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观
二、追求崇高理想需要坚定的信念 一个人的理想,体现着一个人的信念和追求。 (一)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 (二)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第一:社会实践是检验信念正确与否、科学与否 的惟一标准。 第二:社会实践是科学知识产生的源泉,知识的 发展和人们对知识的掌握都离不开实践。 第三:社会实践是真理性认识上升为社会主义信 念的关键环节。
三、继承和弘扬优良道德传统
(一)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
传统 为了创造人类先进的精神文明, 必须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 良道德传统。
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主要 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整体主义思想; 2、勤劳勇敢,酷爱自由的民族精神; 3、乐群贵和,孝慈友恭的传统美德; (人际和谐、父慈子孝) 4、崇尚志向,重视节操的精神境界;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此外,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还有谦虚 谨慎、戒骄戒躁、务实求真、廉洁奉公、艰 苦朴素、诚实守信、尊师敬业等等。
(二)人生的价值在于贡献 人生价值的本质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因为: 第一,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只有每个成员为它 提供财富,社会才能根据这些财富的总和扣 除社会所需要部分,然后满足每个人享受的 需要。 第二,作为公民,在个人和社会关系上,必须 承担一定的权利和义务,两者相互依存,密 不可分。 第三,人生最崇高的价值,是无产阶级和全人 类的解放事业作出贡献。(珍尼:前半生把 香蕉分给黑猩猩,后半生要分给人类,要把 和平、和谐和爱心播种到人间。)
(二)为个人和全家求温饱的人生目的 这种人要求在一种平淡安静的环境中生 活,害怕和回避社会的剧烈变化。 (三)为人民大众求解放谋幸福的人生 目的
三、人生目的选择与确立
(一)人生目的的层次
第一层次,大公无私,全心全意为人民 服务的人生目的。 第二层次,先公后私即先人后已的人生 目的。 第三层次,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 人生目的。即“合理得已主义” 第四层次,自私自得的人生目的。
(二)科学信念与非科学信念
科学信念是以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 为基础,在实践中不断受到检验、完善,具 有不可抗拒的力量的一种观念和态度。 宗教信仰是非科学信念形式。 (人生没有来世也没有世外天堂,有的只是现 实生活。要创造幸福生活只有靠自己,靠劳 动,靠改造客观世界去实现。)
第三节 崇高理想的追求和实现
(二)人生价值的基本特征 第一,具有创造性。(英国:白色 战舰)、(丁谓:一举三得) 第二,具有社会性。 第三,具有崇高性。
二、人生的价值在于贡献
(一)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 统一 1、自我价值:是指自我对自己本身的肯定 关系,也就是满足自己需要的关系。 表现:生命存在的肯定、自己生命活动需 要的满足程度以及对自己的尊重和个人 的自我完善。这种自我价值可以通过个 人的意识或社会舆论评得出评价。
(二)人生目的的确立 我们每个人要选择和确立的人生目的, 必须符合历史发展客观规律和人民群众 的根本利益。
第八章
理想与信念
第一节 人生理想 制作人:03旅游2侯正杰
人有了物质才能生存,人有了理想
才能谈得上生活,你要了解生存与 生活的不同吗?动物生存,人则生 活。 --雨果
一、理想的含义和特征
道德上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 实践中,以善恶为标准,依靠内心信 念、社会舆论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 们的行为调整人与人、人与自然环境, 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 和规范的总和。
道德的特点
1、规范性; 2、渗透性;
3、稳定性;
4、自律性。
(二) 道德的社会作用
道德的社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
(二)提倡社会主义道德的重要性
1、人是要有道德的,因为道德是属于
人的精神世界的一个层面,人对真、善、 美的追求,离不开对道德境界的攀登; 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更需要 提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 3、社会主义道德要求是大多数人都能 做到的。(如:热爱劳动就是一种最基本
的道德要求)
3、人生观的三大特点: (1)人生观是时代产物,反映时代 特征。 (2)人生观有鲜明的阶级性。 (3)人生观具有相对独立性。
二、人生观与世界观
1、世界观:就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 看法和观点的总和,其中包括自然观、 社会历史观和人生观等。 2、世界观与人生观的联系告诉我们:有 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和人生观; 而一定的人生观总是这样或那样地表现 着一定的世界观。(有些人做好事不求 回报,只是寻求自己内心的愉悦)
三、理想的内容
