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位平面设计师设计师及其代表作
20位平面设计师设计师及其代表作
着魔
Trauer mub elektra taagen
福田繁雄 日本
❖
福田的每一种新观
❖
念都是他不断探
❖
索,尝试不同可能
❖
性的方法的结晶。
❖
他总是弃旧图新,
❖
并系统地将各种创
❖
意、革新加以融 会贯通。
❖
每一批作品都反映出他主
❖
观想象力的飞跃以及他控
❖
制和营造作品的匠心。他
❖
在看似荒谬的视觉形象中
皮特。贝伦斯(德国)
❖ 贝伦斯为AEG作了大量的平面设计,AEG的标识在几年时间内数易其稿 一直沿用至今,并成为欧洲最著名的标识之一。作为工业设计师,贝伦 斯设计了大量的工业产品,如弧光灯、电风扇、电水壶等,奠定了功能 主义设计风格的基础。他把外貌的简洁和功能性作为工业产品的审美理 想,从1908年设计的台扇和1910年设计的电钟上看不到任何的伪装与牵 强。他通过改变容量、局部的几何形状、材料和装饰的途径,设计了电 水壶系列,基础模式有圆底、椭圆底与六面体,后者被称为“中国灯 笼”。贝伦斯把纯粹的几何图形与简洁而精致的装饰很好的结合起来, 使这些产品具有自身的、而不是从手工艺那里借用的价值。如电壶,贝 伦斯制定三种壶体、两种壶盖、两种手柄及两种底座,从中选择并加以 组合,共有24种样式;电壶有水下加热电阻丝,锤击的效果及藤条覆盖 的手柄显示其为手工制作。他是第一个改革产品设计使之适合工业化生 产的设计师,他设计的电水壶充分考虑了机器批量和标准化生产的特点, 水壶的提梁和壶盖都可以和别的造型的水壶配件互用。
❖ nanna ditzel南娜·迪策尔是丹麦当代著名女设计师,创造出许多别出心裁的独特 产品,其范围包括家具、室内、珠宝、纺织品等。南娜一直从事模数家具系统的
❖ 研究,她在20世纪50年代创作了许多家具和室内设计,其中包括用聚酯泡沫 制造几何造型模数组合家具、多层夹板儿童家具等,这些作品都很成功,而且非
郁金香和百合花
花园
下岗茂(日本)
❖ 简历: 1949年 出生于山口县美弥 1971年 大阪艺术大学艺术系图案专业肄业 1977年 受中井幸一的推荐,加入C.I.会社 1980年 加入日本美术设计协会 1998年 JAGDA展览或委员及创作委员会委员 1999年 在阿姆斯特丹设计研究所进行特别演讲"市民与设计" 1998年 基于对反核宣传活动的贡献,获得"世界和平、协同 新闻基金"奖 1999年 受森泽设计研究所特邀作以"行动设计"为题的演讲
20位视觉艺术大师 作品欣赏
田中一光(日本)
❖
田中一光在创作中格外注意视觉元素的表意功能,以脸
作为表现对象的作品《日本舞蹈》,画面以方块等分,用几
何性等分的形状,按理说是机械的、理性的,而田中在处理
时却把代表眼睛的两个半圆同时向内侧倾斜,这一斜就产生
了表情,形成满脸微笑的动的造型。嘴的大小两个圆稍微一
❖
透射出一种理性的秩序感和连续性。
德国设计大师赫尔姆特·朗格尔的“可持续设计”
❖
德国设计师赫尔姆
❖
特·朗格尔,致力于全
❖
球多元文化和可持
❖
续发展的设计课题
❖
的研究,他发起一系
❖
列视觉设计的国际
❖
合作交流活动,向年
❖
轻设计师们传达高质量的
❖
可持续发展理念。他的设
❖
计思想和实践活动体现了
❖
一个有国际视野的设计师
❖ 维尔纳·潘顿(Vermer Panton, 1926-1998)是丹麦极富盛名的 设计大师.他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他丰富和与众不同的想像 力. 潘顿椅外观时尚大方,有种流畅大气的曲线美,其舒适
典雅,符合人体的身材,潘顿椅色彩也十分艳丽,具有强烈
的雕塑感,至今享有盛誉,被世界许多博物馆收藏。潘顿椅 的成功成为现代家居史上革命性的突破。从20世纪50年代 起, 潘顿开始对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和化纤等新材料进行研 究. 并于1959-1960年间, 研制出了著名的潘顿椅, 这是世界上 第一把一次模压成型的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玻璃钢)椅
莉迪亚(1898)
欢快的哑剧(1886)
贡特尔.基泽
❖ ■ 贡特尔 基泽是“欧洲视觉诗人”派代表人 物,作品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与激扬的创造力, 讲究比例和尺寸、色彩和明暗的对比关系, 具有超现实主义风格特征。《和平运动》海 报将文字嵌入图形之中,强调方向的版式编 排,使版式中的文字与图形形成运动感。
抗议印度进行பைடு நூலகம்试验海报
抗议水质污染
秋山孝(日本)
❖ 秋山孝先生是东京都著名的多摩大学的资深教授, 他用他那精湛的漫画,以海报的形式在日本广告界 独树一帜,经久而不衰,但秋山教授却十分低调, 他诙谐地说自己的作品是不像电视、上网那样需要 配套的映像工具,也不用电力,只要在一张很普通 的纸上静静地印一下,就成。说的那么轻描淡写, 很不经意,但就是这个不经意,反倒显出他饱学之 士的虚怀若谷,让我等这些稍有成绩便要渲染的人 感到惭愧,于是乎对他又平添出一份敬畏之心。
视觉语言(2003)
与人类一样(1986)
皮埃尔.门德尔(德国)
❖ 皮埃尔·门德尔于1929年出生于德国埃森.他理地观 念和设计.克拉斯·奥伯雷1937年出生于瑞士巴赛尔. 他注重可实现性以及组织手段.他们俩同在巴塞尔的 Armin Hofmann手下学习平面设计.1961年他们在 慕尼墨共同设计Mendell & Oberer机构.他们作品 获奖包括:德国ADC展金奖、瑞士ADC银奖、第二届 富士国际广告三年展银奖、纽约ADC金、银奖和巴 黎第五届国际I'Affich展银奖、拉赫蒂招贴广告双年 展银奖、华沙国际招贴广告双年展银奖.
