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设计概论

设计概论

设计概论大家好,很高兴有这个机会和各位共同学习,这们课程的先修课程是《中外工艺美术史》《世界现代设计史》等艺术设计历史类知识课程,如果目前尚未学习,或正在学习中,那么大家应该要在这门课程之前做一些先期的补充。

我们将要学习的《设计概论》将就设计专业的性质、本质、目的和具体内容,以及与其它专业的联系,给大家作一个系统的介绍,以便于你全面的认识自己要从事的专业,而不至于失之偏颇,陷入单纯追求技法的泥潭。

具体的目录安排是这样的······(设计导论(设计概念、设计的起源、设计的发展概况及发展趋向)、设计的本质(功能、技艺)、设计美学、设计的应用、设计的鉴赏与批评)但是由于课时关系,只能作重点分析,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树立一个观念,形成一种基本的认识,关键的还是要依靠大家自己将实践和理论结合,在实践中形成并保持一种思考的习惯,以期达成一定的认识高度。

目前所见的设计概论课程教材有《设计概论》,李立新,重庆大学出版社、《设计概论》、李巍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艺术设计概论》李龙生,安徽美术出版社等,我们所选的教材语言叙述生动、内容简约,有一定个人见解(新意),举例生动,联系传统,能体现出一定的文化性,在学习中会设计很多相关的学科,例如历史、哲学、经济学等,这些内容在大家现在或将来的生活和工作中必定涉及,并可以对我们形成不断的提高。

参考书:《图案设计原理》诸葛铠《造物艺术论》张道一著《世纪风格》(美)贝维斯·希利尔,河北教育出版社前言一、设计概论学习的重要性艺术和设计是人类各个领域知识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复杂的文化产品,日本学者柳宗悦(1889—1961)曾发起了在日本影响颇大的“民艺运动”·····艺术以及艺术设计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视是显而易见的,2001年,全国一千多数高校中,一有近六百余所开设艺术及艺术或艺术设计类专业,而如今,在全国高校中,这类艺术已如雨后春笋了,北大已经开设了书法专业。

那么如何进行并延续这项重要的设计文化事业呢?无论我们从事设计工作还是从事设计史论研究,都要不断地开掘新境界,而这都不是靠单科独进,而是靠全面素质的培养才能形成。

例1:在香港,高校艺术系的课程分为学科、术科两部分,前者指艺术史课程,后者指艺术技巧的训练和实践。

学生进校,根据自身兴趣对学科、术科多种课程作不同比重的选择和组合,以艺术导论、艺术学导论、中西方美术史、中西方绘画基础等为必须修满的核心课程。

学科课程比重大,居术科指导位置。

例2:日本高等艺术教育将教养学科与基础学科并重。

例3:台湾高等艺术教育提倡通识教学,都是基于艺术学科的综合特点,设计与理论教学并重,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开启大家的创造思维,培养大家多方面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例4:目前内地高校美术专门教育招生,文化基础不强,入校后,重术轻文,疲于专业课,文化修养和理论水平没有机会难以提高,但生活基础、专业技术基础都比港台学生深厚。

对于大部分从事设计实践工作的人,全面的史论知识掌握,利于创作境界提高。

对于设计史论工作者,懂得也参与设计和创作,将有利于研究的深入。

可以有意识地将艺术设计教育从技能训练引向人文学科的正常轨道。

而在很多实际工作中,我们并不是将实践工作和理论研究截然分开的。

,无论在艺术界、设计界,很多取得突出成就的人都具有极高的文化修养和深厚的理论功底,中国古代的顾恺之因“画绝、才绝、痴绝”而闻名,著有一些知名的理论著作,艺术界的吴冠中,设计界的柳冠中都是典型。

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可能没有理论思维。

要认识到理论提高的重要性,修养是因人而异的,设计师的修养与其作品的构思以及作品的表达都是密切相关的,保持敏锐的感觉,跟着感觉走,是艺术工作者常说的一句话,然而这种感觉是来自于积累的,而并非完全来自于直觉。

查阅:达芬奇的爱好、贝聿铭等用正确的设计理论指导实践,克服目前设计中感性思维,而缺乏理性思考的倾向,让设计活动本身成为感性与理性的高度和谐统一,理性地去思维,感性地去认识空间关系与物象存在方式,这两种认识方法并存与并用,构成了设计师区别与他人的观察与思考的方法以及表达方式,它正是确保设计全过程得以顺利操作的业务基础,是从思考走向具体设计成果的语言“途径”。

当然,理论本身也容易僵化,会成为束缚人的教条,好的理论当然是从设计时间中来,同时它也启人智慧,激活人的设计思维(创造性思维)。

真正的理论应该由从事设计工作的各位从实践中总结、体会。

现状:现代设计,从世界范围来看,80年代已发展成为成熟的独立的艺术门类和文化产业,越来越受人关注,并成为投资重点,因为现代设计对振兴民族经济和提高社会生活的品质都有着巨大的作用。

80年代末,经济发达的国家才意识到建立和发展设计理论研究的重要性,因而现代设计理论研究是滞后于设计的,(历程很短)。

我们作为经济不发达的国家,现代设计是不发达的,处于发展过程中。

但是这种蓬勃发展的设计教育和设计产业,为我国现代设计理论的研究探讨提供了大量的材料和基础,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研究环境。

