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总则1.1为了统一设计过程中的制图方法,保证图面质量,提高工作效率,便于技术交流,制定本标准。
1.2本标准以院制图标准为基础,适用于公路及市政道路、桥涵专业设计的文件资料、图纸和电子文件,其他专业可参照执行。
1.3除按本标准执行外,尚应符合国家有关现行标准的规定。
1.4标准依据(1)《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 50162-1992)(2)《建筑制图标准》(GB/T 50104-2001)(3)《总图制图标准》(GBT 50103-2010)(4)《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 50105-2010)(5)院制图标准第二章制图标准2.1软件系统(1)操作系统:Windows XP、Windows 7;(2)制图软件:AutoCAD 2004及以上,院PM系统需要2008以上版本,文件统一保存为2004版本格式;(3)文本编辑:Office Word、Excel等,文件统一保存为2003版本格式(*.doc、*.xls);(4)辅助软件:TrueTable、常青藤系列工具、AY工具等;(5)虚拟打印机:pdfFactory、Docuworks等。
2.2制图比例(1)原则上全部按1:1制图。
(2)对于公路、市政的桥梁、涵洞、隧道及附属设施的图纸,以米为单位制图。
(3)对于建筑图纸,以毫米为单位制图。
(暂定)(4)考虑图块、外部参照等插入比例的一致性,AutoCAD菜单“格式”-“单位”中,“插入时的缩放单位”选择“无单位”。
2.3图幅大小(1)原则上,公路、市政的桥梁、涵洞、隧道及附属设施图纸以标准A3格式(420mm×297mm)为准。
对于总平面图、桥型布置图建议采用分图方式出图,特殊情况需要加长时,加长后的图框长为50mm的倍数。
(2)对于建筑图纸,平面图、立面图可以取A0、A1及其加长图;建筑、结构的构造、节点大样等图纸采用A2标准格式(594mm×420mm)。
2.4图层设置为方便识别,图层命名以中文为主。
图纸电子文件图层管理(1)一般情况下所有元素的颜色、线宽均按随层(ByLayer)设置。
(2)各图层中线宽均选择默认,打印线宽由颜色控制,在打印样式中设置。
(3)表格中的笔宽为参考值,必要时可作适当的微调,但颜色与线宽的关系,必须符合上表要求,即青、绿、品红是粗线,其余颜色是细线。
(4)以上9层为常用图层,对于信息量较大、比较复杂的图纸,如总平面图等,可根据需要设置其他图层,层名不作硬性规定,但一般图纸避免设置太多图层。
建议采用AutoCAD中的Express Tools工具对图层进行管理,清除无关图层。
(5)打印彩图时,黄色(2号色)在白纸图上显示不清,打印样式中需把2号色的打印颜色设为5号,即打印成深蓝色。
(6)一般只采用1~8及140号颜色,以便于相互利用。
尽量少用其它颜色,偶尔需用到其它颜色的,只能作为细线使用。
(7)打印投标文件时,建议结合整体效果和图面美观,对线宽及颜色进行调整,本标准不作要求。
(8)打印标准文件:黑白标准.ctb、彩色标准.ctb。
2.5线形样式(1)线型一般只使用Continuous(实线)、DASHED2(虚线)、CENTER2(点划线)。
(2)所有图层线型均设置为Continuous(实线),制图中需要使用虚线和点划线时应对对象单独设置。
(3)AutoCAD菜单“格式”-“线型”中,全局比例因子为1,缩放时使用图纸空间单位不勾选。
线型的比例因子须对每个对象单独设置。
在1:1的比例尺下,CENTER2线型比例建议采用0.2,DASHED2线型比例建议采用5。
其他情况按比例换算,例如:图形空间放大5倍(1:200比例尺),相应地,线型缩小5倍,CENTER2线型比例为0.04,DASHED2线型比例为1。
(4)多段线线宽一般定义为0。
2.6文字样式(1)字体采用fsdb_bz.shx+hztxt.shx,样式名称统一为“fsdb_bz”。
投标需要使用宋体时,样式名称统一为“ST”。
(2)字体样式中,高度均为0,宽度因子为0.75,倾斜角度为0。
(3)文字高度如下表所示。
件要求对字高进行调整。
如图中表达内容较多,标注较挤,标注字体可适当调整宽度因子和字高。
(4)对于图形中较多的文字说明,如图注说明,应采用多行文字输入,多行文字向左对齐,行距比例0.9,行间距6mm。
(5)上、下标均通过“fsdb_bz”字体实现,避免手动添加。
其中将需要上标的字符用大括弧“{}”括起来即可实现上标;将需要下标的字符用中括弧“[]”括起来即可实现下标。
(6)钢筋符号均通过“fsdb_bz”字体实现,避免手动绘制。
具体详见“fsdb_bz”字体的使用说明。
2.7标注样式(1)标注样式名称统一为比例尺,如“SZ1-100”。
(2)尽量使用尺寸标注(DIM)方式来标注尺寸,不要炸开(EXPLODE)。
尺寸标注,不要用线和数字来代替。
(3)标注样式部分参数:a)线。
基线间距:3.8;超出尺寸线:1.2;起点偏移量:0.4。
b)符号和剪头。
箭头选择“ARR-1”;箭头大小:1.8;折断大小:3.75。
c)文字。
样式选择“fsdb_bz”;从尺寸线偏移:0.5。
d)调整。
