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数学(第一册)第八单元教学内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上册第89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9加几加法的算理,经历9加几加法的计算研究过程;2、使学生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并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3、培养学生的有序思维能力。
重点:让学生理解凑十法的算理。
难点:让学生掌握凑十法教学方法与手段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1、填空、分析这些数的分解有什么相同的地方?2、计算10+5= 10+7= 10+3= 10+1= 10+8=3、数星星(课件)★ ★ ★ ★ ★ ★ ★ ★ ★ ★ ★ ★ ★ ★ ★①要想数出一共有多少个五星,怎样数才能又快又准确?②老师根据学生说的来演示:一个一个的数先数出几个,再数出几个。
两部分加在一起。
先数出十个圈起来,看外面还剩几个就是十几个(二)教学新知1、今天我们学习9加几2、课件出示89页例一情境图师:这幅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我们可以提出什么问题?生分析情境图,提出问题。
师板书9+4=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9+4= 。
学生先独立思考。
再在小组内讨论,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学生独立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开始和同学合作用小棒摆一摆3、汇报小组合作讨论结果师:大家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请各小组派一名同学台上展示你们的计算方法。
学生汇报生1:我们是数出来的。
1、2、3、……12、13,一共有13盒。
生2:我们是看箱子里有9盒饮料,然后再接着数10、11、12、13,一共有13盒。
生3:把外面的一盒拿到箱子里凑成10盒,10盒再加上剩下的3盒,一共就是13盒。
生4:我们是用小棒代替饮料摆出来的。
师:这些方法都正确。
怎样摆才能让人一看就知道一共有多少?(请学生边摆边说)学生在投影下摆小棒。
(三)小结第一种方法:从右边的4根小棒里拿出一根放在左边,左边就有了10根,右边还剩3根,一共就是13根。
第二种方法:从左边的9根小棒里拿出6个放在右边,右边就有了10根,左边还剩3根,一共就有13根。
师:这两种方法都能看出一共有13根,哪一种方法更好?学生讨论并小结:第一种方法更好。
师:根据这种摆的过程说一说9+4=?怎样计算。
生:因为4拿出1来给9就是10,10再加剩下的就是十几。
师边说边板书:4、投影出示计算题并说出计算方法9+7= 9+2= 9+8= 9+9=师:观察这些算式有什么共同点,算法上有什么共同点?(学生讨论回答)生:都是9加几等于多少。
都是从另一个加数拿出1给9凑成10,10再加剩下的几就是十几。
5、拓展知识(放投影出示练习题)9+5+1= 9+2+7= 9+4+4= 9+3+6=学生说出计算方法(四)、课堂练习①课件出示课本89页做一做1、2题②速算练习:每次找两个学生,一个出题,一个解答。
(五)、课堂总结①学生谈这节课的收获②师总结板书设计9+1= 9+2= 9+3= 9+4=教学内容第二课时 8、7、6加几教学设计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上册第91页教学目标1、正确计算8、7、6加几,理解“凑十法”;2、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3、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理解8、7、6加几计算方法的算理难点:自主探索8、7、6加几的各种方法教学方法与手段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准备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一)、复习9+()=10 8+()=10 7+()=10 6+()=104、9+2= 9+8= 9+6= 9+7= 9+9=5、8+2+4= 7+3+2= 6+4+7=(二)、新课1、情景导入课件出示图:师: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观察并汇报:8个小朋友在前面跑步,后面又来了5个小朋友。
师:我们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在跑步?前面的一组比后面的一组多几人?后面的一组比前面的一组少几人?师:(板书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怎样列式呢?谁来说一说?生:8+58-5=3(人)8-5=3(人)师:减法解决的问题比较简单,今天我们重点解决第一个问题: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跑步?2、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师:这个问题怎样解决呢?请小朋友们先独立思考,想出自己的办法,然后再和小组中的同学交流一下,一共想出了多少不同的方法。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讨论。
师:大家来说一说能用哪些方法解决问题?生:我们是数的,数了数这些小朋友一共有13人。
生:我们是这样想的,第一次来了8个人,然后接着往下数,9、10、11、12、13,一共13人。
生:我们是把后面的5个小朋友中的2个人先和前面的8个人凑成10个人,10个人再加上剩下的3个人,一共是13个人。
生:我们是把前面的8个小朋友中的5个小朋友和3个小朋友两组,然后把这5个小朋友和后面的5个小朋友凑成10个人,10个人再加上剩下的3个人,一共是13个人。
小结:同学们想出的这几种办法都不错,这4种方法你最喜欢哪一种?3、动手操作,自我感悟,探求新知师:8+5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在小组里用小棒摆一摆。
小组交流汇报,由于学生有了9加几的基础,所用很容易想到用“凑十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生:我们小组先摆了8跟小棒,又摆了5跟小棒,然后从5根小棒里拿出2根放入8根小棒里凑成了10根小棒,10根小棒再加上剩下的3根,就等于13根小棒。
老师再请几个小组说一说他们是怎么做的。
