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先例分析

建筑先例分析

建筑先例分析目的先例分析是建筑学习的一种重要手段和途径,有效的观察和分析取决于正确的设计观和合适的方法。

通过对于经典先例的分析,可以点滴积累对于现代建筑的基本知识,获取现代建筑的基本语汇。

掌握建筑分析的方法,可为我们提供一种深入学习理解优秀建筑的工具,由此为设计提供各种有价值的想法。

内容在全面收集所选建筑先例相关资料的基础上,从多个角度来进行研读与分析。

以下提供的是一些可供选择的分析角度。

需要强调的是,优秀作品固然有着某些共性,但是建筑师在建筑中强调的重点以及他们的兴趣焦点,都会因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因素或者建筑师的个人因素而有所不同。

因此对于具体的先例,当然并且也应该去选择不同的方面来进行分析,甚至可以在分析中发展出自己独特的视角。

1.背景——建筑师——建筑物2.环境——文化环境——物质环境——乡村——都市3.建筑——功能(计划)——空间——结构/ 重力/ 形式——光——视线(景观)——交通(Route, Transportation, Communication)——形象☻形体的体块与体量☻比例☻材料☻色彩——细部(细节)☻材料与建造☻关系(概念)要求以二人为一合作小组,在教师的辅导下选择一幢规模、性质合适的建筑实例,并通过多种不同途径(杂志、书籍、互联网)来收集相关资料,加以分析。

在学习过程中,鼓励同各小组之间发生积极的交流与探讨,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终成果要求包括:1、可揭示模型1:50 或1:100(视建筑物大小而定,并鼓励表达建筑环境)并可以辅以一系列不同比例的概念性解读模型。

(各)模型的制作方式与材料选择应对揭示、表现、突出建筑师的设计概念或者兴趣重点有所助益,而不仅仅是由二维图纸向三维实体的演变。

2、分析图纸不少于两张A2单幅图(594ⅹ420);墨线用器,辅以渲染或拼贴,构图自定。

并鼓励以不同手段与媒介(如模型照片,内部空间感知的模拟等)来呈现对于该建筑的认识。

3、过程及素材的记录、整理与呈现。

附件一供选择之建筑先例以及相关阅读材料:1.路斯(Adolf Loos, 1870-1933)(莫勒宅, Villa Molla, 1928;米勒宅,Villa Müller,1930)《“非先锋”的先锋》,范路,《建筑师》119/120期,2006/01-02;《建筑师路斯》,史永高,《建筑师》119/120期,2006/01-02。

Leslie Van Duzer & Kent Kleinman, Villa Müller: a work of Adolf Loos, foreword by John Hejduk. New York: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c1994.2.柯布西耶(Le Corbusier, 1867-1965)(拉洛奇别墅, Villa la Roche-Jeanneret,1925;斯坦因别墅, Villa Stein de Monzie, 1927;萨伏伊别墅, Villa Savoye, 1929)《走进柯布》,露易,《时代建筑》67期,2002/05。

“如果眼睛是敏锐的,那就抛开模度,模度是为那些感觉迟钝的建筑师确定的。

”《勒•柯布西耶:机器与隐喻的诗学》,亚历山大•佐尼斯/著,金秋野王又佳/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

第二章“为时代锻造利器”《表皮的透明性——对斯坦因别墅的另一种解读》,程超,《建筑师》110期,2004/04。

《回望萨伏伊——20世纪20年代柯布西耶设计思想中的矛盾性初探》,严何,《建筑师》122期,2006/08;勒•柯布西耶诞辰120周年纪念专辑,《建筑师》130期,2007/12。

3.赖特(Frank Lloyd Wright, 1867-1959)(“美国风”住宅Usonian Houses,如George Sturges House, 1939;Herbert Jacobs House I, 1936等)/《赖特与现代建筑关系刍议》,魏丽丽,《建筑师》117期,2005/054.密斯(Mies van de Rohe, 1868-1969)(土根哈特宅, Tugenhadt House, 1930;范斯沃斯宅Fansworth House, 1950;巴塞罗那德国馆,Barcelona Pavilion,1929)《重读密斯》,张毓峰林挺,《时代建筑》70期,2003/02《空间是怎样炼成的——巴塞罗那德国馆再分析》,朱竞翔等,《建筑师》105期,2003/05《对柯布西耶和密斯“匀质空间”的比较研究——从萨伏伊别墅到范斯沃斯住宅》,邹青,《建筑师》117期,2005/05《世界建筑(台湾)GA》27期5.里特维尔德(Gerrit Rietveld, 1888-1964)(施罗德宅,Schröder House, 1924)(《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物质是如何被赞美的?》,史永高,《建筑师》131期,2008/01。

6.路易斯•巴拉干(Luis Barragan, 1902-1988)(Gilardi宅,1976;Galvez宅,1955)《吸纳与升华——路易斯•巴拉干设计思想形成历程浅析》,黄雯,《建筑师》109期,2004/03。

