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图学原理

地图学原理

地图学原理
(shawe 20130619)一、地图的四大基本特性。

(P1)
①特殊的数学法则;②特定的符号系统;③特异的地图概括;④独特的传输信息的通道。

二、地图的构成要素。

(P5)
①数学要素;②地理要素;③图边要素。

三、地图比例尺有主比例尺和局部比例尺之分。

(P36)
四、地图比例尺的形式。

(P37)
数字比例尺、文字比例尺和图解比例尺。

五、地图投影的概念。

(P39)
六、正轴投影。

七、墨卡托投影。

(P52)
属于正轴等角圆柱投影。

■经纬网的特征
八、波斯特尔投影。

(P58)
是正轴等距方位投影。

九、地图投影的选择。

(P65)
■制图区域的形状和地理位置。

■制图区域的范围。

■地图的内容和用途。

十、地图符号的分类。

(P76)
按符号和所表示对象的比例关系分类为:依比例符号、半依比例符号和不依比例符号。

按所表示对象的空间分布状态分为:点状符号、线状符号和面状符号。

十一、地图符号的量表。

(P77)
定名量表顺序量表间距量表比率量表。

十二、视觉变量由六元素组成。

(P78)
位置P、形状F、色彩H(hue,含色相H 、纯度H 和亮度H )、尺寸S(size,含大小S 、粗细S 、长短S 和分割比例S )、网纹T(texture,含排列T 和疏密T )和方向D。

十三、色彩三原色。

(P100)
十四、面状要素的表示方法。

(p167)
①布满制图区的要素:质底法、等值线法和定位图表法。

②间断呈片状分布要素:范围法。

③离散分布要素:点值法、分级比值法和分区统计图表法。

(三角形图表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