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言语理解练习题1. 亚洲国家躲过了近年来全球大萧条,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它未卷入2008年金融危机。
然而近日的一项调查显示,亚洲的债务水平正在以可怕的速度增长。
从某些方面来说,这有部分合理理由。
许多国家的超低息政策鼓励贷款,债务增长是财富增长的自然产物。
但值得警惕的是,亚洲国家需要借助更大的债务规模来保持经济增长。
这个信号表明,亚洲经济健康状况不像GDR增长速度反映的那样良好。
亚洲目前的债务水平总体来说低于欧洲,还处于安全范围,但债务的迅速增长会让经济体更容易遭受冲击。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A. 亚洲国家经济增长缺乏后劲B. 亚洲国家需要警惕陷入债务危机C. 盲目追求GDPt曾长速度后患无穷D. 要全面认识超低息贷款政策的利弊2.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将委托专业金融机构对中国女足发展基金进行管理和运作,其收益部分用于资助中国女子足球队改善生活和训练条件,开展交流与合作,培养选拔后备力量。
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是(?)。
A. 中国女足发展基金,将解决中国女足所面临的问题B. 广泛开展交往合作,是培养和选拔女足后备力量的保证C. 中国女足的活动,由受委托的专业金融机构管理和运作D. 中国女足发展基金,已确定了管理机制和运作规则3. 在目前的国情下,高考是必要的,而且仍是相对公正的人才选拔办法,也是亿万农家子弟改变命运的主要途径。
如果取消高考,单把学业水平测试与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考录取依据,很可能只对城市孩子有利,而农村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孩子接受现代教育技术与新生事物比较少. 在这方面的得分机会相对较少,容易造成新的教育不公。
因咼考制度的弊端就予以否定,取消咼考显然有失偏颇,且取消高考制度对教育公平、教育质量提高弊大于利。
现在问题的关键在,改革完善当前的高考制度,让考试更加体现教育公平、更加有利于人才成长。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的是(?)。
A. 现今取消高考时机远未成熟B. 总体来说,取消高考弊大于利C. 取消高考将造成更大的教育不公D. 当前取消高考不如对其进一步改革完善4•做一件事,往往有利也有弊,只有利而无弊的事情几乎是没有的,《淮南子•人间训》云:“众人皆知利利而病病,唯圣人知病之为利,利之为病也。
” 看来古人已经注意到利弊的辩证关系。
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是(?)。
A. 我们应当努力争取做到有利无弊B. 现实生活中的事情都由利与弊组成C. 利与弊不是绝对的,是可以转化的D. 要善于分析,争取做到利大于弊5.进入马年,“马上就有”这一句式迅速流行:“马上有钱”、“马上有房”、“马上有份好工作”。
“马上就有”的祝福语,是马年才有;“马上就有”的社会心态,却早已在不经意间造访我们的时代。
一毕业马上要有高薪工作,一工作马上让全家人凑钱买房,别人有了自己也马上要有,希望不能“马上兑现”就立刻抱怨。
“马上就有”,倾诉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急切期盼,也在一定程度上映照出当今社会中的焦虑、浮躁与喧嚣心态。
这段话对“马上就有”,所持的态度是A. 肯定B. 否定C. 有肯定也有否定D. 不置可否答案及解析:1. 答案:B解析:文段可通过转折关联词找到重点,亚洲国家需警惕大规模借债保持经济增长,即选B o2. 答案:A解析:由提问可知本题为细节判断题。
根据文段中的“其收益部分用于资助中国女子足球队改善生活和训练条件,开展交流与合作,培养选拔后备力量“可知,生活和训练条件、合作交流问题、后备力量都是女足存在问题,基金会会改善这些存在的问题,也就是说会解决中国女足所面临的问题,故A选项正确。
B选项中的广泛开展交往合作和培养和选拔女足后备力量是并列的关系,而不是因果关系,故B选项错误。
C选项中受委托的专业金融机构是对中国女足发展基金管理和运作,而不是女足活动,故排除Co D选项时态表述有误,文段提到的是”将“,而选项提到是”已经“,把将来时偷换为过去时,故排除Db 故正确答案为A o3. 答案:D解析:文段在开头部分便明确指出,“在目前的国情下,高考是必要的”,并分析了具体原因,指出“因高考制度的弊端就予以否定,取消高考显然有失偏颇,且取消高考制度对教育公平、教育质量提高弊大于利”。
在此基础上,提出面对高考问题,关键在于“改革完善当前的高考制度,让考试更加体现教育公平、更加有利于人才成长”。
故本题答案为Do4. 答案:C解析:由提问可知本题为细节判断题。
阅读可知,材料整体上属于总一分一总结构。
材料首先指出一件事往往有利也有弊,接下来引用《淮南子》中的话“病之为利,利之为病也”来进一步说明利弊相互转化的问题。
由此可知,C项表述符合文意。
B项“都”说法过于绝对,材料中说只有利无弊的事情“几乎”是没有,“几乎”是“将近于、接近于”的意思,不等同于“都”;A、D项属于过度引申,在材料中没有依据。
故正确答案为C。
5. 答案:C解析:此题的突破点在最后一句话,找到关联词“也”,可以判定作者在“也” 之前肯定“马上就有”有积极的一面,因为它倾诉着人们的急切期盼,“也”后通过“焦虑、浮躁与喧嚣心态”表现了否定的态度,综上,作者对“马上就有” 的态度是既肯定也有否定。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数量关系练习题(1 ).01,1. 02,2. 03,3. 05,5. 08,( ?).13.13.15.032. 1/3 ,1/6,1/11,1/18,( ?)272023293. 往返A市和B市的长途汽车以同样的发车间隔从两个城市分别发车,以每小时40公里的速度前往目标城市。
上午9点多,李先生以每小时50公里的速度开车从A市长途汽车站前往B市长途汽车站,路途中总共追上了3辆从A市开往B市的长途汽车。
冋他在路途中最多能迎面遇到多少辆从B市开往A市的长途汽车?4. 某市规定,出租车合乘部分的车费向每位乘客收取显示费用的60%燃油附加费由合乘客人平摊。
