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个关系只能有一个()。
A.超码
B.外码
C.候选码
D.主码
正确答案:D
2、在教务管理数据库中,关系数据库模式为S(SNO,SN,Sex,Age,Dept),
SC(SNO,CNO,SCORE),S为学生关系,SC为选课关系,则分数大于等于60分的学生学号的关系代数为()
A.
B.
C.
D.
正确答案:C
3、有两个关系R和S,分别含有15个和10各元组,则在RUS,R-S,RnS中不可能出现的元组情况是()
A.15,5,10
B.18,7,7
C.21,11,4
D.25,15,0
正确答案:B
4、关系运算中花费时间可能最长的是()
A.选取
B.投影
D.差
正确答案:C
二、填空题
1、传统集合运算执行交、并、差运算的时候,参与运算的关系必须是()的关系。
正确答案:相容
2、当对两个关系R和S进行自然连接运算时,要求R和S含有一个或多个共有的()。
正确答案:域或属性
3、实体的完整性是对()的约束。
正确答案:主码或主键
4、参照完整性规则是对()的约束。
正确答案:外键或外码
5、根据关系规范化的要求,关系模式的任何属性()。
正确答案:不可再分或唯一
三、判断题
1、关系代数的运算对象和运算结果都是关系。
(对)
2、关系R中有n条元组,关系S中有m条元组,则关系R和关系S的广义笛卡尔乘积上有n+m条元组。
(错)
3、从关系规范化的角度,籍贯可以作为关系模式的属性。
(错)
4、关系表中的元组是可以交换顺序的。
(对)
5、“并”操作在实际应用中可用于删除关系中的元组。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