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红豆杉的种植技术和病虫防治

红豆杉的种植技术和病虫防治

红豆杉的种植技术和病虫防治
摘要:红豆杉为常绿乔木,树皮红褐色,浅纵裂,叶条状微弯并呈镰形,叶片深绿色,有两条灰绿色气孔带。

雌雄异株,种子扁卵圆形,球花单生,3至4红豆杉为常绿乔木,树皮红褐色,浅纵裂,叶条状微弯并呈镰形,叶片深绿色,有两条灰绿色气孔带。

雌雄异株,种子扁卵圆形,球花单生,3至4月开花,11月种子成熟。

红豆杉大多采用种子繁殖。

11月种子成熟后即可采收,之后将肉质种皮清洗干净晾干,随即用湿沙层积埋藏在背阴干燥处,上面覆盖塑料膜及草帘。

夏秋季应每月翻动种子两次,到次年3月初即可播种育苗。

苗床应选择背风且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沙壤土地块,床宽1米,沟宽40厘米,东西向起高垅,垅两侧埋25厘米高、4厘米厚的钢板,深10厘米。

床土要求深翻并精细耕作,施入呋喃丹防治地下虫害。

用蛭石、河沙、泥炭、园土各一份,并加入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等杀菌剂,混合成基质填入钢板内,与侧板平中间高出3至5厘米。

覆上塑料膜密封熏蒸3至5天即可播种。

种子均匀散播于床面上,每平方米播种量在200粒左右,播种后用木板略压平,盖1至2厘米厚的混合基质土,覆盖草帘或塑料膜保温保湿。

遇天气干燥应适当喷水,一般40天后可发芽出苗。

此时应去掉塑料膜或草帘,并在苗床上方搭设2米高的遮阴棚,上盖遮阴网防止阳光直射。

保持苗床湿润,遇雨天应搭低拱棚并盖塑料膜防止苗床水分过多。

做好苗床的排水通风工作,及时防治病虫害。

幼苗期每隔10天施一次腐熟淡饼肥水,忌用化肥和浓肥。

幼苗经过一年的精心养护管理,苗高可达15至25厘米,并有2至3个分叉枝。

4月上旬可进行移植。

种植地应选择背风、干燥、富含腐殖质的微酸性沙壤地,深翻20厘米,每平方米施5公斤腐熟有机肥。

起高垅,挖深沟,垅宽100厘米,沟宽30厘米。

每垅种5行,行距20厘米,株距15厘米。

移植宜选在阴天,应随移随种,需带土球移栽。

移栽后马上浇一次透水,并在上面搭2米高的遮阴棚,晴天盖遮阴网,阴雨天及晚上可将其去掉。

生长期加强肥水管理,一般每隔10天施一次腐熟饼肥水。

做好病虫害防治管理。

夏季加强遮光降温工作,必要时采取喷水降温,以创造冷凉湿润环境利于苗木生长。

红豆杉既是制作高档家具的上等材料,又是极具医疗价值的药材,更是园林绿化的优良树种,随着其人工繁殖和人工栽培技术的成熟和发展,红豆杉的应用范围将更加广泛。

立枯病又称幼苗猝倒病。

得病后,倒而枯死者称猝倒病,死而不倒者称立枯病,根据幼苗立枯病的发生规律,应采取以育苗技术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1、消毒土壤,由于立枯病菌主要来源于土壤,故可利用化学方法对土壤进行处理。

在碱性土壤中,播种前每公顷施硫酸亚铁粉225-300千克,既能防病,又能增加土壤中铁元素和改变土壤的PH值,使苗木生长健壮。

在酸性土壤中,播种前每公顷施生石灰300-375千克,可抑制土壤中的病菌并促进植物残体腐烂。

此外,还可以用福尔马林进行消毒,其使用方法是:每平方米用40%福尔马林50毫升,加水6-12升,在播种前10天洒在土壤上,并用草袋覆盖,播前3-4天揭去覆盖物,然后栽苗。

