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经营贷款资金被挪用引发的风险事件
一、案例经过
业务运营风险系统展现网点一笔准风险事件:“贷款人通过贷款发放,又凑齐部分款项转入****纸业有限公司作为股东,该公司验资成功。
客的贷款违反了银行关于个人贷款管理的规定——个人贷款不能用于股本投资。
借款人贷款,办理受托支付业务,受托支付后未履行与银行签订的协议,而借款验资,验资成功后此笔贷款资金回流到借款人账户,改变信贷资金用途。
经银行检查中心核查员通过进行现场协查该笔受托支付贷款事件,核实到该笔贷款资金最终流向借款人个人账户上;该网点已通知客户要将此笔受托支付贷款提前还贷。
二、案例分析
公安部门在对前期案件有关线索进行跟踪排查时发现,目前社会上资金掮客十分活跃,高息非法集资活动频繁,民间借贷空前活跃。
冒用银行名义的诈骗活动时有发生。
这些案件的暴露,客观上为银行风险管理部门和网点操作部门的运营风险防控带来了了严峻挑战,员工要从思想上保持高度警惕,时刻绷紧风控这根弦。
从以上案例的核查结果来分析:客户较为了解银行对信贷资金监管手段,这就要求网点要及时与支行信贷部门沟通,通力合作,防控贷款户因利益驱使而将银行信贷资金挪作他用,甚至投入到高利贷等违法经济活动中,形成信贷风险。
三、案例启示
(一)加强贷前调查。
中长期个人经营性贷款随着业务的快速发展,其资产质量、风险防范也日益成为我行关注的重点,贷前调查不深入、不细致甚至走过场、贷后检查、监督不力是形成风险的最直接原因。
(二)强化贷款审核。
严防贷款审查不力、违规发放。
加强贷中审查,增加“电话核查”环节;切实核实借款人信用状况,严格审核贷款合同,执行贷款岗位责任制。
(三)严防贷后管理。
员工要从思想上保持高度重视贷后工作,严查客户资金流向和经营情况,杜绝违约使用贷款,防范信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