全局比例根据制图比例尺设置,如1:100的比例尺,设置为0.1;勾选“在尺寸界线之间绘制尺寸线”。
e)主单位。
精度:0.0;比例因子:一般为100(以米单位制图,标注单位为厘米);消零:勾选“前导”、“后续”。
由于标注样式中参数较多,为保证标注图面的统一,建议制图时拷贝制图标准中标注样式使用,仅对全局比例等进行局部调整。
(4)标注原则上不超过三层,内层标注局部构造尺寸,中间层标注轴线(或定位线)间距,外层标注轮廓尺寸或联长等。
相邻两层标注的尺寸线间距6mm。
2.8表格套用(1)AutoCAD中插入表格可直接粘贴Excel或使用辅助软件(如TrueTable)导入表格。
(2)使用Excel粘贴表格时,建议粘贴成链接,并在对象属性中OLE打印质量选择“单色(例如电子表格)”。
(3)使用Excel粘贴表格时,应与AutoCAD中字体高度对比,对表格大小进行调整。
(4)使用辅助软件(如TrueTable)导入表格时,图层、颜色、字体样式等设置与前述一致。
2.9常用图块(1)点钢筋建议采用块的方式绘制,块由直径0.8mm圆+填充构成(1:1的比例尺下)。
不同出图比例通过修改块的XYZ比例即可。
2.10数据精度(1)坐标、标高、里程桩号均以米为单位,保留三位小数。
确定桩顶、底标高时,取整至分米(0.1m)。
(2)混凝土结构按厘米为单位进行标注,保留一位小数(即0.1cm);若支座垫石、梁底调平块需按毫米画图时,保留有效数字到毫米。
(3)钢结构按毫米为单位进行标注,保留一位小数(即到0.1mm)。
(4)建筑按毫米为单位进行标注,保留一位小数(即到0.1mm)。
(5)角度用小数表示,一般情况保留一位小数。
若放样精度要求较高时(如预应力钢束槽口大样),保留三位小数。
(6)工程数量:a)砼:以m3为单位,一般保留一位小数;对于支座垫石、梁底调平块等小构件,当砼数量较少,出现“0.0m3”情形时,保留2位小数。
b)钢筋、钢绞线:图纸分项表格以kg为单位,保留一位小数;c)波纹管:采用m为单位,保留2位小数。
d)对于以“套、件、个”为单位的设备、构件,精确到个位。
2.11其他规则(1)外部参照文件(包括CAD图、图形文件等)建议与CAD主文件放置于同一层目录内,插入参照时注意采用“相对路径”。
当外部链接文件较多时(如平面图等),建议建立单独的参照文件夹,与CAD主文件放置于同一层目录内。
(2)图块中元素也应建立在相应图层上,插入时再根据其属性放置在相应的层上。
(3)图形完成后,用“PURGE”命令将图形中不用的块(Blocks)、尺寸型式文件(Dimstyles)、层(Layers)、线型(Ltypes)、形(Shapes)、字型(Styles)去掉。
(4)基于坐标系的所有成果数据应注意保留原有坐标,禁止对坐标系和成果数据进行旋转、平移、缩放。
(5)单页与多页图框的使用应注意:a)公路图框:同一图号有多张图纸时,第一页必须有标题栏,其他页不需设标题栏,图框右上角加页数页码。
如同一图号图纸仅一张,图框需隐藏页数页码。
b)市政图框:同一图号有多张图纸时,每页都必须有标题栏,图名取一致(图名不加(一)),图框右上角加页数页码。
如同一图号图纸仅一张,图框需隐藏页数页码。
(6)为便于CAD图上传PM系统排序和归档,CAD文件名按"图号+图名"命名,CAD文件中图框不编图号,后期统一在PM系统编排。
(7)为方便CAD文件交流使用,带教育版标识图纸必须彻底去教育版。
图纸去教育版可另存为*.dxf格式文件再保存为*.dwg格式文件,或使用辅助软件实现。
(8)每个项目的图框由项目负责人统一发布。
图框样式(字体、图层等)采用院标准图框。
第三章常见图纸标准(待补充完善)3.1设计说明(1)技术标准列明采用高程系统、坐标系统。
3.2桥位平面图(1)一般含桥位平面信息、路线平面信息、桥梁结构信息以及相关说明。
(2)桥位平面信息:桥梁位置,桥位附近地形、河流流向、桥头接线、调治构造物、相交道路、相关管线、防护工程等,地质钻孔位置及编号,指北针等。
改扩建项目应注明原有桥梁边线、宽度、墩台信息等。
(3)路线平面信息:中线桩号、平曲线半径、缓和曲线参数等。
(4)桥梁结构信息:桥跨组合、桥梁长度、中心桩号和交角,桥梁宽度、桥轴线、墩台平面、桥墩偏心信息(纵向、横向)等。
(5)图注中包含以下说明:尺寸单位、绘图比例(一般1:500~1:1000)、高程系统、坐标系统。
3.3桥型布置图(1)一般含桥梁立面、平面、横断面、设计要素栏以及相关说明。
(2)立面图:地面线(山区地形变化较大,需示出桥梁中心、左右边缘处三条地面线)、河床断面、特征水位、冲刷深度、地质剖面(钻孔柱状图);主要结构控制尺寸(桥梁全长、分联、跨度、梁、墩台、基础);各主要部位标高(基础底、顶面,墩台顶面,河道及跨线处的梁底,设计路线中心线,桥面中心,地面或辅道等);桥墩偏心信息(纵向),净空尺寸(通航孔尺寸、相交道路净空等)。
(3)平面图:控制地形、地物,相交道路线位;桥梁设计线与路线中心线的相对位置关系,水流方向,弯桥应标示桥轴线半径,斜桥应标示斜交角;主要结构控制尺寸(桥宽,基础,墩台等)。
(4)横断面:桥梁设计线与路线中心线的相对位置关系,主要结构控制尺寸(桥宽,基础,墩台,梁等),坡度(车行道及人行道横坡),桥面铺装、桥墩偏心信息(横向)。
(5)设计要素栏:列出里程桩号、设计高程、地面高程、坡度、坡长、竖曲线要素、平曲线要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