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化旅游相关概念辨析_任冠文

文化旅游相关概念辨析_任冠文

第2卷第2期2009年4月旅游论坛To urism For umV ol.2N o.2Apr.,2009[旅游理论研究]文化旅游相关概念辨析任冠文(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广西桂林541001)[摘 要]文化旅游已成为当今旅游业的一个发展趋势,游人对此趋之若骛,专家、学者们也对文化旅游的研究多有著述。

但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文化旅游的概念有不同的理解与定义,这无疑不利于文化旅游的发展与研究。

在分析文化与旅游、旅游文化、旅游者与文化旅游者、文化资源、文化旅游资源、文化旅游产品、文化旅游环境等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认识,认为文化旅游是指旅游者主要以消费文化旅游产品,体验与享受旅游活动中的文化内涵,从而获得身心愉悦的一种旅游活动。

[关键词]文化旅游;概念辨析[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784(2009)02-0159-04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这已是学界的共同认识。

事实上,旅游本身即是一种文化活动,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虽然如此,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随着世界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旅游者的活动领域的不断扩大和经营营销范围的不断拓展,文化旅游作为一个专业名词出现了,相应地对文化旅游的研究也逐渐多起来。

但对文化旅游的界定,可谓见仁见智,各从所是,颇多争论,至今未形成定论。

有鉴于此,有必要对文化旅游及相关概念进行辨析,以利对文化旅游的研究。

一、文化旅游的相关概念(一)文化与旅游关于文化的论述有宏观的、有微观的、有广义的、也有狭义的,但真正能包括文化全部内容的,我以为张岱年先生的认识是比较全面的,他讲:“凡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都属于文化;或者说`自然的人化’即文化。

”[1]从这一认识来看,尽管不同的人对旅游有不同的解释,但就离开常住地,到异国他乡短期进行旅行和逗留,以满足其精神、物质上的某种需要的认识,却是一致的。

由此不难看出,旅游本身即是人类的一种文化活动。

因此,可以说旅游从诞生之日起就与文化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正是由于旅游与文化之间存在着这种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无论旅游主体、旅游客体,还是旅游介体,都体现出了它们的文化属性。

就旅游主体来看,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无非是要满足其精神与物质上的某种需要,整个旅游活动过程,也无非是一种购买文化、消费文化、享受文化的过程。

而旅游客体即旅游资源,从人文旅游资源来看,不管是以实物形态存在的文化古迹,还是无形的民族风情、社会风尚,都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产物,当然属于文化的范畴。

自然资源本身虽不具有文化属性,但对自然的观赏是需要通过文化来反映和传播的,观赏的过程当然也是建立在文化基础之上的。

至于旅游介体,即旅游企业,先不说其本身具备的生产文化、经营文化、销售文化等,仅就其向旅游者提供的旅游产品而言,也一定是经过人的开发、加工,具有文化属性的产品。

以此来看,不仅旅游企业对旅游资源开发、经营是在追求其本身的文化内涵,而且旅游者对自然景观的观光、对人文化景观的体验、参与,实质上也是在追求自然与人文的文化内涵。

只不过旅游企业追求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是为了增加旅游产品的吸引力,更多的是以经济目标为主,而旅游者追求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更多的是以精神与物质享受为目的。

事实上,这也是旅游业之所以能蓬勃发展的原因。

从这一角度讲,可以说一切旅游活动都是文化旅游。

但需要指出的是人们今天所讲的文化旅游,绝非是这种广义上的文化旅游,否则就完全没有必要再将文化旅游专门提出来。

159[收稿日期]2008-10-31[作者简介]任冠文(1954- ),男,山西太原人,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博士。

(二)旅游文化目前,对于旅游文化概念的研究界定至少不下几十种,对于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的辨析也多有专门的论述,这里不再赘述。

总之,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概念、内涵都有很大的区别。

尽管如此,这两个概念又有着紧密的联系。

前文我们已谈到任何旅游都离不开文化,文化是旅游的灵魂。

从这一意义上讲,任何有意、无意被旅游所利用的文化都应当属于旅游文化的范畴。

也就是说,无论是旅游目的地的民族文化、客源地文化,还是旅游主体、客体、介体在旅游活动过程中交往碰撞产生的文化,都是旅游文化。

(三)旅游者与文化旅游者为满足精神及物质上的某种需要,而到异地他乡进行短期旅行和逗留的人,即是旅游者。

这是从旅游的普遍意义来讲的,也是泛指一切旅游者。

但严格讲,人们的旅游动机是有很大差异的,如有健康娱乐动机、文化动机、亲友动机、社会动机、经济动机等。

正是由于旅游者的旅游动机不同,因而各自的旅游需求也有较大差异,才被划分为不同类型的旅游者。

事实上,人们将旅游进行分类,其目的也就是想要更好地满足各种不同旅游动机者的旅游需求。

对于文化旅游者,国内学者认为,是“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强烈的求知欲;具有某种特殊兴趣,乐于在与他人交流中互相促进;对于导游和行程安排要求较高”的旅游者。

而国外学者则认为“文化旅游者是将文化旅游作为一种兴趣的旅游者。

”[2]总之,文化旅游者是旨在通过旅游扩大知识面、增长知识的旅游者。

应当说,这些认识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都有欠全面。

作者以为文化旅游者在于其旅游动机主要是对文化知识的追求,他们从事旅游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在自我充实和感受各种文化熏陶的同时得到自我放松。