2001年,全国一千多大学中,已有近六百所开设了艺术类专业,其中设计艺术类专业又占绝大多数,至今,恐怕开设设计艺术类专业的大学已多达七百余所了。

二、设计概论的主要内容张道一谈到在过去的教学上有一种“三基本”的提法,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三者结合就是大家所学的专业基础教学的重要内涵。

其中(对艺术设计专业而言),”基础理论“是说明不热逆转也的性质、目的和具体内容。

”基础知识“是指关于设计艺术的历史发展、分类隶属、艺术特点,以及与其它艺术的关系等。

由于设计艺术的性质衣服性很强,主要从属于生产和生活在流通过程中多以“商品”的形式出现。

因此,除了有关设计艺术本身的知识以外,还包括有关生产的和销售的知识。

“基本技能”也是多方面的,要有完整的设计观念和创意思想(包括文案设计的能力、描绘形象的能力、电脑设计的能力、模型制作的能力等)1998年,国家教育部对高校专业目录作了调整、工艺美术设计改为艺术设计,艺术设计学中,艺术设计的涵义、本质特性、设计思维以及与技术、材料、人机工学、经济学、美学等密切关联。

张道一又提出了艺术理论的三个层次:技法性理论、创作方法性的理论、原理性的理论、技法性理论一直较为重视,如透视学、解剖学、色彩学、用器画、图案学、构成学等、人机工程学等。

既是应用的理论,又是具体的方法。

这种基本技法会上升到创作方法,是由设计观念指导的对于艺术素材的综合处理。

这方面还停在经验传授上,缺乏总体的规律可循,设计艺术的原理是个值得深入探讨的新问题,人与人的生活日益密切,具有不纯粹性。

了解其它相关学科、设计理论对与设计的帮助实例?在目前的设计课教学中,我们普遍感到技术课以手把手的示范为主,缺乏系统的理论传授,这也与我们国家目前设计的教育习惯有关,与中国几十年的工艺教授习惯有关。

第一部分导论第一章什么是设计一、设计的意义1、设计的目的更符合人的要求,更有利于人的生活(设计本身不是目的,是人为实现自身目的而使用的手段和方式。

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巫。

一切为人而进行的设计,人与物的关系(不断变化的开放的灵活的关系)古希腊神话:普洛克罗斯之床,恶魔有一张床,守在路口,量一量,长了用斧子砍去脚,短了拉长,以便符合床的标准,结果,经丈量过的人无不一命呜呼。

例:二战时的军队服装例:符合人机工程学原理是设计的基本要求设计是构想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它涉及人类一切有目的的价值创造活动。

20世纪50年代,西方设计的基本倾向,注重产品的功能和产品的形式美感、价格等,而对于产品与人与环境的关系的关注较少。

20世纪80年代,在基本的生活需求满足后,更高一级的精神需求成为主要的需求,需要设计师更关注人性的需求。

20世纪90年代,由于全球自然、环境的恶化,导致了设计界对环境的进一步关注,使设计从关注人与物的关系转向关注人与环境及环境自身的存在。

出现了关注生态环境的设计思想和潮流。

电脑及网络的发展使设计在物质和非物质两个层面上的存在,出现了非物质设计的概念。

这些发展使设计的定义也处于扩展和变动中,但设计的本质依然是一种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人们依据社会需要而从事设计,而不是依据定义而作,另一方面,设计实践的丰富性和设计理论的包容性,使任何定义都显得相对。

2、我们面对的是一个设计时代,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设计,如果说中国古代的较多精心设计作品为一小部分特权贵族所享用的话,随着时代的发展,设计品的批量化生产,设计则更大众化、普遍化。

(例图:兵马俑、长信宫灯、故宫、彩陶)(彩图:椅、杯、碗、衣服),人人都在进行着设计活动,不用说原始人个个都是设计家,他们自己设计、制造,使用石器。

现代人同样具有鲜明的设计意识,从幼时的理想(对未来的设计,到工作中的计划和婚后对家庭的塑造)。

“衣”用的各种服装面料、衣饰、刺绣。

“住”用的家具、室内陈设。

“食”用的碗、筷、杯、勺、盘,“行”用的自行车、摩托车、汽车、游轮、太空飞船等等,都属于设计的范畴。

(造型、色彩、纹饰、工艺、技术、品质等达到较高层次的,都是艺术设计的结果。

)生活中温馨宜人的居室,柔软舒适的被褥,高雅美观的窗帘,美观适用的各种家用电器,都是在享用着现代设计文明的成果。

人人都在进行设计活动。

3、设计本身在经济发达国家中非常受重视,英国有悠久的设计文化传统,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设计变革上却落后了,在二战后基本丧失了战前世界超级大国的地位。

二战后,英国政府立即成立了英国设计协会,组织展览、会议,出版世界最重要的设计杂志《设计》。

80年代,英国商界开始认识到设计将挽救商业。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多次邀请著名学者,设计家在首相官邸举行设计研讨会,将“设计”提高到“设计是我们工业前途的根本”的高度上来认识。

为此,她两次获得了国际设计组织的荣誉奖。

英国设计的整体水准已进入世界前列。

日本的工业革命比西方各国完了整整一个世纪,二战前,日本在设计上还是一个相对落后的国家,但日本仅用了很短的时间,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