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专题:金属的化学性质考试热点1.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
2. 掌握并熟练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
考点一金属的化学性质(1)与O2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2)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3)与盐溶液反应生成新的金属新的盐与O2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1、镁条和铝片在常温下就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
2、铁丝在高温时能与氧气反应3、俗话说“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即使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
练习1.根据右图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转化关系,推测甲为()A.铜B.碳酸钠C.氧化铜D.氢氧化钡中考链接1(2019年宁波)将红色的铜丝放在酒精灯火焰的外焰上加热,铜丝表面变为黑色。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红色铜丝表面变黑,是因为生成了氧化铜B.红色铜丝表面变黑,是因为铜发生了还原反应C.立即把变黑的铜丝插入稀硫酸中,溶液会出现蓝色D.立即把变黑的铜丝插入酒精中,铜丝变回红色金属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1.速率问题2.质量问题练习1.等质量的M、N两种金属,分别与相同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反应(已知M、N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生成氢气质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M、N两种金属中较活泼的是NB.生成H2的质量M<NC.相对原子质量较大的是ND.产生H2的速率N>M练习2.把相同体积、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分别滴到等质量、颗粒大小相同的X、Y、Z三种较活泼金属中,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假如X、Y、Z都是+2价金属,则相对原子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中考链接1.(2019 南宁)将等质量的镁和铁分别放入等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结束后镁一定有剩余B.反应消耗盐酸的总质量一定相等C.0﹣t1时段,产生氢气的质量镁比铁大D.0﹣t2时段,参加反应的镁的质量与铁相等中考链接2.(2019毕节)将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分别于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且等质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1)表示锌粉与稀硫酸反应的曲线是:(填a 或b)(2)对于曲线a表示的反应,(填化学式)有剩余。
(3)若有一种金属剩余,则剩余的金属一定是(填化学式)与盐溶液反应生成新的金属新的盐较活泼金属能与较不活泼金属的盐溶液反应生成较不活泼金属1.混合物之间的反应,活泼性差异大的优先反应。
例如:铁,镁,硫酸铜溶液之间,硫酸铜溶液先与镁反应,反应结束后再与铁反应。
2.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质量变化情况要根据进入溶液和离开溶液的质量差来考虑。
例如: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按照方程式Fe + CuSO4 === FeSO4 + Cu56 64考虑铁56进入溶液,铜64离开溶液溶液质量减少。
练习1.在硝酸银、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滤液仍为蓝色。
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滤渣中一定有银,没有铜和锌B、滤渣中一定有银和锌,可能有铜C、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铜、硝酸银D、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铜,可能有硝酸银中考链接 1.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和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可得到一些固体.向该固体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可观察到有气体产生.下列对该固体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一定有锌、②一定有铁、③一定有铜、④可能有锌、⑤可能有铁、⑥可能有铜.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⑥考点二金属活动性顺序1.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金属活动性逐渐减弱2.应用: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越;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与酸反应放出,而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与酸反应放出;位置在的金属可以把位于其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练习1.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Y不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
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Z、Y、X B.X、Y、ZC.Y、X、Z D.X、Z、Y练习2.将X、Y、Z 3块大小相同的金属片分别投入到10%的稀盐酸中,X表面无明显现象,Y表面缓慢地产生气泡,Z表面迅速产生大量气泡,则X、Y、Z 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 )A.X>Z>Y B.Z>Y>X C.X>Y>Z D.Z>X>Y练习3.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重要应用,常见金属在溶液中的活动性由强至弱的顺序及元素名称、符号均正确的一组是()A.金Au>银Ag>铜CuB.钾K>钙Ca>钠Na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
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
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
C.锌Zn>铁Fe>贡HgD.铝Cl>镁Mg>锌Zn中考链接1.(2019 南京)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采用将其中的一种金属分别放入另外两种金属的硫酸盐溶液中的方法进行实验,得到三种金属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乙、甲、丙B.乙、丙、甲C.丙、甲、乙D.丙、乙、甲中考链接2.(2019 黔东南)将一定量的锌粉加入到Mg(NO3)2、Cu(NO3)2、AgNO3三种物质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放入稀盐酸溶液里,有气泡产生。
则下列情况不可能存在的是()A.滤渣是Ag、Cu、ZnB. 滤液中含有Zn2+、Mg2+、NO3-C. 滤渣是Ag、Cu、MgD. 金属活动性顺序是Ag <Cu <Zn <Mg我也行1.铝在一百多年里产量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并被广泛地使用,原因之一就是铝的抗腐蚀性能好。
铝具有良好抗腐蚀性能的原因是()A.铝的化学性质不活泼B.铝不与酸、碱反应C.铝常温下不与氧气反应D.铝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2.小明为了比较X、Y、Z、W 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利用这四种金属单质、稀盐酸、Z的硝酸盐溶液和W 的硝酸盐溶液,进行有关实验,结果如下表(“√”表示能反应,“—”表示不能反应,“空白”表示未做该实验)。
请你判断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A. Y>Z>X>WB. X>Y>W>ZC. X>W>Y>ZD. W>X>Y>Z3.向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m克Zn,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后再称量,得到的质量为m克。
据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取反应后的滤液观察,滤液可能呈蓝色B.取反应后的滤液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C.取滤渣滴加稀硫酸,可能有气泡产生D.滤渣中的物质至少有两种4.等质量的X、Y两种金属分别和足量的同体积、同浓度的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t1时,产生气体的质量:X>YB.t2时,消耗金属的质量:X>YC.t3时,消耗金属的质量:X=YD.t3时,消耗盐酸的质量:X=Y5.探究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分析下列三个实验:Y + HCl —不反应要练说,得练听。
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
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
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
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
X + H2SO4 == XSO4 + H2↑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
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
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
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
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X + Z(NO3)2—不反应则X 、Y和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
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
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H)(H的位置已给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