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技术经济指标及参数优化操作调整
对省煤节电的控制
关键词:技术经济指标的管理,参数变化对省煤、节电影响,数据控制,计算方法,经验数据仅供参考。
编制人:周国强
审核人:杨同伟
批准人:王平年
编制单位: 西安安诚能源技术有限公司、陕西协同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西安电力调整试验中心、中煤科工集团南京设计研究院。
编制时间:2012年12月19日
电厂技术经济指标的管理
1 目的
技术经济指标是反映一个企业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原始资料的统计分析是指导经济、安全运生产任务完成情况的重要依据。
2 主要任务
2.1 编制年度、季度、月份生产计划和技术经济指标定额;
2.2 系统地积累、整理、分析和利用原始资料;
2.3 定期进行安全经济分析,组织各专业开展机、炉、电安全经济状况分析,合理安排
运行方式,实施经济调度;
2.4 建立经济指标管理网络,并向各专业下达经济小指标,建立岗位责任制,促进各专
业、各值各班组之间的小指标竞赛。
3 主要内容
3.1 全厂性主要指标是:
① 发电量;
② 供电量;
③ 发电标准煤耗;
④ 供电标准煤耗;
⑤ 厂用电率。
3.2 各专业主要指标是:
① 汽机专业:汽耗率、凝汽器真空、凝汽器端差、凝结水过冷度、给水泵耗电率、循
环泵耗电率、循环泵耗电率、补水量。
② 锅炉专业:过热蒸汽压力、过热蒸汽温度、引、送风机耗电率、燃煤量、炉烟含氧
量、排烟温度、飞灰可燃物、出渣量。
③ 电气专业:仪表合格率、绝缘合格率、继电保护准确动作率。
④ 化学专业:制水量、耗水量、制水合格率、盐耗率、酸耗率、汽水损失率、蒸汽品
质合格率、炉水碱度、炉水芦根、炉水电导率及磷酸根合格率、给水溶解氧合格率。
⑤ 热工专业:仪表投入率、仪表准确率、热工自动投入率、保护装置动作投入率、皮
带电子秤投入率。
⑥ 燃运车间:来煤检车率,来煤亏吨率、来煤亏卡率、清车合格率、拉灰量、煤质合
格率、售渣量。
⑦ 检修车间:上煤、制煤耗电率、桥抓投入率、煤矸石配比。
4 技术经济指标各部门的职责
4.1 生技部的职责
4.1.1 编制年度、季度及月份生产指标计划,经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后进行实施。
4.1.2 每月月末核算全厂经济指标完成情况,送公司有关部门领导。
4.1.3 核算生产日报、月报,送公司有关部门领导及有关科室。
4.1.4 按月公布各专业、运行值的小指标完成情况。
4.1.5 统计整理和积累全厂生产指标,建立台帐,按季度提出生产技术经济指标完成情
况分析报告。
4.1.6 编制年度省煤节电措施。
4.1.7 了解生产现场主要计量仪表的准确情况,并及时督促热工、电气按时校正。
4.1.8参加实煤校磅及月末煤场的盘煤工作。
5 各专业的职责
5.1 组织职工讨论生产计划,提出月度生产计划中有关指标的措施实施。
5.2 按厂部下达的小指标项目,组织开展小指标竞赛,经常分析完成情况,制定合理的
运行方式,并按计划完成本专业省煤节电措施计划。
5.3 系统地积累、整理、统计分析本专业的技术指标,建立设备运行台帐。
6 值长组职责
6.1 制定经济调度方案,根据经济情况合理分配负荷。
6.2 组织当值的经济运行和省煤节电竞赛。
6.3 经常分析运行情况,月末提出经济运行分析报告,报相关部。
7 运行技术经济指标的分析
7.1 各运行岗位通用职责
各运行专责在值班期间应进行如下分析:
7.2 岗位分析
7.2.1 每小时进行一次岗位记录及仪表活动分析。
7.2.2 值班期间分析异常现象,原因及采取的对策。
7.2.3 分析生产任务和各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及影响因素,运行调整。
8 电厂日常运行优化操作调整省煤节电控制
8.1 汽压比额定值每降0.098MPa,煤耗约增加0.5%。
8.2 汽温比额定值每降10℃,煤耗约增加1.3%。
8.3 排烟温度每降10℃,锅炉效率提高0.3%,煤耗下降0.7%。
8.4 给水温度下降10℃,煤耗增加0.4%。
8.5 CO2含量每下降1%,排烟损失即增加1%,煤耗增加1.2%。
8.6 燃烧中产生一氧化碳0.1%,煤耗增加0.5%。
8.7 灰、渣可燃物每降1%,煤耗降低0.6%。
8.8 锅炉受热面积灰1毫米,热损失增加4~5%。
8.9 锅炉管内结垢一毫米,煤耗增加1.5~2%。
8.10 炉膛进风温度提高50℃,热效率提高1.8~2%。
8.11 锅炉漏风增加1%,厂用电增加0.2~0.5%,多耗煤0.2%。
8.12 汽轮机真空平均每下降1%,煤耗增加1%(经济负荷),全负荷增加1.15%。
8.13 凝结器的凝结水过冷却7℃,全厂经济性下降1%。
8.14 汽轮机轴封间隙由0.4毫米增加到0.6毫米,汽耗增加2.4%。
8.15 利用汽轮机抽汽加热除氧器,比用新蒸汽可降低煤耗 2~5%。
8.16 汽、水损失增加1%(锅炉补给水量增加1%),煤耗增加1~1.5%。
8.17 主蒸汽管道(汽温500℃)每一平方 米不保温,每小时多耗煤2公斤。
8.18 锅炉排污率每增加1%,影响锅炉效率0.4%。
8.19 凝汽端差每降低1℃,真空约可提高0.3%。
8.20适当提高厂用电系统力率,可降低电能损失。
如力率由0.8降到0.7,热耗增加1.1%
,0.8升高到0.9,热耗减少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