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对于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与分析引言:
常言道: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然而近年来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问题,让我们寝食难安。
日益加剧的环境污染和频繁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对人们的健康和生命造成了巨大的威胁,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
本文重点在于了解学生们对食品安全现状的认识和评价、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以及影响学生安全意识的因素,并试图通过调查获取解决大学食品安全问题的合理化建议,提高大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为广大师生提供安全放心的就餐环境。
1.研究方法与对象
1.1调研方法及对象
本次调查研究采用了访谈法、实地考察、问卷法及文献分析法。
我们分别与江南大学、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无锡广播电视大学、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不同年级、性别的学生及食堂后勤人员、校内小吃店、餐厅工作人员进行了深入访谈和交流,我们还对各个学校的一些饮食场所进行了实地考察。
同时针对不学生校、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学生发放课题组自制的问卷,并将问卷上传网络,扩大调查范围。
2.调查结果与分析
2.1无锡市各高校学生食品安全意识现状
2.1.1食品安全知识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在购买食品时,大部分学生主要关注食品的价格、生产日期、保质期,很少有人注重产品认证标志。
很多学生表示希望学校能够开设关于食品安全知识方面的讲座、课程,由此对食品安全知识进行较为深入的了解。
我们看出,80%的学生需要的食品安全知识是食物营养知识与食品添加剂的知识,部分学生需要的食品安全知识是食物储存知识,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需要食品安全相关法律,可见很多学生更多是关注比较实用的食品知识,营养与健康,储存方面。
2.1.2食品安全态度
根据统计大部分学生更习惯去食堂就餐.在被调查的500名学生中,有423名学生选择去食堂以外的地方就餐的主要原因是比食堂味道可口,极少数的人是因为比食堂卫生状况好,可见学生注重的是食物的味道而不是食物的卫生与安全状况。
在平时是否关注食品安全问题上,40%的学生比较关注,40%的学生一般,仅有20%的学生很关注食品安全问题。
大部分学生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颁布完全没有印象,对于食品安全相关的法律了解较少,对于法律对食品安全的保障的了解相当贫乏。
2.1.3应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行为
在遇到食品安全的问题时,一半的学生是自认倒霉,就此作罢,仅25%的学生肯与生产经营者协商。
很多学生表示在遇到类似问题时,不知道怎么处理,不想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只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普遍不高,应着力提
高学生食品安全意识与相关知识。
3.影响学生食品安全意识的因素
3.1主观因素分析
3.1.1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度较低
通过调查统计,调查中超过一半的学生甚至没有听说过《食品安全法》,近乎一半的学生想要进一步了解食品储存知识和食品添加剂知识。
可见虽然食品问题与大家息息相关,但是大家对于相关问题的关注尚需进一步提高。
3.1.2缺乏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正确处理能力
大学生虽然是一个文化素质较高的群体,但在自己遇到食品安全问题时一半的人选择无动于衷。
发现问题却不能解决问题,不能运用法律武器等正当的手段维护自身利益,这也是导致食品安全问题频现的原因。
大学生应该加强对食品安全相关法律的了解,在自身利益受侵时要大胆站出来保证自己不受伤害。
3.2客观因素分析
3.2.1大学生食品安全教育内容匮乏
调查显示,大学生在食品安全知识知晓率较低。
因此高校应注重增加食品安全与健康选修课课程的开设,使在校大学生有机会更系统、全面地掌握食品安全知识,以指导大学生合理的安排膳食,这将有利于其本身及所服务人群健康水平的提高。
3.2.2针对大学食堂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教育项目欠缺
高校食堂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易发地。
调查发现,无锡市各
高校学生76.79%在校内食堂就餐,42.86%的学生觉得学校食堂的卫生条件还可以接受,而50%的学生认为其卫生环境一般,结果反馈出学生对食堂食品安全的信任度并不高。
针对这一现象,建议高校应逐步引入haccp体系以保证食堂食品卫生安全。
同时还应对食堂从业人员开展食品安全教育,这将直接影响到高校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也是维护校园稳定安全和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
4讨论与建议
4.1从主观角度而言
从大学生的角度即主观因素来说,大学生作为社会上文化水平较高的一个整体,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还要积极关注一些时事热点问题特别是当另人普遍失望的食品安全问题,积极关心国家的法律政策,把法律和自己的知识储备作为维护自身权益的武器。
4.2从客观角度而言
4.2.1大利用宣传栏、网络平台等渠道加大宣传力度
创新宣传教育模式,宣传普及食品安全知识,使大学生食品消费安全感不断增强,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并加强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教育。
同时,通过多种渠道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做好学生饮食习惯培养的工作。
4.2.2将食品安全教育融入课程教学
课堂教学是学生接受教育最基本、最主要的渠道,将食品安全专题纳入到必修课相关教学计划中,让学生了解目前我国食品安全形势、掌握食品安全相关常识、了解我国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出路;
通过自主选课让对食品安全和饮食营养感兴趣的学生能接受系统
学习,以科学的理论和实践指导食物消费。
4.2.3利用第二课堂开展食品安全科普教育
开展食品安全教育要注重形式的灵活性和多样化.要充分利用
第二课堂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营造一个“人人关心食品安全,从自我做起”的校园氛围,指导学生主动参与食品安全教育的宣传工作,让学生充当食品安全教育的主体,为社会做出当代大学生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