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期末复习
(一)《格列佛游记》
1、《格列佛游记》是英国作家斯威夫特的作品。
2、格列佛游历的四个国家分别是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慧骃国;分别乘坐羚羊号、冒险号、好望号、冒险家号四艘船出发;旅行历经十六年零七个多月。
3、小人国又叫利立浦特国。
格列佛因太平洋风暴被刮到这里。
这里的人身高约15厘米。
国王用跳绳的方法选拔官吏,国内跳高第一高手是财政大臣佛林奈浦。
国内有两个政党分别叫做高跟党和低跟党。
经常和小人国发生战争的国家是不来夫斯古国,开战的原因是小人国改变了吃鸡蛋的惯,认为鸡蛋应该磕小头端。
4、大人国又叫布罗卜丁奈格国。
格列佛因找淡水被巨人捕获,当小怪兽展览。
这里的人身高约18米。
格列佛在王宫遇到的危险有被苹果砸倒,被冰雹击倒,掉到鼹鼠洞,被蜗牛壳绊断骨头,被长毛狗叼住,被猴子抓上房顶,被扔进奶油汤碗。
格列佛向国王推荐火药和枪炮的武器令国王大为震惊,并由此称人类为“小毒虫中最有害的一类”。
格列佛最终是在被装到小木箱带到海边呼吸新鲜空气时,被鹰叼起后掉到海里,被路过船打捞得以返回英国。
5、飞岛国又叫漂浮岛。
这里的人对数学和音乐感兴趣,而格列佛对此外行以致被轻视。
国王平叛的办法是一将飞岛降临在人民的头顶上空,剥夺他们享受阳光雨水的权利;二是从飞岛上扔石头,砸碎人民的房屋让他们无处藏身;三是将飞岛直接降到人民的头上,将人和房子一起毁灭。
在巴而巴尼比游记中格列佛还见识了格拉多大科学院不切实际的研究有:从黄瓜里提取阳光,把大便还原成食物,将冰煅烧成火药,用谷壳播种,从房顶开始盖房子等荒唐行为。
6、慧骃国,这个国家的统治者是慧骃,被当牲畜使唤的是像人类一样的动物叫耶
胡。
格列佛因水手劫船被遗弃于此。
这个国家的两大美德是仁慈和友爱。
在这里格列佛得到一匹栗色小马的照顾。
最终格列佛在他的帮助下建成了一艘印第安式小舟离开慧骃国。
(二)《朝花夕拾》
1、《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最先载于杂志《莽原》中,共十篇《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
2、《狗·猫·鼠》中作者借对猫的痛恨来表达对弱小者的同情,对暴虐者的憎恨。
作者痛恨猫的原因:其一、它有一副媚态,喜欢慢慢折磨弱者,玩厌了再把弱者吃掉;其二、它们配合时的嗥叫让人心烦;其三、误解吃了我饲养的小隐鼠;其四、伤害了兔的儿女们。
狗猫成仇的典故出自覃哈特博士的《自然史底国民童话》,原因是狗去找大象,误把弓着背的猫当成大象,被众动物们嘲笑,从此成仇。
3、《阿长与<山海经>》阿长是作者家的保姆,长得黄胖又矮,青年守寡,辛苦一生。
新年第一天,我给阿长恭喜新年得到的报酬是一片福橘的水果。
激起我对绘图《山海经》渴慕之情的是一个远房的叔祖,因为这本书画有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一脚的牛,生着翅膀的人,袋子似的帝江,没有头“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执干戚而舞”的刑天。
而送我《山海经》的是阿长。
文章表达了对这位质朴善良的保姆深深的爱戴之情。
4、《二十四孝图》文章开头讲到会吃小孩的人是隋朝时的麻叔谋。
作者借此来表达对防害白话的人的痛恨。
作者对《二十四孝图》的评价是“子路负米”、“黄香扇枕”之类,可以勉力效仿;“陆绩怀橘”也不难;“哭竹生笋”令人可疑;“卧冰求鲤”有性命之虞;最让作者不解及反感的是“老莱娱亲”,太虚假;“郭巨埋儿”
则太没人性。
5、《五猖会》到东关去看五猖会是我儿时所罕逢的一件盛事。
而去东关必须付出的代价是把《鉴略》这本书背诵一遍给父亲听。
表达了作者对父亲这种家长式的强制教育的反感。
6、《无常》作者说在《玉历钞传》的繁本中可看到无常的画像。
其样子是身穿斩衰凶服,腰束草绳,脚穿草鞋,项挂纸锭;手持破芭蕉扇,铁索,算盘;肩膀耸起,头发披下;头顶长方帽,正前方有“一见有喜”四个字。
要看出无常的可爱,最好是看“大戏”或“目连戏”。
戏中的无常是条雪白的莽汉粉面朱唇,眉黑如漆,蹙着,不知是哭还是笑。
“我道nga阿嫂哭得悲伤,暂放他还阳半刻。
大王道我是得钱买放,就将我捆打四十!”这段唱词写出了无常心地善良,很有同情心。
无常这形象寄托了劳动人民处罚恶人,除暴安良的善良愿望。
7、《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百草园的有趣在于其一、有各种各样新奇有趣的动植物,植物有皂荚树、桑椹、菜花、何首乌、木莲、覆盆子等,动物有鸣蝉、黄蜂、叫天子、油蛉、蟋蟀、蜈蚣、斑蝥等。
其二、有美女蛇的传说。
其三、捕鸟。
而三味书屋的无趣在于老师不理会学生的奇怪问题;课余时间少;文章深奥难懂等。
文章表达了对童真的赞美,对束缚个性的书塾教育的批判。
8、《父亲的病》给父亲看病的名医用的药引有芦根、经霜三年的甘蔗。
第二个医生叫陈莲河,诊金也是一元四角,他最常用的药引有原配蟋蟀一对,平地木十株,败鼓皮丸等。
文章表达了对医生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批判。
9、《琐记》文章写了一个好搬弄是非的衍太太,写了自己到南京江南水师学堂求学及后来转入矿路学堂就读的求学生涯。
在就读矿路学堂时还读上了德文、格致、
地学、金石学等,令我感到很新鲜,也读上了《天演论》一书,懂得了物竞天择的道理。
10、《藤野先生》表达了作者对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的老师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赞扬他正直热忱、治学严谨、没有狭隘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
也揭示了作者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洋溢着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11、《范爱农》文章通过好友范爱农之死表达了对辛亥革命的深刻反省。
范爱农是个身材高大,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与作者初识于日本横滨。
作者看不惯新来的留学生的原因:其一、行李中竟然有一双绣花的弓鞋,其二、坐火车时上的座位也要分个尊卑来。
鲁迅认为范爱农可恶的是因为自己的先生革命者徐锡麟被杀,连打个电报都害怕。
失去了绍兴师范学校监学的职位让范爱农的生活日益艰难,以至于最终醉酒落水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