度,因此()211t -t >t ,()211f t -t >f t ⋅,()21BB B f t -t =p -p >p ',2c>b ,BC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