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应激

应激

① 亚健康状态 ② 崩溃 ③ 延缓应激反应
(二) 应激的生理反应:
① 搏斗或逃跑 ② 紧张 ③ 全身性适应反应
(三) 应激的心身中介机制
① 心理神经中介途径; ② 心理神经内分泌途径; ③ 心理神经免疫学途径。
心理-神经-: 心理社会紧张刺激 内分泌机制 大 脑 (认知评价)
N内分泌
植物性NS
交感 副交感 肾 上腺 髓质 儿茶酚胺 + 内啡肽
五、应对方式:
(一) 概念:应对又称应付,是应激原和应激心 身反应的主要中介因素。 1. 2. 应对是影响应激结果的重要之间变量; 应对是为了缓冲应激对个体的影响,摆脱
心身紧张状态的心理适应过程;
3. 应对是人们有意识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策略。
(二) 分类: 1. 针对性分类: (1) 针对问题的应对 (2) 针对情绪的应对 2. 研究角度分类: (1) 过程法 (2) 特质法或应对风格 3. 应对活动的主体:(1) 涉及心理活动的应对 (2) 涉及行为操作活动的应对 (3) 涉及躯体变化的应对 (1) 针对生活事件 (2) 针对认知评价 (3) 针对社会支持
六、社会支持:
(一) 概念:社会支持又称社会网络,是指个体
来自社会各方面包括家庭、亲属、
朋友、同事、伙伴、党团及工会等
组织所给予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帮
助和支援。是应激作用过程中个体
“可利用的外部资源”。
1. 客观的、实际的或可见的社会支持;
2. 主观体验到的或情绪上的社会支持。
(三) 社会支持与健康: 1. 社会流行病学 2. 临床观察与动物实验 (1) 缓冲作用假说: (2) 独立作用假说: (四) 社会支持与个性 (五) 社会支持的种类: 二 维 数量 满意度 情绪 家庭 主观 可利用度 三 归属 朋友 客观 适合程度 维 实质 其他 利用度 社会支持与心身健康 存在肯定联系
3. 社会支持对健康保护作用的机制:
七、应激反应
(一) 应激的心理行为反应:
1. 情绪反应
① 焦虑 ② 恐惧 ③ 抑郁 ④ 愤怒
2. 认知反应
①注意力不集中②因激动而紧张,致 活动过度 ③记忆、思维、想象力减退
2. 行为反应
①逃避与回避 ②退化与依赖 ③敌对与攻击 ④ 失助与自怜 ⑤ 物质滥用
4. 综合反应
胸腺功能失调 抑制抗体反应 血中储留抗原
影响 淋巴 TC 成熟 影响 机体
降低巨噬C 活动能力 干扰LC再循环 引起LC退化
抑制 球蛋白 的形成 减少嗜酸性C 干扰WC活动 降低抗体活动 不能及时消灭 增殖的细菌

病毒 细菌
过敏物 抵抗力
症状 疾病
八、心理应激的干预: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控制、减少或回避应激原 提高应对水平 改善个性特征 调整认知评价方式 寻求社会支持 适当的运动 心理治疗 药物控制
下丘脑
释放因子
其它脑区
NE,5-HT,DA,Ach
垂 体 性 甲 状 腺 腺 激 肾 上 腺 素
免疫系统功能失调
行为变化 或 精神障碍 躯体疾病
中枢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 相互作用 与 紧张刺激 致病的关系
心 理 社 会 紧 张 刺 激

下丘脑

垂 体 激素分泌
下 丘脑 损伤
免疫 系统 皮质 类固醇 升高
① 紧张伴不愉快;②人际关系欠佳;③意外 (5) 生活事件有年龄、群体特点。
2. 机制:
四、认知评价:
(一) 概念:认知评价是个体察觉到情景对自身 影响的认知过程。 1. 原发性评价:① 与自己不相干; ② 对自身有积极意义; ③ 应激的。 2. 继发性评价:是对自身在刺激情境下应对 手段的认知。 (二) 两种不同的认知评价结果:积极与消极 (三) 认知评价的生理基础: 大脑
(二) 消极影响:
1. 2. 3. 不适与痛苦;(1) 急性心理应激状态 (2) 慢性心理应激状态 加重疾病或使之复发; 抵抗力↓
三、生活事件:
(一) 概念:生活事件是正常生活中经常面临的 各种问题,是造成心理应激并可能 进而损害个体健康的主要应激原。 (二) 分类: 1. 内容:与 环境 工作 相关 日常生活 性质:正性与负性 是否可预料或可控制: 可预料或控制 不可预料或控制
心理应激
一、心理应激概念的演变:
生理学 应激 学说
心理 应激 学说
1. 动员阶段(警戒期) 2. 适应阶段(抵抗期) 3. 衰退阶段(衰竭期)
1. 引起机体反应的刺激物 2. 机体对有害物质的反应 3. 应激原和应激反应的 中间变量
现代心理应激概念
应激原
躯体性 理化:高低温度、湿度 噪音、振动、毒物药物 生物:微生物、寄生虫 疾病、疼痛、疲劳等 心理性 心理冲突、挫折情境 焦虑、恐惧、无依靠 怒气、抑郁、敌意等 不切实际的凶事预想
社会性 天灾人祸、战争、动乱 重大政治、经济变化 人际关系紧张不和睦
文化性 文化道德与评价、工 作、生活压力、语言 环境与风俗习惯变化
应激原
应激中间(中介)变量 社会支持
应激反应
生 活
应对方式
心理反应 健康
事 件
认知评价 个性特征 其他因素
行为反应
疾病
生理反应
二、心理应激与健康:
(一) 积极影响: 1. 个体成长与发展所必需; 2. 维持正常功能活动所必需。
4. 心理应激环节:
(三 ) 1. 2. 3. (四 ) 1.
应对方式与相关因素: 人格 年龄与性别 情景 心理防御机制: 分类: (1) 自恋型 (3) 不成熟型 2. 常见机制:(1) 否认 (2) (4) 转移 (5) (7) 升华 (2)
(2) 神经症型 (4) 成熟型 退化 (3) 幻想 合理化 (6) 3. (四 ) 1.
生活事件的定量研究: 社会再适应评定量表(SRRS) 生活事件量表(LES) 心理社会应激评定量表(PSAS) 等等 生活事件与健康: 影响:(1) 负性→损害健康 (2) 有心理丧失感→危害最大 (3) 不可预料、控制→更有害 (4) 某些事件与疾病关系特别密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