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韩国语翻译的方法与技巧
【摘要】翻译是信息交流过程中极其复杂的社会心理现象。
语言知识是翻译的基础。
此外,翻译还涉及到推理、判断、分析和综合等复杂的心理认识过程。
翻译方法和技巧是翻译工作者在长期的实践中根据两种语言的特点总结归纳出来的一般规律。
这些规律可以指导我们的翻译实践,使我们能更自觉、更灵活地处理翻译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语言现象。
【关键词】韩国语;翻译方法;翻译技巧
自1992年中韩建交以来,两国间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日益发展,韩中翻译也起到了越来越重的作用。
许多人认为,只要学好了外语,就可以成为一名称职的翻译。
这似乎有一定道理。
因为翻译的基础是精通外语,才能够熟练地进行语言的转换。
但是,实际上,只精通外语未必能够得心应手地从事语言转换活动。
因为翻译学是一门学问,蕴含着丰富的知识,所以有必要学习翻译的方法与技巧,这有利于指导我们的翻译实践,使我们受到启发,尽快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翻译工作者。
一、韩国语翻译中常用的翻译方法
目前被广泛应用的韩国语翻译方法主要有直译、意译、音译三种。
直译与意译是两个相对的概念,学术界曾经争论不休。
但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同他们之间的辩证关系。
直译、意译和音译这三种翻译方法,在韩国语翻译实践活动中也被广泛地运用。
1. 直译:直译指在翻译过程中按原文逐字逐句一对一的翻译,直译是既保持原文内容、又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
它有不少优点,例如能传达原文意义,体现原文风格等。
据估算,大约70%的句子要用直译方法来处理,所以直译广为翻译工作者采用。
例如:“家庭—??” “交流—??” “太平洋战争—”等。
韩国语中有许多的这样的汉字词,这些词大多都可以采用直译的方法进行翻译。
但是,直译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如译文有时冗长啰嗦,晦涩难懂,有时不能正确传达原文意义。
2.意译:意译指在忠实原文内容前提下,摆脱原文结构束缚,使译文符合汉语规范。
由于韩国语与汉语两种语言有着不同的发展历史、民族文化、风俗习惯造成了两个民族独特的语言与独特的表达方式,因此翻译时必须对两种语言文化基础有基本的认识,不能逐字翻译。
凡是语言都有习惯表达、言外之意,只有在正确理解原文基础上,运用相应翻译方法以调整原文结构,用规范汉语加以表达,这才真正做到“意译”。
例如:身份证”可以翻译成“”或“???? ?”,但是根据韩国人的语言使用习惯,我们应该选择后者。
“自主招生”是中国教育制度的产物,但在韩国教育中也有类似的大学自主招生类型,称为“??”,这种情况下可以把两者对等起来进行翻译。
“高考”也可以译成“”,但是“??”更贴近韩国人的思维模式和生活。
再如一些新词,例如“”很难用相应的汉语词汇翻译,这类词汇
可以把它解开进行说明,“地铁里劈开双腿而坐的男性乘客”等。
3.音译:音译指的是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时,把一种语言文字的发音所运载的信息,用另一种语言文字的与原文发音相近或相似的语言来表达的翻译方法。
这种翻译方法多采用于人名、地名、国名及科学技术领域的各种名称的翻译上。
音译词只可以连在一起使用,不可拆分,否则没有意义。
例如“王伟—”“上海—”“加拿大—”等。
二、韩国语翻译中常见的翻译技巧
1.移位转换法。
韩国语和汉语的语序不同,表达习惯不同,所以在翻译过程中不可能一动不动的把原文翻译过来,而是要根据广大读者的需求和表达习惯把原文的语序进行必要的调整,这就要求翻译者根据需求对原文的主、谓、宾、定、状、补等句子成分进行必要的位置转换。
原文:?? ??? ?? ????? ??????.
译文:他刚刚来这里做生意。
原文:??? ??? ??? ?? ??? ??? ?? ????? ?? ??.
译文:我们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2. 增译法与省译法。
韩国语和汉语两种语言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由于语言习惯不同而不能准确地表达原文的含义在翻译的过程中为了能够准确地传达原文的信息有时需要对译文做一些必要的增添或删减,以便于读者理解。
这种“增添、删减”并不是随心所欲的,更不是凭空想象地玩弄辞藻,而是为了使译文更加通顺流畅,表情达意。
原文:?? ?? ??? ??.(增译法)
译文:我一会要去一趟首尔。
原文:?? ??? ?? ???? ??? ???? ?? ??? ?? ?? ?? ??? ???. (增译法)
译文:他不做出一点声音,唯恐惊动里面的人。
原文:???? ??? ? ??? ????? ???? ??. (省译法)
译文:火电上不去,要在水电上打主意。
原文:??? ??? ?? ???? ???? ???? ?????? ? ????.(省译法)
译文:周围寂静无声,伸手不见五指。
3. 拆句法与合并法。
拆句法与合并法是两种相对应的翻译方法。
拆句法是把一个长而复杂的句子拆译成若干个较短、较简单的句子,通常用于韩译汉;合并法是把若干个短句合并成一个长句,一般用于汉译韩。
汉语强调意合,结构较松散,因此简单句较多;韩国语强调形合,结构较严密,因此长句较多。
但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拆”,还是”合”,都不能改变原文的意思。
“拆合”只是形式上的变换,而这种变换决不是随心所欲的,也是要尊重原文的形式。
原文:? ?? ???? ??? ??? ?? ??? ??? ???? ?? ?????.
译文:这种花草耐寒性强,插枝也能活,是一种生命力很强的植物。
原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译文: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戒骄戒躁、再接再厉,团结协作、创新进取,为继续推动我国航天事业科学发展,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4.词性转换法。
指翻译过程中为了使译文符合目标语的表述方式、方法和习惯而对原句中的词性进行转换。
词性转换不仅是重要的译词手段,也是常用的句法转换变通手段,是一种常用的翻译技巧。
这种转换会使译文更加灵活变通,不必拘泥于原文形式,却能更准确传达出原文内涵。
当然,这种词性的转换不能脱离原文的内容,但在翻译时要灵活,避免“死译”。
原文:??? ?????.
译文:生活得到了改善。
原文:???? ???? ?? ?????.
译文:一般在周一开会。
众所周知,翻译既是一门技巧,也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
它涉及到翻译者对两种语言的熟练程度和翻译水平,是语言综合技能的体现,是多方合力的结晶。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新学科、新领域、新知识应运而生,新兴词汇大量涌现,大大增加了翻译的难度。
因此,我们必须不断的学习,掌握翻译技巧,不断拓宽知识面,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自己的韩国语水平和汉语水平,多管齐下,做到韩国语好、中文好、专业知识丰富,这样才能使译文水平不断提高。
通过以上本文对韩国语翻译方法和技巧的分析和阐述,有助于培养翻译者的翻译能力,使译文自然流畅,达到信、达、雅的状态,做到既忠实于原文,又翻译得别有新意。
参考文献:
[1]张敏、朴光海、金宣希. 韩中翻译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杨白俭、刘学云. 翻译新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
[3]李海龙、李承梅. 韩汉翻译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4]金海月.韩汉翻译实践.[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