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动背景:
冬至,又称“冬节”、“贺冬”,华夏二十四节气之一、八大天象类节气之一,与夏至相对。
冬至在太阳到达黄经270°时开始,时于每年公历12月22日左右。
据传,冬至在历史上的周代是新年元旦,曾经是个很热闹的日子。
冬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南纬23°26')。
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阳光最少,比南半球少了50%。
北半球的白昼达到最短,且越往北白昼越短。
比较常见的是,在中国北方有冬至吃饺子的风俗。
俗话说:“冬至到,吃水饺。
”而南方则是吃汤圆,当然也有例外,如在山东滕州等地冬至习惯叫做数九,流行过数九当天喝羊肉汤的习俗,寓意驱除寒冷之意。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
谚包饺子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
"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
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其返乡之时,正是冬季。
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
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娇耳"
医治冻疮。
他把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
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
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
二、活动目的通过体验包饺子、食饺,采用张仲景流传下来的配方,还原真实场景,找到饺子最原始的味道。
以此学习仲景文化,了解中医文化,传播养生之道。
三、活动时间:2018.12.22日上午9:00-14:00
四、活动主题:冬至免费吃饺子,共享仲景滋补秘方!
五、活动思路:
1.前期宣传:1.电视台跑边字幕5天。
2.各个路口广告牌摆
放。
3.各合作商家处摆放宣传展架 4.微信公众平台推广 5.
转发活动参与现场包饺子,微信朋友圈宣传 6.七彩饺子及祛
寒娇耳汤秘方话题宣传 7.各大网站提前预热,冬至免费吃饺
子 8.县城范围内宣传车宣传 9.各超市门口宣传10.各个学
校、医院、小区门口彩页派发宣传 11.热点景区门口设置广告
牌宣传。
12.职业学院、高中、初中等学校内部海报、彩页、
微信群宣传。
13.各个企业微信群宣传。
2.提前报名,选择50位包饺子能手参与包饺子活动。
饺子馅
选用仲景秘方,羊肉、辣椒、枸杞等。
饺子皮选用精选面粉,
手工擀好。
另加入红萝卜、绿豆等,制作七彩饺子皮。
饺子汤
采用山泉水。
分为5组,每组10人,比赛看谁包的好,包的
快,最佳者奖励仲景大礼包一份。
共计五名获奖人员。
3.现场品尝饺子。
邀请敬老院老人及环卫工、贫困户等人群
到现场吃饺子,喝祛寒娇耳汤。
(配合记者现场参与及采访,
扩大互动影响,后续报道)
4.节目演艺互动,打造小型情景剧,仲景分发娇耳汤,与游
客互动。
讲解娇耳汤配方,及饺子馅配方。
5.带领大家参观小镇,缅怀医圣。
六、费用预算:
1.饺子皮、饺子馅、滋补药材、商户补贴等 2500元
2.宣传费用 5000元
3.记者采访、拍照费用 500元
4.节目演艺服装 2000元
合计:10000元
活动分工:
1.策划部:1.提前宣传,制作现场物料,展架、海报、彩页1
2.15日需设计制作完毕,16日发放出去。
12.18日前全部发放到位。
2.提前邀约敬老院、环卫工等22日到现场免费食饺。
3.对接电视台、记者、摄影灯
2.艺术团:节目彩排,道具采买,12.16日进行初次彩排。
12.20日正式预演。
3.综合部:饺子馅、羊肉等现场用品采购、奖品采购。
所有物料12.18日前到位。
4.招商部:商户提前安排场地,桌椅,配合活动进行宣传。
5.接待部:1.收集参加包饺子人员名单2.现场接待,引导到制定商家3.现场讲解仲景配方 4.活动后带领大家参观仲景小镇及讲解仲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