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活动:为科学教学插上腾飞的翅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对于学习这件事来说,要想做到心中有数,就要学会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之前,笔者对任教的四个班共198人作了是否愿意参与课前活动的调查,其中有65人认为科学课不需要开展课前活动,究其原因是认为科学课主要以探究活动为中心,对于每一堂课孩子们都充满了好奇,若提前开展了活动,似乎失去了对科学课的神秘感,变得很没趣。
“授之以鱼,只供一餐;授之以渔,可享一生。
”在教学中,我们要教给学生科学的方法,使他们能合理地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有效的活动,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才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对于课前活动的指导一般可按不同的课型进行。
一、指导学生课前搜集资料
课前搜集资料是要求学生通过翻阅大量的书籍、报刊,或是上网浏览,询问父母等方式去查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
从中孩子们可以了解科技的发展与生产生活的紧密联系,了解人体保健、环境与保护、新能源的开发、动植物的繁殖、食物的搭配等多方面知识,从而为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扎实的基础。
在搜集的过程中每个学生可能得到不同的资料,把这些资料补充进课堂,不仅可以拓展教材,便于对教材知识的深刻理解;还可充分利用学生手头的资源,省时高效;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处理信息的能力。
如教学《跳动起来会怎样》一课,为丰富对消化系统的认识,
有的孩子请医生家长帮忙,搜集到了食物消化的录像资料,帮助我们解决了极大的困难,从而实现了从课本到生活的延伸。
再如教学《地球的卫星——月球》一课,可要求学生通读教学内容,在总体上了解新知识的基础上,再去搜集有关月球的资料。
课堂上的检查反馈表明:课前活动效果非常好,全班大多学生搜集了资料,具体有:月球表面有众多的环形山;月球上没有水、生命的存在;1957年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我国对月球的探索中,有神五、神六、神七载人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着落,其中有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等6位宇航员上过天等等。
有的学生准备了丰富多彩的图片,特别是几个优等生还将资料做成了幻灯片,图文并茂,方便其他同学读取。
在教学《宇宙》这一单元时,还可在课堂中安排5分钟,让孩子们播报课前搜集到的信息,并采取积分制的评价方式,提高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
二、指导学生课前准备材料
实验材料是帮助学生解决科学问题、获得科学知识、提高探究能力的基本载体,是学生感受科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科学价值的重要资源。
实验材料准备的是否充分直接影响到科学探究活动能否顺利进行。
教师除了认真准备实验材料外,还可充分利用学生资源和家长资源,让学生参与到课前的材料准备中来。
一方面可让学生体验提前到来的探究和责任感,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及选择材料的能力。
我们的家长遍布于各行各业,能够为某些材料提供一定的方便。
如有的家长任教初、高中科学,可以为我们提供更丰富的实验教学仪器,如动植物、岩石的标本等。
又如《磁铁》单元中的磁铁,《溶解》单元中的食盐、面粉、白糖、沙子,《电》单元中的电池、导线、小灯泡等这些生活中容易得到的材料可让孩子们提前准备。
再如《材料在水中的沉浮》一课,进行沉浮实验时要用到木头、金属、塑料等材料来研究沉浮的情况,为了实验的科学性,每一类材料至少要准备2个以上,由于材料品种多,数量多,若在上课前一天准备有点仓促。
为此,可让每个班的孩子提前在班内准备一个大箱子用来收集饮料瓶、易拉罐、吸管、等废弃物,这个百宝箱在课前准备材料的过程中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指导学生课前参与体验
1、体验观察研究
观察是人们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下,通过感觉器官直接地或借助某些科学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和描述客观对象的一种研究方法。
因课堂内受时间、器材的限制,若要进行全方位的、多品种的观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为此,教师可在课前提前布置学生制定好研究计划,再根据计划去寻找观察对象并进行独立观察或小组观察,课内进一步指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观察。
这样,学生可以收获更丰富的知识。
2、体验现场活动
陶行知曾说:“要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嘴、空间和时间,并且给予充分的营养。
让他们置身自然,研究自然,较之于几十平方米的教室,学习的时空更加广阔,手、口也更加自由了,他们就会感到自主、轻松、愉快。
”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为此,组织孩子们在课前参与现场体验活动,能激起孩子们最大的兴趣。
3、体验动手操作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制作是科学探究的主要形式之一,鼓励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制作带有创造性的科技作品。
在一堂课中,如把过多的时间放在制作活动中,真正让学生思考的时间会变得十分有限。
为此,一些动手制作的课,可适当安排在课前让孩子们先动起手来。
在科学教材中,小制作穿插在每一个单元中。
如在学生了解了磁铁的磁性、两极、相互作用及指南针之后,安排了做一个指南针;在学生了解了重力、弹力、反冲力、摩擦力之后,安排了设计小赛车;在了解了各种形状与结构以及各种各样的桥之后,安排了用纸造一座桥等诸如此类活动。
课前开展好这些制作活动,不仅可以巩固书本知识,加深对科学与技术之间的理解,把学到的知识进行融会贯通,认识到科学知识是为技术服务的,更重要的是在制作过程中能磨练学生的意志,成功的喜悦激励他们不断进取,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
通过实践,笔者发现在指导学生开展课前活动时要具体、要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要顺应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开展课前活动与预习是两回事,不能等同,在布置课前活动的要求时要有针对性、集中性、发现性,不要出现“预习课本第x页—第x页”这样的要求。
对好的方法和结果要进行激励性的评价,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当然允许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效果。
课前的亲历活动时间有长有短,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安全,及时给予提醒和忠告,防范一切可能发生的意外。
作者单位:灌云县鲁河中心小学江苏222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