《Luis Barragan》7.马里奥•博塔(Mario Botta, 1943-)(里格内托住宅, Ligornetto House, 1975-1976年;比安奇住宅,Bianchi House,1971-1973年)《事件-形式的生成——一个建筑师的两个经典事记》,孙曦,《建筑师》106期,2003/6。

《秩序是——关于路易斯•康》,董豫赣,《建筑师》102期,2003/02。

/architects/Mario_Botta.html《欧洲现代建筑解析》,丁沃沃张雷冯金龙,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

《重塑居住场所——马里奥博塔的独户住宅设计》,支文军胡招展,《时代建筑》68期,2002/06。

《Mario Botta》8.吕基·斯诺兹(Luigi Snozzi)(Bernasconi House in Carona,1989;Cavalli House in Verscio,1976-1978)《斯诺兹与蒙特加拉索》,蔡梦雷,《建筑师》124期,2006/129.安藤忠雄(Tadao Ando, 1941-)(小筱邸Kishino House;Iwasa House, 1982-1990)《安藤忠雄-建筑访谈录》,马卫东曹文君,《时代建筑》65期,2002/03。

《狭山地——一个自然的再生》,童明,《时代建筑》63期,2002/01。

《Tadao Ando》10.库哈斯(Rem Koolhaas, 1944-)(波尔多住宅, House at Bordeaux, 1998;瓦尔雅别墅,Villa Dall’Ava,1991)《波尔多住宅》,徐洁,《时代建筑》68期,2002/06。

《结构的表情——塞希尔•贝尔蒙德作品解读》,陈强付娜,《建筑师》112期,2004/06。

《时代建筑》70期关于CCTV新大楼的介绍和评析。

11.赫尔佐格+德穆隆(Herzog & de Meuron, 1950-)(戈兹美术馆, Goetz Collection, 1992)《空间,构造,表皮与极少主义》,王群,《建筑师》84期,1998/10。

《材料的实验》,张路峰,《建筑师》102期,2003/02。

《异度空间》,周榕,《建筑师》105期,2003/05。

(H+dM的图像性)12.卒姆托(Peter Zumthor,1943- )(布列根兹美术馆,Bregenz Art Museum,1990-1997)《形式空间材料的统一——彼得·卒姆托温泉改造》,张军英,《世界建筑》184期,2005/10彼得·卒姆托,《世界建筑》175期,2005/0113.阿尔伯托•坎波•巴埃萨(Alberto Campo Baeza, 1946-)(图尔加诺住宅, Turegano House, 1988)Garcia Marcos House,1991;Gaspar House,1992《寻找一种永恒的建筑——关于建筑师贝扎》,吴云方炜淼,《建筑师》117期,2005/05。

《阿尔伯托•坎波•巴埃萨的三座建筑》,王方戟,《时代建筑》86期,2005/06。

14.妹岛和世(Kazuyo Sejima, 1956-)(梅宅, House in a Plum Grove, 2003;M House,1997)《空旷的运动——妹岛和世作品随想》,董豫赣,《建筑师》84期,1998/05。

《让建筑消失》,隈研吾,《建筑师》106期,2006/06。

《New Architecture in the World - Kazuyo Sejima》15.张永和(1956-)(香山别墅,1998)《窗非窗墙非墙——张永和的建造与思辨》,柳亦春,《时代建筑》67期,2002/05《张永和/非常建筑工作室专集1、2》“非常建筑”特辑,《建筑师》108期,2004/0216.刘家琨(1956-)(鹿野苑石刻博物馆,2001)《在“建构”之外——关于鹿野苑石刻博物馆引发的批评》,彭怒,《时代建筑》,2003/05。

《灰色的天空——刘家琨设计的鹿野苑石刻博物馆二、三期及其作品的另一种解读》,钟文凯,《时代建筑》90期,2006/04《此时此地》,刘家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资料来源:1.“国外著名建筑师丛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勒•柯布西耶,赖特,密斯,阿尔瓦•阿尔托,路易斯•康,路易斯•巴拉干,阿尔瓦罗•西扎,安藤忠雄。

2.国外杂志:《EL》《AD》《a+u》《Architectural Record》《Architectural Review》3.国内杂志:《建筑师》《时代建筑》《世界建筑》《新建筑》附件二推荐扩展阅读材料:1.《a+d》杂志《盐城青年活动中心》,王方戟,《a+d》2001年第2期。

《平常的设计与设计的品质——二则学生宿舍的设计解读》,韩东青,《a+d》2001年第3期。

2.《建筑师》杂志《平常建筑》,张永和,中国建工出版社,2002年。

(同名文章原载《建筑师》84期)《迷失的空间——卡洛•斯卡帕设计的布里昂墓地中的谜》,王方戟,《建筑师》105期,2003/10。

《两种空间运动观——从柯布西耶到库哈斯》,胡铮,《建筑师》111期,2004/10。

《空间的经验:几何、物质与时间》,申绍杰,《建筑师》111期,2004/10。

《诗与情——S-M.A.O.建筑师事务所作品解读》,林沄,《建筑师》113期,2005/0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