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

・论著摘要・
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
孙淑清 林仲玉 黄丽红
系统性红斑狼疮(SL E )神经系统损害侵及脑者最为多见,临床上通称为SL E 脑病。

现将我院自1976~
1995年收治的30例患者报道如下。

资料:本组男1例,女29例。

年龄9~52岁,平均
2715岁。

40岁以下26例,40岁以上4例。

均符合1982
年美国风湿病协会确定的SL E 诊断标准。

脑病表现为癫痫抽搐者21例,昏迷4例,精神抑郁4例,情绪淡漠
4例,兴奋多言3例,思维混乱5例,被害妄想2例,谵
妄4例。

体检:偏瘫4例,颅内压增高4例,脑膜刺激征
(+)1例。

脑电图检查6例,4例显示慢波增多,散在尖
波发放。

脑脊液检查8例,5例压力增高(215~
311kPa ),4例白细胞数增多(6~14×106 L ),3例蛋白
轻度增多(018~112g L ),糖及氯化物均正常。

治疗与预后:本组病例均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少数配用免疫抑制剂或中药。

重症采用甲基泼尼松静脉滴注。

基本治愈9例,好转11例,死亡10例。

尸检1例女性,20岁。

SL E 病史半年。

死前半个月
作者单位:130021长春,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
出现反复抽搐。

尸检报告:皮肤呈典型SL E 病变,伴有心、肺、肾、肝、脾损害及心包积液。

脑组织水肿,小血管周围炎。

神经细胞变性,胶质细胞增生,轻度脑膜炎。

讨论:本组24例患者3年内出现脑损害症状。

脑病表现可为SL E 的首发症状,但多数出现于SL E 活动期或晚期。

本组25例处于狼疮活动期,3例处于狼疮晚期。

SL E 脑病的诊断迄今尚无统一标准,我们认为:①
具备SL E 的诊断条件;②出现抽搐或其他神经精神症状(排除其他疾病所致者);③处于狼疮活动期;④脑脊液检查:白细胞和蛋白轻度增高,抗核抗体阳性,C 4降低;⑤加大皮质激素剂量症状好转;⑥脑电图检查示弥漫性慢波,可有局灶尖波。

前3项为必备条件,后3项为参考条件。

本病一经诊断应在原有治疗基础上加大激素用量。

(收稿:1995209227 修回:1996203228)
(本文编辑:李文慧)
沉痛哀悼江德华教授逝世
中国共产党党员、著名神经病学专家、《中华神经科杂志》第一届编辑委员会副总编辑、天津医科大学江德华教授因患癌症医治无效,于1996年3月4日逝世,享年65岁。

江德华教授1931年4月26日出生于浙江省温州市。

1954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198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院长、天津市神经病学研究所所长、天津市神经病学研究所神经化学研究室主任、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学会第一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副总编辑、卫生部医药卫生科学技术进步奖第四届评审委员会委员、卫生部脑血管疾病专家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天津分会副会长、天津神经科学学会理事长、天津市科协第四届委员会委员、天津市高等学校首批重点学科(神经病学)学科带头人、《中华医学杂志》等国内10种专业学术期刊编委等职务。

他还是国际神经化学学会正式会员、美国纽约科学院会员、亚太神经化学学会理事、美国分子与化学神经病理杂志编委。

42年来,江德华教授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把他全部的精力和心血都倾注在神经科疾病的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上。

江德华教授作风正派,严于律已,医术精湛,医德高尚,教学育人,作为著名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他培养了一大批神经科专科医师和科技骨干。

江德华教授学识渊博,科学态度严谨,善于引进先进技术用于神经病学研究,是国内较早涉足神经化学领域,并颇有建树的著名专家,曾在国内外发表论文70余篇,并参与编写9本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专著。

江德华教授以其卓越的成绩和突出的贡献曾获各级嘉奖,被国务院授予政府特殊津贴及荣誉证书。

他的逝世是我国神经病学界的一大损失。

我们深切缅怀江德华教授,要化悲痛为力量,为振兴和发展我国神经科学事业而努力奋斗!

552・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年8月第29卷第4
期©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