现有从同一地方出发的三位客人合乘,分别在 D E、F 点下车,显示的费用分别为10元、20元、40元,那么在这样的合乘中,司机的营利比正常(三位客人是一起的,只是分别在上述三个地方下车)多( ?)。
5. 某班共有50名学生参加数学和外语两科考试,已知数学成绩及格的有40 人,外语成绩及格的有25人,据此可知数学成绩及格而外语成绩不及格者 (??)。
A. 至少有10人B. 至少有15人C. 有20人D. 至多有30人答案及解析:1. 答案:A解析:此数列的规律为:前两项之和为后一项,依此规律,答案为A。
2. 答案:A解析:本数列分子都为1,分母• 6. 11. 18.()为二级做差数列. 分母 3 61118 (27)后项减前项3 5 7 (9)为等差数列故原数列下一项为1/27,正确答案为A口3. 答案:C解析:假设长途汽车发车间隔为1,那么相邻两辆长途汽车距离为40。
想要最终遇到的长途汽车最多,那李先生行驶的时间尽量最长,最理想的情况就是李先生刚好和一辆长途汽车同时出站,追上3辆汽车后,恰好和一辆汽车同时进站,相当于李先生总共追及距离为4个长途汽车距离,即为160。
由追及公式得160= (50-40)t,李先生总共行驶时间为16. 一次相遇需要的时间为t=40/90=4/9,总共有36个相遇时间,所以最多相遇了36辆车。
4. 答案:C解析:第一位下车客人为合乘,涉及金额为10元;第二位下车客人为合乘,涉及金额为20元;第三位下车客人合乘部分涉及金额20元,独乘部分涉及金额为20元;所以实际营利为10X 60%^ 20X 60%^ 20 X 60%^ 20= 50元,比正常多50-40= 10元。
故正确答案为C。
5. 答案:B解析:这是一个集合问题,首先可排除答案D,因为与已知条件“外语及格25人”即“外语不及格25人”不符;其次排除C,因为仅以外语及格率为50% 推算数学及格者(40人)中外语不及格人数为40X 50%=20人),缺乏依据,实际上,数学及格者中外语不及格的人数至少为25- (50-40)= 15人,答案为B。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常识判断练习题(1)1. 下列关于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和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我国CPI的统计范围包括食物、交通通讯、居民购房消费等八大类B. 当PPI指数增幅很大而且持续加速上升时,该国央行应该采取减息对策C. 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是一个滞后性数据反映生产环节价格水平,CPI反映消费环节的价格水平,因此,根据价格传导规律,CPI不会对PPI产生影响2. 公文中的附件是公文正文的(?)资料。
A. 后续、延伸或者佐证B. 说明、补充或者参考C. 强调、升华或者论证D. 证明、文献或者拓展3. 崇高的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我们通常说的有理想,主要是指社会共同理想。
我国现阶段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
A.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国家的独立和民族解放B.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C. 追求自己的美好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D. 指引人生的方向道路,创造有价值的人生4. 汽车尾气是全球范围最严重的(?)污染源。
A. 铅B. 镉C. 锌D. 铬5. “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句话的主要含义是(?)。
A. 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是完全相同的B. 社会发展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C. 社会发展是自发的过程D. 社会发展不受人的思想动机的影响答案及解析:1. 答案:C解析:我国CPI的统计范围包括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八大类。
但居住消费大类中并不包括居民购房消费,选项A错误。
?当PPI指数增幅很大而且持续加速上升时,该国央行应该采取加息对策,防止通货膨胀,选项B错误。
一般来说,PPI对CPI进行正向传导,在特殊情况下,PPI与CPI之间还存在后者向前者的逆向传导,选项D错误。
因此,本题选择Co2. 答案:B解析:公文版头、主体、版记三部分。
附件与正文共同属于主体部分,附件是公文正文的说明、补充或者参考资料,应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在附件左上角第一行顶格标识“附件”,有序号时标识序号,附件的序号和名称前后标识应一致。
3. 答案:B解析: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就实现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A现象不是现阶段的共同理想,故排除;选项 C D都是针对个人理想而言的,也不是现阶段的共同理想。
我国现阶段各组人民的共同理想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故正确答案为B o4. 答案:A解析:汽车尾气是全球范围最严重的铅污染源。
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
5. 答案:B解析:人类社会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这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
人类社会虽然有人的自觉的、能动的作用,但是,在根本上,人类社会同自然界是一致的,都是客观的、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