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长江中下游的资源条件

长江中下游的资源条件

(1)水资源丰富。 (2)河流水系、湖泊发育。


(3)天然水质好,但人为污染严重。
(4)水旱灾害频发。
• 气候资源
• 处于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 温和湿润,降水充足,雨热同期。
• 土地资源
• 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形主要以 平原丘陵为主,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 沃。
矿产资源
本区除有色金属矿产等少数资源外,从总体上看,矿产 资源比较贫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1、金属矿产 铁矿主要分布在沿长江两岸、湖北的大冶、黄石、鄂 州,安徽的庐江、马鞍山、梅山等地均有规模较大的铁 矿,是武汉、马鞍山、南京、上海等钢铁基地的矿山基 地,但这些铁矿中贫矿占储量的90%以上。锰矿分布在 湖南湘潭、安徽沿长江一带。 湖南、江西是有色金属、稀有金属和稀土资源丰富的 地区,是铜、钨、锑的主要产地。本区钨矿的资源量约 占全国的55%、锑矿占38%、铜矿占36%。 2、非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资源中,明矾石、金红石、 磷矿石、水泥用石灰岩等储量较大。
山地土壤垂直带谱的南北不同
山地 草甸土 山地棕壤 山地 暗棕壤 山地黄棕壤 山地黄壤 山地红壤 黄棕壤 红壤 北亚热带的淮阳山地 中亚热带的南岭
山地棕壤
本区土壤的特点
1、富铝化特征显著
2、风化壳的残留特征显著。本区土壤大多 是在古风化壳的基础上形成的。长江以北 为弱富铝风化壳;江南为富铝风化壳。 3、经济活动对土壤发育的影响比较深刻。 由于人得长期作用,有的土壤演变为水稻 土,有的则演变为旱地耕作土。
中国铁矿资源分布图
3、能源资源
安徽的煤炭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淮南和淮 北,但却不能满足本区的需求,所以能源资 源主要从区外运进。 油气资源少,但江汉平原、两湖盆地、苏北 平原、东海大陆架均为油气勘探区,其中东 海大陆架具有采掘前景。
水能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长江三峡段,清 江、汉江、洞庭湖水系和鄱阳湖水系。
植被与土壤
(一)自然植被明显的南北过渡 长江江中下游平原以北为常绿与落叶阔叶 混交林,乔木层以落叶阔叶树为主,夹有少 量耐寒的常绿乔木树种。典型常绿阔叶林分 布在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南。本区针叶林分布 在北部或海拔较高处的杉木林中,混生的植 物种类较单纯。分布在本区南部海拔较低处 的杉木林,混生的植物种类较多。 本区竹林分布广泛,种类甚多,例如毛 竹、刚竹、淡竹等。
长江中下游地区资源状况
一、水资源
二、气候资源 三、土地资源
四、矿产资源
一、水资源丰富
本地区是河网稠密,湖泊众多,素有“江 南水乡”的美称。
1、河流 本地区主要的河流有汉江、湘江、赣江、 黄浦江、钱塘江、沅江、淮河等,大部分 河流都是属于长江水系。
河流特征
1、水量丰富
河流名称 赣 江 湘 江 沅 江 钱塘江 汉 江 黄 河
2、汛期长。
2、湖泊
长江下游地区是我国湖泊最为集中的地区之 一,按分布地区,可分为以下五个湖区: (1)两湖平原湖群。 (2)赣皖湖群。 (3)苏皖湖群。 (4)太湖湖群。

(5)江淮湖群
水资源特征
平均年水资源总量5 954×108 m3,占 全国水资源总量的21.7%。水资源的特征 为:
长江中下游区主要河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黄河水量比较
流域面积 /km2 83 000 94 230 90 410 47 300 173 620 752 440 河流长 /km 764 817 1 060 466 1 532 5 464 平均流量 /(m3•s-1) 2 030 2 010 2 130 998 1 910 1 480 径流总量 / (108m3) 640.3 633.7 677.0 315.0 541.0 465.7
(二) 土壤
本区占优势的地带性土壤是红壤和黄壤, 北亚热带以黄棕壤为主。长江以南,500~ 900 m以下的低山丘陵多属红壤和山地红 壤分布所在,黄壤大多散见于较高的山地。 本区水稻栽培历史悠久,长江中下游平原和 广大山区河谷地区,都有水稻土分布。湖荡 洼地有零星的沼泽土。滨海平原有局部盐渍 土。山地土壤垂直带谱南北不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