正因此,他们注重的是广泛、深刻接触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内蕴,追求的是本真、原生的文化。

事实上,其他旅游者与文化旅游者的关键区别就在于此,由此可知,并不是文化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者都是文化旅游者,而非文化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者也未必没有文化旅游者。

(四)文化资源、文化旅游资源及文化旅游产品前文我们已谈到“凡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都属于文化”。

也就是说从人类出现至今,一切思想、活动、行为及其产物都是文化,它是凝结人类文明和智慧的知识资源,是人类进步的动力源泉。

从这一意义上讲,一切文化都是人类保贵的资源,也可称为文化资源。

将文化资源与创新思维活动结合起来,就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

按文化资源存在的形式看无非是有形文化资源与无形文化资源两类,而这两类文化资源正是人类各行各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

文化旅游资源是文化资源的一个分支,但同时也是旅游资源的一个分支,具有二者的双重性质。

既然“凡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可能被利用来开展旅游活动的各种自然、人文客体或其他因素,都可称为旅游资源”[3],那么,文化旅游资源首先应该包括了旅游资源的内涵,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能更大程度地满足旅游者对文化知识的追求,所以可以认为凡能被旅游业所利用来开展旅游活动,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能满足旅游者对文化需求的各种自然、人文客体或其他因素,都可以称为文化旅游资源。

它既有物质的,也有非物质的,既有有形的,也有无形的,这是从广义上来讲的。

如果从狭义上讲,它还应能产生一定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效益。

文化旅游产品首先是旅游产品的一个分支,何为旅游产品呢?学者们由于出自各自不同的角度,对其定义可谓众说纷纭,难以定论。

大致来讲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从旅游需求的角度,认为“旅游产品是指旅游者花费一定时间、费用和精力所换取的一项经历”。

二是从旅游目的地的角度,认为“旅游产品是指旅游经营者凭借旅游吸引物、交通和旅游设施,向旅游者提供的用于满足其旅游活动需求的全部服务”。

三是从旅游市场营销的角度,认为旅游产品“是通过交换以满足某种需求和利益的有形物体和非物质的无形服务”[4]。

四是从功能角度来界定的,如认为旅游产品是“旅游企业经营者在旅游市场上销售的物质产品或活劳动提供的各种服务的总和”。

如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服务基础术语》就认为旅游产品是“由实物和服务综合构成的,向旅游者销售的旅游项目”。

作者比较赞成从功能角度对旅游产品加以界定,众所周知,产品最重要的特点在于它的价值与使用价值,而从功能角度实际也就是从价值角度做出界定,应该是比较正确的。

旅游产品也是产品,只不过由于旅游产品相对于纯物质产品、纯服务产品有自己的特点,比如多数旅游产品具有生产与消费的不可分离性、不可储存性和不可转移性,但严格讲这并不影响对旅游产品的界定,因为向顾客销售仍然是它的最大特点。

当然并不是说前三种认识不正确,只是认为既然是对产品的界定,当然应该从产品最重要的特征去考虑。

所以作者认为旅游产品是旅游经营者为满足旅游者精神和物质的需要,向旅游160者提供其在旅游活动中所需要的各种物质产品与服务产品的总和。

这里既包括了旅游吸引物、旅游设施、旅游交通及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所需的全部服务,也包括了旅游购物商品,既有物质的产品,也有非物质的服务;既有有形的要素,也有无形的要素。

而文化旅游产品首先具有一般旅游产品的共性,其次也具有自己的特性,最大的特点就在于产品的文化性。

虽然其他旅游产品也有其文化性,但文化旅游产品的吸引力主要在于其文化性,文化是文化旅游产品的灵魂和生命力。

文化旅游产品虽然一定程度上也满足旅游者的物质需要,但更主要的是满足其精神需要,这大概就是文化旅游产品与其他旅游产品的主要区别。

所以文化旅游产品是旅游经营者主要为满足旅游者的精神文化需求,在旅游活动中向旅游者提供的有较高文化含量的物质与精神产品的总和。

(五)文化旅游环境任何旅游类型都必然涉及到环境问题,虽然有人将这种环境分为文化环境与自然环境两大类,但严格地讲二者是很难分开的,因为旅游环境本身即是人类活动的场所,所以从广义上讲都可以认为是文化环境。

应当说文化环境是旅游的基础。

狭义的文化环境是指人类活动创造的各文化要素组成的与自然环境相对立的文化区域(文化综合体)。

组成这一文化区域特征的文化要素常常指生产方式、语言、宗教政治形态、日常生活、房屋构造、风俗、艺术及对自然适应的各种现象。

广义的文化环境是指人类活动创造的文化因素和被影响了的自然景观中的某些文化景观组成的大文化区域。

事实上,我们所指的文化环境是与自然环境相融的环境。

从这一角度讲,任何旅游活动都必然涉及到文化环境,都会对文化环境提出不同的要求。

因为一种文化显示着一个地区的特征。

这个地区之所以与其他地区不同,不仅表现在山岳、河谷、气候等自然因素,更多是从特定的语言、宗教、意识形态、建筑风格、饮食、风俗、服饰等文化因素方面表现出来,而且它们往往被附加在自然景观上,使自然景观也被地区特征化,共同组合成特定意义的文化环境。

也正是这种文化环境的差异性,使传统的、地方的、民族的景观成为最具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

而文化旅游的核心在其文化性,所以文化旅游对文化环境的要求更显突出、重要。

文化旅游环境首先要有良好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结合氛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