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西安至成都铁路西安至江油段(陕西境内)站前工程XCZQ-10标段
隧道初支强度不足专项处理
施工方案
中铁三局集团公司西成客专项目部
二〇一四年二月
隧道初支强度不足专项处理施工方案
一、编制目的:
针对2014年1月9至10日,中国铁路总公司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西安监督站、铁科院、西成公司一行对我标段宁强隧道进口及棋盘关隧道进口的二次衬砌、初期支护进行钻芯取样的情况,根据中国铁路总公司监督总站下发的《铁质安监督总站[2014]01号监督通知书》:棋盘关隧道DK332+844下台阶左侧初支混凝土强度值为(22.2,22.2,22.7)评定为22.2MPa,小于设计值25MPa;DK333+273中台阶左侧初支混凝土强度值为(23.4,21.2,29.3)评定值为21.2MPa,小于设计值25MPa。
为保证工程质量满足验标要求,编制本补强处理方案。
二、编制依据
1、铁质安监督总站【2014】01号通知书
2、《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
3、《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3-2010
4、相关设计图纸
5、以往类似工程施工经验
三、原因分析
根据对出现问题部位的施工各环节调查分析,对当班各操作
人员的调查询问,原因分析如下:
试验室在施工现场对混凝土进行混凝土坍落度、含气量、出机温度、入模温度进行了试验,试验数据均为合格。
现场施工按规范要求进行了混凝土抗压试件取样,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报告显示,试件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针对两个部位的混凝土使用的水泥、中砂、5-10mm碎石、减水剂、速凝剂等原材料进行检查,材料进场流程符合规定,质量检验合格,不存在不合格进场的情况。
检查了两个部位的拌合站混凝土生产过程,混凝土生产流程均是按照《混凝土搅拌站管理办法》、《拌合站信息化管理办法》执行:
1、施工现场质检员开具混凝土浇筑令→现场监理同意开盘(签字)→试验室开具配料通知单→试验监理同意开盘(签字)→送至拌合站站长→站长接通知单后安排开盘各项事宜。
2、拌合站司机接到配料通知单后→复查各项签字是否齐全→齐全后开启拌合机→检查各配料秤是否有余料(进行清理)→对各计量称进行归零→检查信息化采集系统各位置是否正常→输入配料单施工配合比→开盘。
施工配料单,是在试验监理见证下对砂、石料进行含水率测试后,根据测试结果计算,监理确认后下发,本次对配料单重新复查施工配料单无误。
检查了两个部位混凝土搅拌记录,各项误差均在规范允许范
围内,不存在误差超标现象。
拌合站至施工现场距离2km,均采用罐车运输,运输过程中无违规现象。
通过对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及操作人员调查询问,发现棋盘关隧道进口于2013年7月31日施工的DgK332+840~+846下台阶左侧初支隧道开挖光面爆破管控力度不够,效果不好,导致超挖严重,增大了混凝土喷射工作量工作量,架子队喷浆班组作业人员安全质量意识淡薄,喷浆手为了减小工作强度,早点下班,未认真将超挖处喷砼填实,造成初支背后脱空,混凝土不密实。
棋盘关隧道进口于2013年12月14日施工的DK333+271.6~+275.6中台阶左侧初支,由于爆破效果不好,且出渣不彻底,致使喷射混凝土作业操作不便,喷射手为图方便,喷射距离远,角度控制不好。
取芯孔及芯样外观存在气孔,不密实,判断此两处混凝土强度不足是由于混凝土不密实造成。
四、总体整改处理措施
1、对问题段落重新进行检测,确定强度不足处范围。
2、根据初支断面测量资料,该两处初支与衬砌外轮廓根据设计图纸要求预留变形量为15cm,目前该两处隧道初支变形已稳定,净空预留变形量为15-19cm预留量,我单位拟采取补喷10cm厚C30喷射混凝土(设计喷射混凝土强度为C25),采取增加初支喷混厚度的措施来弥补初支混凝土强度不足的问题,喷混加厚范围为问题段落周边扩大2米。
3、成立整改处理专项小组
组长:张克治
副组长:齐宝志、牛军涛、杜大波、项丽东
组员:董剑伟、狄方国、毕志宏、赵清帅、张世伟
五、整改处理工艺流程
1、由中心实验室试出C30喷射混凝土配合比配料单;
2、技术人员测量放线,钻孔埋设钢筋头,作为喷混厚度标记,控制喷混厚度;
3、用高压水枪清洗原喷射混凝土表面,保证混凝土表面干净无杂质,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验收。
4、现场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现场人员设备做好施工准备后,按照《混凝土搅拌站管理办法》、《拌合站信息化管理办法》生产混凝土:
a、施工现场质检员开具混凝土浇筑令→现场监理同意开盘(签字)→试验室开具配料通知单→试验监理同意开盘(签字)→送至拌合站站长→站长接通知单后安排开盘各项事宜。
b、拌合站司机接到配料通知单后→复查各项签字是否齐全→齐全后开启拌合机→检查各配料秤是否有余料(进行清理)→对各计量称进行归零→检查信息化采集系统各位置是否正常→输入配料单施工配合比→开盘。
5、混凝土运送至现场后,试验人员对混凝土进行混凝土坍落度、含气量、出机温度、入模温度等进行试验,试验合格后开始
进行喷混施工,施工过程中质检人员全程旁站监督,现场按规范要求留存标养试件和同养试件。
6、喷混完成24h后,进行1天强度测试,28后对试件强度进行检测。
检测合格后,报上级单位验收,若不合格,进行返工处理。
7、全过程留存影像资料,并请监理单位旁站见证。
所有资料整理成册进行备案。
六、人员及机械设备配置
试验员:2人
技术员:3人
质检员:2人
安全员:1人
领工员:2人
喷混班:7人
电工:1人
喷浆机:2台
混凝土运输车:3台
七、后续施工保证措施
1、加强后续工程施工过程监督管理力度,优化检查办法,丰富检查手段,及时进行喷射混凝土一天强度测试,对龄期到达28天及时进行取芯监测。
2、持续加强材料进场管理制度,不合格材料不得进场。
3、拌合站继续严格执行《混凝土搅拌站管理办法》、《拌合站信息化管理办法》及项目部管理要求,加强拌合站各类工作人员的技能培训、文件学习;
4、加强工程实体自检力度,加强中心试验室对工程实体抽样检查密度,及时准确了解实体质量情况。
5、加强现场施工作业管理,优化工序、工法,严格执行项目部下发的各类作业指导书、技术交底,规范工人施工作业行为。
6、加强对施工管理人员及各工班作业人员的培训、考核力度,提高安全质量意识和操作管理水平。
7、严格按照西成公司各项管理规定,以及现场管理标准要求,制订完善自身工作标准,细化工作流程,依据工作标准进行现场管理,全面开展标准化作业,实现文明施工,确保现场管理有序可控。
中铁三局西成客专项目部
二〇一四年二月二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