(一)实现现阶段的共同理想 从内容来说,理想可概括为四大类: 一是:生活理想 二是:职业理想 三是:道德理想 四是:社会理想 社会理想是其中的核心,是最根本的,它 规定和制约着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 活理想。 现阶段的社会理想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 社会主义。 (二)追求崇高的人生理想:实现共产主 义
第二节
科学信念
一、信念的含义及特征 (一)信念的含义 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对某种思想理论、 学说和理想所抱的坚定不移的观念和真诚的信服 的态度。 “信”是信念突出的本质特征,信念的强度,取决 于人们的信任程度,人们对某一对象的相信,占 据核心地位,是信念形成的关键。 信念强调的不是认识的正确性,而是情感的倾向性 和意志的坚定性。
第三:理想包含着人生目标的规律性认识, 具有合理性、科学性。 判断一种理想是否合理、进步与科学, 一般可依据三条客观标准: <1>看理想是不是正确反映了客观事物的 发展规律,是不是合乎历史的发展方向。 <2>看理想是不是具有实现的可能性。 <3>看理想是不是为社会的大多数人谋利 益,是不是有益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三、把理想变为现实的条件
第一:实现理想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 第二:实现理想要有献身精神。 第三:实现理想要有真才实学。 第四:实现理想要有学习前人并超越前人的 民族气概。
第九章 社会主义道德的 核心和原则 制作人: 03旅游1班 李艳丽
第一节
道德概述
一、道德的含义及作用
(一)道德的含义及其特点
第三节 人生目的 一、人生目的的形成及作用
(一)人生目的的形成 人生目的是指:为什么活着的观点和主张,是 人生的根本愿望和目标。(每个人都有大中 小目的) <1>人生目的是人的理性的重要标志. <2>人生目的是人们所处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关 系的产物. <3>人生的目的的形成还与人们生活的经历、 知识水平、思想觉悟、道德修养有密切关系。
(二)信念的特征 第一、稳定性。 第二、多样性。 第三、亲合性。 二、信念的作用 1、信念是认识事物的基点和评判事物的标准。 2、信念是强大的精神力量。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三、确立科学的信念
(一)信仰是信念最高表现形式 信仰是指人们对某种理论、学说、主义的 信服和尊崇,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 则和活动指南。(信仰不是一物般信念, 而是最集中最高的表现形式。) 一个人有没有信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 着一个人的发展的可能性。 不同的信仰,对人发展的影响不同。
2、人生的社会价值:就是个体对于社会 和他人的意义。 表现:个人通过劳动、创造,对于社会和 人民所做的贡献。人生价值的根本内容, 正是以贡献和索取的关系为实际内容的 人和人的关系。 对于个人来说,对社会的贡献的越多,其 人生价值也就越大。
3、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 的统一 首先,一个人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 同时并存,不可偏废。 其次,人生的自我价值必须与社会价 值相结合,并通过社会价值表现出 来。
(二)人生目的的作用 1,人生目的的动力作用。 2,人生目的的导向作用。 3,人生目的的激励作用。
二、人生目的的类型
(一)为个人求权力、求享乐的人生目的 第一,权力至上的人生目的。 第二,金钱拜物教即拜金主义的人生目的。 第三,享乐主义的人生目的。 享乐主义表现为:主张人生在世,惟有享 乐而已;人生短暂,应当及时行乐;尽 情享受口腹耳目的快乐人生惟一目的和 全部内容。
第二编
制作人:侯正杰
本编以思想道德修养为主线 贯穿始终,从不同角度和侧 面探讨做什么样的人和如何 做人的问题。
第七章
人生观
第一节 人生观 一、人生观的含义、形成、特点: 1、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目的和 人生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2、人生观的主要内容: 第一,人生目的-------人为什么活着? 第二,人生态度-------怎样做人和做 一个什么样的人。(一个人的态度决 定一个人的高度) 第三,怎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一般地讲,一个人生活在什么样的社 会关系中,有着什么样的生活环境 和遭遇,就有着什么样的人生观。
3、人生观在人生中的意义 (1)人生观决定一个人做人的标准。 (2)人生观是把握人生方向、抉择 人生道路的指南。 4、树立科学的人生观: 即无产阶级的人生观
第二节
人价值
一、人生观的含义 (一)价值、人生价值、人生价值观 1,价值一般分为物的价值和人的价值。 物的价值:是指对人的生存和发展有积极意义 的一切物质、精神财富中的具有满足人的需 要的有用属性。 人生价值:是指人类社会中人们之间的相互需 要关系,具体地讲,人生价值就是一个人在 生命旅途中,通过自己劳动创造活动满足社 会和他人需要的积极的属性。
(一)理想的含义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 可能性的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向往,是 人们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人生奋斗目 标上的体现。 理想不是人们的主观意志和想当然。 理想不同于幻想和空想。 《徒步到美国》
(二) 理想的特征
第一:理想包含着人们对社会发展前景的 构想,具有超前性、预见性。 第二:理想包含着人们对人生目标的愿望 和追求,具有时代性、阶级性。 例如:洪秀全要建立“太平天国”;康 有为追求“大同世界”;孙中山倡导三 民主义;无产阶级和共产党人则追求共 产主义光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