绿,来自您的手
中国.成都
霍尔格.马蒂斯(德国)
❖ 霍尔戈·马蒂斯的招贴画要求有一种独立的释义标准,没 有一种艺术能像招贴画中的交流那样直接,这种交流也带有 感情色彩并将紧张与透露、神秘与信息玄妙地合为一体。 戏剧招贴是戏剧演出的信息,它们不是了解导演灵感的 简读本,不是介绍剧目的连环画,而是以浓重的气氛或是通 过对人物神话般的描绘给人一个观看戏剧的指南。霍尔 戈·马蒂斯为此神魂颠例,着了魔似的工作着。视觉传达的 基本原则和指导原则在这里荡然无存,在具有时代特征的规 则条款和枯燥无味的惯例的后面他发现了一个崭新的引人注 目的天地。 一幅画如果达到了无法形容的境界就是好画。一幅画如 果无法对它进行详尽完整的叙述、描绘和解释,那就是好画。
❖ 常注重对新材料、新技术的尝试,并在丹麦传统手工艺的基础上进行了家具设计 ❖ 的创新。南娜将大师的气质与女性的情感融为一体,非常注重产品的形式美好和 ❖ 情感因素,在家具设计方面她对具有节奏与韵律美感的圆弧、环形等几何造型有 ❖ 着特别的爱好。多年来她一直沉迷于蝴蝶这种具有大自然造化的美丽昆虫,并将 ❖ 从中汲取的灵感用于她的家具设计中
错,就不仅与眼部的表情统一起来,而且使眼部的半圆形和
嘴的半圆弧形的统一节奏有一个装饰音。长久地凝视这张脸,
仿佛真能聆听到佳人的莺莺细语。又如《第二十八回产经观
世能》,这张 海报的造型处理方法,具有明显的日本浮世绘
版画"大首绘"的遗风,这是不同门类艺术互相借鉴的高品位
的作品。
日本舞蹈
第二十八回产经观世能
赛船节招贴(1986)
日本设计师个展(1989)
朱丽斯.谢烈特(英国)
❖ “现代海报之父”朱里斯•谢列特在海报创作中将女性提升到了一个前所 未有的高度,其海报的总体风格在追求娱乐的同时又不失艺术品位。他 的设计题材广泛,从剧院、酒店、旅游、展览到自行车、香水、烟草和 书籍封面设计,应有尽有,几乎无所不包。但是这些不同的题材却有一 个共同的特征:以女性人物为画面主体,商品或事件只是人物的一个道 具,或者退而成为背景。作为一种商业广告画,居于图片主体位置的不 是产品而是女人,商品作为一个主要角色通常被放在一个不显眼的地方, 女人图像却越来越突出,有的甚至图像与产品毫无关联,使得海报成了 纯粹审美的美女图,谢列特所想的是如何使画面中的美人更具吸引力, 而并非产品(图2)。在谢列特看来,设计作品不必要百分之百地传达 一件商品或者事件的信息,只要能唤起观赏者的共鸣就能达到其目的。 在这种创作理念的指导下,出现了与以前商品居主要位置截然相反的作 品[4],如以下两幅海报。
和平运动
陈绍华(中国)
❖ 陈绍华说设计要把世界技术的中国运用,以出色的 品质优势搭载世界最先进的信息技 术,“和天下”、 “极品和”以及“紫和”全球首次使用了由微软技 术支持的十目商品认证编码,使和牌系列具备了独 特的文化和技术品格。十目商品认证编码这项国际 顶尖的信息技术十分人性化,通过一个附加在烟盒 上的约一平方厘米的编码图案,就能使每个单元产 品获得一个具有唯一性的编码,并具有物理防伪和 查询防伪的双重功能,从而有效保障消费者的正当 权益。
约里奥•库卡波罗
❖ 库卡波罗在中国期间与深圳家具协会会 长、兴利家具执行董事黄伟业先生认识, 他称赞兴利家具为中国家具所作出的贡 献,建议融合东西方时尚文化元素创立 符合大众消费的时尚亮光品牌,该品牌 定位应该是“东方的”也是“时尚的”, 英文翻译就成“ORIANT”—欧瑞家具由 此诞生。库卡波罗先生参与了产品设计 与研发,欧瑞家具以其代表理性、时尚、 宁静的白色为主色调;融合东方时尚之 美,加以简洁明快的线条、纯粹个性的 色调搭配、简洁而不单调、简约而不失 内涵。产品款式丰富、首创一款多色,首 创家具时装化;欧瑞第一款产品“太空 漫步” 一经上市便引起了行业震撼!
安恩.雅各布森〔ArneJacobsen1902-1971〕,20世 纪丹麦著名建筑师
❖ 雅各布森是第一位将现代 主义设计观念导入丹麦的 建筑师, 他将丹麦的传统材料与国 际风格相结合,创作了一 系列建筑作品,奠定了 其在北欧建筑师中的领袖 地位。尤其是他把家具、 陈设、地板、墙饰、灯 具、门窗等细部看成和建 筑总体及外观设计一样重 要,使其浑然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