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总结为了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深化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凸显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着力打造高效魅力课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我校“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实施方案,开展第一阶段校级赛课活动,任课教师精心准备,全员参与,评课议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现将活动总结如下:一、召开动员会进行安排部署我校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胡家学校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实施方案》,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召开全体教师参与的动员会,对此项活动进行详尽的安排部署,要求全体教师从思想上深刻认识到开展此项活动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从行动上密切配合。
并通过电子屏播出滚动标语、悬挂宣传横幅等形式营造活动浓厚氛围。
二、成立评课小组制定评价标准学校根据学科特点,小学部成立了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组,每个小组由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参与组成评课小组,并且有一名校级领导任组长。
结高效课堂评价标准和我校学科教学特色,制定《胡家学校“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学科赛课评价标准》,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并要求教师严格按照此标准进行授课。
三、高效课堂赛课稳步推进实施授课教师首先在组内交流自己要讲授的课,主要是说授课理念、教学设计、师生双边活动、时间预设、堂清检测等环节,然后其他教师进行补充,主讲教师再对自己的教学思路进行调整优化。
授课过程中听课教师结合评价标准进行亮化算分,授课结束在校园醒目位置进行公示,及时开展评课议课,首先是授课教师自己讲,然后是听课教师评,主要是指出缺点和不足,同时要求下一位授课教师进行避免。
为了给教师留下授课资料,方便教师对自己的授课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我校对教师的授课安排录像,在周五的业务例会时间精选典型的教师授课中的共性问题进行播放,同时对本周教师的授课情况进行总结,点名请本周授课教师交流授课心得。
四、注重材料收集加强档案建设建立完善“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档案,每位授课教师授完课之后要上交教案、课件、堂清检测、赛课评价表、说课表、评课表、反思表等相关材料,学校教务处为每位教师建立档案,做好材料收集工作,有力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总之,第一阶段赛课活动,任课教师高度重视,密切配合,力求将自己的课上成精品课、优质课、示范课,授课过程发现的问题和不足为下阶段学校的教研和教师的成长明确方向。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总结根据我校首届“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实施方案安排,我们年组积极响应,科学安排,扎实推进,校级“优课”评选活动已经接近尾声,现将本阶段工作总结如下:1、依据我校“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方案为基石,年组成员认真学习揣摩其精髓,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出了年组的“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方案。
2、依据《2011课程标准》及《高效课堂十讲》我教务处组织各教研组成员制定出了“优课”评课标准,并在第一时间送达各位教师手中,为我们赛课准备指明了方向。
3、领导重视校长亲自任评课小组组长,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活动氛围非常热烈。
4、赛课实录:在赛课过程中,不管是年龄较大的资深教师还是指教的校级骨干都迸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精神头,课下随处都可以看见或听见他们在一起探讨教法,为了能够使自己的课堂出彩,教师们忘记了吃饭,熬到深夜,在这段时间已经是家常便饭了。
即使白板应用不是很熟练的老师为了能够在课堂上不出错,利用饭后时间自己一遍又一遍的操作,还请电教管理人员现场“说法”,功夫不负有心人强老师的那堂课基本上把电化教学与传统教学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
如火如荼的赛课活动即将结束,通过这次赛课活动我们欣喜的看到教师们的课堂高效程度进一步得到了提升,电化教学手段掌握的更加牢固,活动结束了,但“优课”还远远没有结束,这只是“优课”的开始并不是终点,这一点我们学校从领导到一线教师都清醒的认识到了,以后我们要把“优课”常态化,让孩子们在“优课”中快乐学习、快乐成长。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计划一、活动目标通过“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进一步增强教师对信息技术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重要性的认识,充分调动各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每位教师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和优质数字教育资源至少上好一堂课;建设一支善用信息技术和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开展教学活动的骨干教师队伍,使每堂课都有一位引领本校信息技术应用的名师,使每堂课都有在本地本校起示范作用的精品课程,以促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共享,推动信息技术和数字教育资源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二、学习录课要求教师所提交的网上“晒课”内容应包括一堂完整课堂教学的教学设计、所用课件及相关资源(或资源链接)、课堂实录(各级优课的视频要求见附件3)、评测练习(非学术性课程不要求)和专家点评(“晒课”不作要求,各级“优课”必选)等。
内容须符合课程标准要求,体现学科特点和信息技术应用的融合性,突出展现数字教育资源的课堂应用及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和数字教育资源创新教学方法、有效解决教育教学的重难点等课堂教学内容。