老师根据几个小组汇报的情况,边板书边小结:同学们真聪明都想到了从5根小棒里拿出2根,跟8根小棒凑成10根,10根小棒再加上剩下的3根,就等于13根小棒,这种方法真不错。
其他小组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吗?由于有了9加几的基础,所以其他方法,如数数法、接数法便不再出现或很少出现。
师:刚才我们通过摆小棒,计算出了8+5=13,现在我们不摆小棒,只看算式,你能计算出8+5、7+5、6+5的结果吗?学生汇报,因为计算8加5时,学生用摆小棒的方法研究过了,所以用“凑十法”计算这三个算式应该没什么问题,小结“凑十法”:同学们刚才都是把8、7、6分别凑成10,然后用10再加上剩几的数,这就是我们今天共同研究的主要内容8、7、6加几的计算方法。
(三)巩固内化,发散思维(1)圈一圈,算一算(2)1路公交车上原来有6个人,又上来了7个人,这时车上有多少人?(3)计算8+6= 7+8= 6+5= 9+4=(四)归纳方法8+9可以怎样算?你喜欢哪种方法?(五)课堂总结你们学会了什么?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板书设计8+6= 7+8= 6+5= 9+4=教学内容第三课时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上册第92页。
教学目标1、继续学习8、7、6加几的计算,学会用交换加数的方法口算;2、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用交换加数的方法口算8、7、6加几。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口算的速度及正确率教学方法与手段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准备课件,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学生说出:几和几可以凑成十。
2、口算9+5=() 8+7=() 6+7=()9+7=() 9+6=() 9+3=()7+4=() 6+4=() 8+5=()(二)探究新知课件出示:8+9=()学生分组讨论计算方法,各组出一名代表汇报。
汇报结果:方法三:因为9+8=17、所以8+9=17师:你认为哪种方法计算起来更快?为什么?(学生讨论)学生的意见很多,教师总结:前两种方法都是用凑十法计算的,第三种方法是把两个加数交换了位置,知道了9+8=17,就能得出8+9=17小结: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三)巩固练习1、写出得数相等的算式。
(课件出示)9+6=() 8+2=() 3+9=()3+4=() 7+5=() 8+0=()0+7=() 4+8=() 6+7=()2、完成教材第92页“做一做”第二题。
3、完成教材第93页练习二十一第一题。
4、看谁用的方法好6+5+4=() 7+8+3=()(四)课堂总结①学生谈这节课的收获②师总结板书设计因为9+8=17 所以8+9=17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教学内容第四课时 5、4、3、2加几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5、4、3、2加几可以用交换加数的方法和想大数加小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用9、8、7、6加几技能学习5、4、3、2加几的计算,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迁移能力和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认真负责的态度。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5、4、3、2加几可以用交换加数的方法和想大数加小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用9、8、7、6加几技能学习5、4、3、2加几的计算,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迁移能力和计算能力。
教学方法与手段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准备课件,小棒、卡片。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口算。
9十5= 9十3= 8十5= 8十3= 9十4=9十2= 8十4= 7十5= 6十5= 8十6=2、8十9=?让学生口算并说思考过程。
师:同学们用了不同方法进行计算。
这节课,我们继续用这些方法学习5、4、3、2加几的20以内的进位加法。
(板书:5、4、3、2加几)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1.教学例1师:小明的妈妈买了5个苹果,8个梨,你能帮小明算一算妈妈一共买了多少个水果吗?问:怎样列式?为什么用加法? (板书:5+8)问:得数是多少?你是怎么算的?学生交流,老师板书,总结算法.问:还有别的方法吗?师:(1)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凑十法)(2)是怎么想的?(交换加数的位置,想大数加小数)板书:5+8=13 8+5=13师:请你试着算一算这道题.学生试做以后进行交流.问:谁来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算的?谁和他的算法不同?指名回答.师:同学们知道用不同的方法计算5加几的题目,那么4加几、3加几的题目怎么做呢?2.教学例2:4+7=□3+9=□(1)板书:4+7=□师问:这道题,你怎样想?想:7加4等于11,4加7也等于11.师说:同学们算得真快,下面老师再出一道题,看谁算得快.(2)板书:3+9=□指名说:你是怎样想的?引导学生回答:想大数加小数,9加3等于12,3加9也等于12.(3)小结.刚才我们计算的这几道题,都是几加几的题?(是5,4,3加几)前面的加数比后面的加数怎么样?(前面的加数比后面的加数小.)这就是小数加大数.看到这样的题,我们应该怎样想?(想大数加小数)对!用交换加数的位置想大数加小数的方法来计算.这样算得又对又快.2、小组合作,探究5十8、4十8、3十9。
①学生分析每道题的算法,把得数写在书上。
②汇报不同的算法,师板书。
③讨论:在20以内进位加法中除了例题中写出的,5加几、4加几、3加几、2加几的题还有哪些?师提示1:20以内是指得数从11到20。
师提示2:进位加是指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学生抢答汇报得数。
3、看书质疑。
4、做一做。
①看图列式。
(第1题)学生看图,说图意,列式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