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1)

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1)

1、现行政策体系 2、重点政策解读 3、相关标准
政研中心
12
1.现行政策体系
政研中心
随着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推广使用数量的快速上升,部分动力电池开始进入报废期。政 府高度重视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已经开始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和标准
我国已发布的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政策详见下表
发布时间 2006年 2009年 2012年 2013年 2016年1月
从成本角度,应优先进行Pack级的梯级利用,其次是模组级,Cell级不推荐; 梯级利用技术还处于探索研究阶段,还存在大量的难题需要解决,目前尚未大规模推广。
10
3.回收利用的方式
政研中心
3.2再生利用
当动力电池的性能衰退到很低的时候,就需要进行材料回收和无害化处理。以三元材料为 例,动力蓄电池再生利用流程如下:
新能源汽车的私人消费市场逐渐启动,需及时加以引导和管理,推进动力蓄电池有序回收
3
3.动力蓄电池呈爆发式增长 回收压力大
政研中心
跟随新能源汽车整体走势,动力蓄电池出货量也呈现大幅上升趋势
• 动力电池出货量从2014年的3.7GWh攀升至2015年的15.7GWh。而今年上半年出货量继续保持强 劲增势,1~6月动力电池出货量达6.67GWh,占比达去年全年的42.5%,与去年上半年2.72GWh 相比,同比增幅达1.45倍
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汽车总销量的比例已由2012年的0.07%跃升至1.46%(截至2016/08) 中国规模化推广电动汽车已约6年,最早应用的动力蓄电池已开始退役
2
2.乘用车所占份额提高 私人消费市场已逐渐启动
政研中心
2015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占新能源汽车销量的比例已达62%,2016年1~8月,这一比 例更是达到73.88%
国轩高科
年产能6亿AH(未来年产能预计最高可达到10亿AH)的直属三厂8月正式投产 4
4.规范动力蓄电池的回收利用意义重大
环境友好:防止环境污染,避免铅酸电池的悲剧重演 资源节约:原材料回收利用,减少矿产资源的消耗 成本最优:合理梯级利用电池残余能量,降低使用成本
政研中心
5
目录
二. 基础知识
2016年2月
政策名称
发布单位
简介
国家发展改革委、 • 电动汽车(含混合动力汽车等)生产企业要负责回收、处理其
《汽车产品回收利用技术政策》 科技部和原国家
销售的电动汽车的蓄电池”;
环保总局
• 要求将废蓄电池等危险废物交给有资质企业进行处理。
《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
准入管理规则》
工业和信息化部
• 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准入条件及审查要求中四、营销和售后服 务能力要求应当建立完整的文件化的销售和售后服务管理体系, 包括整车和零部件(如电池)回收,并有能力实施。
1、可以回收的材料 2、回收利用产业链 3、回收利用的方式
政研中心
6
1.可以回收的材料
普通金属材料 塑胶材料 正、负极贵金属材料
政研中心
7
2.回收利用产业链
整车企业和动力电池生产企业是责任主体
Battery Information
政研中心
8
3. 回收利用的方式
政研中心
电池 退役
目录

行业背景

基础知识


下一步工作思路及进展
政研中心
0
目录
政研中心
一. 行业背景
1、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快速提升 2、乘用车所占份额提高 私人消费市场已逐渐启动 3、动力蓄电池呈爆发式增长 回收压力大 4、规范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意义重大
1
1.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快速提升
政研中心
201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售7.47万辆,2015年销售33.11万辆,而2016年1-8月新能 源汽车销售已达24.5万辆,全年预计可能达到50万辆,增速明显
动力蓄电池已成为行业投资热点,由目前市场情形判断,产销规模还会进一步扩大
201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累计报废量约1万吨,预计2020年前后,动力电池累 计报废量将会超过20万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各大企业积极布局动力蓄电池行业
企业 多氟多子公司红星汽车
南都电源 格林美 中天科技 亿纬锂能 比亚迪 大洋电机
严防重金属污染。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 用的指导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
• 在“加快售后服务体系建设”环节,提出“研究制定动力电池 回收利用政策,探索利用基金、押金、强制回收等方式促进废 旧动力电池回收,建立健全废旧动力电池循环利用体系。”
骆驼股份
项目 投资建设1.5GWh锂电池产能的计划(建设周期为2年) 拟17.8亿元投资建设年产2,300MWh动力锂离子电池技术改造项目 3.86亿元加码新能源动力电池材料 拟募资18亿元投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项目 荆门高新区投资建设动力锂电池项目,总投资25.18亿元 拟定增60亿元增资子公司 加码锂电池业务 2,830万美元参与巴拉德定增 切入燃料电池领域 拟在重庆綦江工业园区投资约10亿元兴建年产400万 KVAH 高性能密封汽车蓄 电池及15万吨/年蓄电池回收循环利用项目
• 五大主要任务之一:加强动力电池梯级利用和回收管理。引导
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加强对废旧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鼓励发展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规划(2012—2020年)》
国务院
专业化的回收利用企业;明确动力电池收集、存储、运输、处 理、再生利用及最终处置等各环节的技术标准和管理要求;加
强监管,督促相关企业提高技术水平,严格落实各项环保规定,
达不到车用条 件,剩余容量 70~80%,从电 动汽车上退役
梯级 利用
• 无损拆解, 容量和剩余 寿命检测;
• 筛选、配组; • 二次利用。
电池包或 模组
再生 利用
• 完全拆解、 破碎;
• 原材料提炼。
9
3.回收利用的方式
政研中心
3.1梯级利用
一般而言,动力电池从汽车市场退役后仍然潜藏较大的剩余价值,其容量和功率性能仍可 满足多种应用场合的需求,如UPS、通信基站、场地车辆、风光发电储能、路灯等应用;
• 首先,将废旧锂离子电池拆解到电芯级别,经过预处理、浸出、提纯、合成等步骤,得到材料前驱 体;
• 然后,将前驱体洗涤烘干,与碳酸锂按一定比例配比均匀混合,在氧气氛围下,进行分段程序升温 热处理,控制烧结温度和时间,再经过破碎、分级、除铁步骤,得到镍钴锰酸锂正极材料。
材料预处理
材料合成
11
目录
三. 政策标准现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