2、加强苗圃管理,理施肥,细致整地,适时移栽,及时排灌,注意中耕除草,加强田间管理。

这样有利于苗木生长,防止立枯病害发生。

苗木发病要及时用化学药剂防治。

对于幼苗猝倒病,因多在雨天发病,喷波尔多液溶易流失和产生药害,可用黑白灰(即8:2柴灰与石灰)每公顷1500-2250千克,或用65%敌克松每平方米2克,与细黄心土拌匀后撒于苗木颈部,抑制病害蔓延。

对于苗木立枯病,要及时松土,使苗木根系生长发育良好,增强苗木抗病性,也可用2%硫酸亚铁炒干研碎与细干土拌匀,每公顷撒1500-2250千克,或用65%敌克松,每平方米4克,与细黄心土拌匀后,撒于苗木颈部,再松土1次,使药剂与苗木根部接触,可抑制病害扩展。

东北红豆杉的生长习性及栽培技术
东北红豆杉又名紫杉,濒危物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因其具有防癌、抗癌巨大的药用功能和极强的观赏价值,成为举世公认的植物黄金。

从2002年12月起,全国禁止野生红豆杉商业性利用后,人工栽培红豆杉成为紫杉醇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也是有效保护野生资源的重要举措,前景广阔。

1、生长习性
东北红豆杉具有抗寒、喜阴、喜湿、喜肥、怕旱、怕水淹、怕高温,对土壤适应范围较广的特性。

休眠期能耐受-42℃的低温,无冻害,被大雪埋上也不落叶。

夏季气温超过30℃生长转缓,随着气温继续升高,生长停止。

东北红豆杉生长缓慢,14年株高2m左右,主干直径年均增长0.
2cm。

在较好的栽培条件下,2年生扦插苗定植5年,株高达1m以上。

东北红豆杉雌雄异株,红果绿叶,四季常青,生长季节碧绿青翠,休眠期呈深绿色。

在长城北侧,2年生扦插苗定植4年始见花果,花期大至4月初至4月下旬,果实成熟期8月中旬至9月初,不采自落。

2、栽培技术
2.1林地选择与整地:选择靠近水源、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质肥沃的壤土。

将造林地深翻、耙平,做成宽133cm的畦。

2.2栽植密度:不同用途密度不同。

生产盆景应密植,亩栽4000株,株行距33cmX50cm。

生产绿化用工程苗和药用林宜稀植,亩栽2000株,株行距为50cmX66.7cm。

定植5年后,隔一去―行,出售或移栽。

每亩剩下1000株,株行距变成50cmXl33cm。

为培育大规模工程苗,以后可隔一株去一株。

2.3苗木移栽:选择2年生扦插苗移栽。

起苗前先将苗床淋湿,用镐刨苗,拔苗时带些泥土和保持根系的完整性,以确保较高的成活率。

苗木移植畦中,浇足定根水。

3、抚育管理
3.1中耕除草3―4次。

3.25月份追施尿素,每亩10kg,追肥后浇水。

秋季施厩肥,羊粪最好,2-3年追施一次,亩施1.5t。

3.3春秋两季遇干旱浇水。

切记:莫做辛勤园丁“汗水勤浇灌”(浇水
次数多、水量过大是盆栽红豆杉失败的主要原因)。

3.4遮光:可用遮光度70%的遮阳网遮光,也可果药间作,既在果树行间栽植东北红豆杉,果树要东西向栽培。

也可粮药间作,如种1行玉米,栽2―3行东北红豆杉,要求玉米是植株高大的品种,如农大3138,东西向密植。

在住宅小区楼与楼之间的绿化带栽培和农户房后少量栽培不用遮光。

3.5东北红豆杉枝条韧软,拿枝后不反弹,适宜造型,可适当修剪,做成各种形状,培育盆景。

栽培东北豆杉9年,未见病虫害发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