三、活动安排主要包括教师磨课、互听互评、网上“晒课”、评选“优课”等四个阶段。
1、教师磨课;在一次次磨的过程中,使教师对新理念把握更准确,对教材的研读更深入,对学情的了解更透彻,同时也使教师的点拨引导能力、临场应变能力、教学创新能力得以提升,教学实践不断丰富,教学智慧得以发展。
同时,磨课还能磨出教师间合作交流的默契,磨出教研组团队理性思维水平的提升。
2、互听互评;在听课过程中教师认真做好记录,课后及时与授课老师交换意见,以指导帮助授课老师进一步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授课老师的教学水平。
通过听课,教师间可以进行教学上的交流、切磋、互动,其目的是通过课后对活动过程的反复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别人“精华”的部分要吸收利用,灵活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去;对别人“糟粕”的部分要及时的思索,想想自己是否也有于别人相同的错误,及时纠正,争取在录课的过程中不犯相同的错误。
通过活动分析,形成自己独有的一套心得。
3. 网上“晒课”;组织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内在平台注册后按要求进行实名制网上“晒课”。
各校要成立学科指导组在“晒课”前进行线下研课,对每节课进行指导。
每校参加“晒课”的老师应不少于本校教师数的10%。
4. 评选“优课”;在网上“晒课”的基础上,对各学段各学科的“优课”开展逐级推荐评选。
各校按参加“晒课”节数的20%评出校级“优课”,并推荐参加县“优课”评选;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计划一、活动目标1、通过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师对学校内涵发展项目活动中教学模式推进教学改革的认识,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手段的辅助作用,提高高效课堂教学质量;充分调动各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信息技术、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每位教师能够至少上好一堂课。
2、培养建设胡家小学一支善于用信息技术和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开展教学活动的学科、骨干教师队伍。
3、促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共享,推动信息技术和数字教育资源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合理有效应用和深度融合。
二、参赛对象我校各年级各学科教师全员参加一节课“晒课”活动,我校五名学科骨干教师参加“晒课”活动要有课堂实录,并参加县级“优课”评选。
三、活动流程及要求(一)网上“晒课”1、登陆注册全校所有教师登录辽宁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点击“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图标,进入页面进行相关操作。
进行注册登记,开通个人空间,为“晒课”做好准备同时运用平台上的资源为教学服务。
2、确定“晒课”教师及内容“晒课”教师为各年级各学科教师,各教研组将“晒课”教师名单及所选科目课名上报至教务处“晒课”内容应包括一堂完整课堂教学的教学设计、所用课件及相关资源(或资源链接),课堂实录(可选,拟参加省级、州“优课”评选必选)和评测练习(可选)等。
3、集体研讨参加“晒课”的教师根据确定内容进行准备,各教研组开展研讨,重点研究如何运用教学模式和信息技术手段、资源实施高效教学。
4、录课5、晒课参加“晒课”教师登录“一师一优课”活动平台,按要求进行实名制“晒课”。
(二)评选“优课”学校教务处组织骨干教师组成“优课”评选领导组,根据《课例评选标准》评出优课。
我校至少两节以上的“优课”,评出的“优课”将推荐上报参与县级的“优课”评选。
“优课”评选须提供完整的教学设计、所用课件、课堂实录三大部分,以电子文档打包压缩,学校审核后逐级报送。
(三)“学科教研工作室”遴选。
学校鼓励教师通过活动平台参加学科教研工作室活动,并充分利用工作室提供的“集体备课”、“课例点评”、“视频研讨”、“主题研讨”等板块开展教研活动,提升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教研的能力。
(四)学校建立专项资金落实好开展活动所需的各项经费,为活动创造良好条件。
(五)学校围绕广大教师的实际需求和实施“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的需要,制定完善相关制度,确保活动有效实施。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培训体会通过本次培训使我知道了在录播教室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课前准备要做好:提前一周申请,调课,好安排录课时间。
2、课前教师要打开电脑和投影机,(用展台的也要将其打开)给学生安排好座位,身材高大的学生只能坐在教室的最后面,感应条的盲区中,以免学生乱动,摄像机总是自动跟踪这个学生。
另外,要求学生爱护公物,不要挪动教室内的物品,学生不能到操作台操作,最好不要让学生在白板上写画,可以用无尘黑板。
下课后带走自己的学习用品,不要留下垃圾,桌凳归位,排列整齐。
3、教师课前要关好门窗,填写使用记录,将课件拷贝到讲课主机中,需要使用字幕的,自己设置好字幕(课题)。
课堂中教师要注意:最好不要超出感应区,否则摄像机不会被自动跟踪你。
4、使用展台的时候,不要将展台的摄像头抬得太高,否则会遮挡为教师定位的发射器传来的信号,干扰为教师摄像的摄像头正常摄像。
所有准备工作都完成后,上课教师可按“录制”开始录课,下课后可按“停止”停止录像。
系统会自动生成以日期和时间为文件名的录像文件,存放于录像控制机的D:\recorder文件夹中,可以拷贝带走。
学生做好后不要乱动,举手回答问题的时候,手的位置要超出接收条的高度(小学1-3用低条,余者一般用高条)回答问题的同学身高要超出接收条的高度,否则摄像机不会跟踪拍摄。
5、教师下课后,要关闭电脑主机,切断所有电源,锁好机柜,关灯,锁门。
6、听课教师:不要进入录播教室,听课请到隔壁的录播控制室,不要开灯,保持安静。
7、调整好录播设备,(打开录播电脑、录播软件,确定高低发射及接收器的选用,录像电脑磁盘空间是否充足)检查使用记录是否填写。
对首次使用设备的教师进行简单的使用培训,根据实际需要对录制的教学录像进行上传、共享或者刻录等。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培训体会关于《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的消息最初是在我们的教育网站看到的公告,但是当时看的迷迷糊糊,并不是很懂里面的意思,也不明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通过关于《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微课制作的培训,让我们对这个活动多了一份了解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