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2020版中考语文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积累与运用 (共5题;共27分)1. (13分) (2019八上·吉林期末)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
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
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己。
(1)选文画线句子中有一个错别字,应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
(2)“颓唐”一词在语段中的含义是()A . 衰颓败落B . 精神萎靡C . 表情严肃D . 心情悲痛(3)语段中的“我”指的是谁?()A . 鲁迅B . 老舍C . 朱自清D . 茅盾2. (2分) (2017七下·丹阳月考) 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各项中小玲的做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小玲陪家里的老人一起登高望远,赏菊吟诗,遍插茱萸。
B . 小玲的生肖属相是蛇,弟弟比她小2岁,小玲要挑选一款生肖属相的玩具送给弟弟作为生日礼物,她选择了一直可爱的机器狗。
C . 小玲向同学小明询问他母亲的姓氏,按照古代的礼仪应这么问:“令堂贵姓?”D . 老师提问:“农历二月份有哪些节气?”小玲回答:“惊蛰和春分。
”3. (2分) (2019八下·呼和浩特期中)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家庭和学校对孩子安全问题的过度关注,反而会降低孩子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B .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步进入中小学课堂。
C . 你平时没有认真学习,考试时又没有按照要求仔细审题,那怎么可能有好成绩是可想而知的。
D . 岁梢寒夜,玩火玩灯,除夕燃滴滴金,放焰火,是孩子群里少有例外的事。
4. (2分) (2018七上·桂林期末)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 朱自清的《春》是一篇精美的散文,所描写的景物充盈着生命的灵气。
B . 《世说新语》是南宋时期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
C . 《动物笑谈》作者是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科普作家康拉德·劳伦兹,其代表作是《所罗门王的指环》。
D . 《狼》选自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文学家。
5. (8分)古诗词默写。
(1)出师一表真名世,________。
(2) 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
(3)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
(4) ________,百般红紫斗芳菲。
(5)文人都喜欢用诗句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如:在《短歌行》中,曹操活用过《子衿》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
”来表明自己求才若渴;戴叔伦在《兰溪棹歌》中,用诗句“________,________。
”来表达从心底荡漾起的快乐之情。
二、阅读 (共4题;共68分)6. (12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春思贾至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1)一、二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在诗中起什么作用?(2)三、四句中的“惹”字用得很巧妙,请说说好在哪里。
7. (19分) (2017九上·南充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小题【甲】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乙】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
始举进士,徙知端州,迁殿中丞。
端土产砚,前守缘贡①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拯命制者才足贡数② ,岁满不持一砚归。
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
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拯性峭直③ ,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
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
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
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
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注释】①缘贡:趁着进项的机会。
②才足贡数:仅仅满足进项数量。
③峭直:严厉刚直。
(1)解释划线词的意思。
①此悉贞良死节之臣________②先帝不以臣卑鄙________③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________④平居无私书________(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 .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晏子使楚》)B . 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赵普》)C . 故人、亲党皆绝之当余之从师也(《送东阳马生序》)D . 奉命于危难之间谨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岳阳楼记》)(3)翻译句子①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②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4)阅读【甲】【乙】两文,回答问题。
①【甲】文第二段主要追叙了什么内容?请简要概括。
________②两文同述为政与做人之道。
诸葛亮建议后主要________。
保证告诫后世子孙要________。
(各用一个四字短语回答)③请用【甲】文中一个词语(短语)概括包拯这个人物形象。
________8. (17分) (2017·镇江)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①老治保主任①要退休了,需要物色一个新的接班人。
村民经过评议,推荐两个人选:大黑和小白。
②大黑长得五大三粗,皮糙肉厚,站着像半截儿黑铁塔栽在那儿。
他走起路来,老远地面就咚咚响,不用见人,就知道是大黑来了。
他要当上治保主任,那些歪毛淘气,还不都给镇住!③小白呢,长得白白净净、文文静静,身子骨单薄。
尤其那双娘们儿手,一个鸡蛋都攥不过来。
④一次,市场上有人打架。
卖肉的抄起剔骨刀,卖红薯的举起铁秤砣,眼看要出人命,只见大黑往两人中间一横,一出左手,来个空手夺刀,又一挥右手,来个千斤坠砣。
两个人都傻了眼。
大黑的雄风,展示无遗。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⑤又有一次,在大街小超市,有人丢了钱包。
嫌疑人是个女人,穿得很酷。
讯问的时候,大黑手里掂一根牛皮带,摇晃着从左手倒到右手,又从右手倒到左手,可那女人面无惧色。
小白冷眼观察,忽然一抬头,指着天花板.说:“看哪,顶棚上一对蝎子,正在打架呢!”那女人忙伸长脖子仰头往上看。
小白立刻命令大黑:“你马上把这女人身上的衣服给扒下来。
”⑥大黑不敢,小白厉声说:“让你扒你就扒,出娄子我顶着!”⑦那女人的衣服被扒掉了,原来是个男人。
这时,小白一拍桌子:“男扮女装,身上有赃。
”一搜,果然是他偷了钱包。
⑧大黑有些纳闷:“你咋看出他不是个女人?”⑨小白狡黠一笑:“我看这人老缩着脖子,就在他伸长脖子看屋顶的时候,他喉头结就露出来了。
”⑩所以,大黑和小白是各有千秋。
⑪这天,大黑和小白相伴去村里的盖房工地办事。
大黑走路总是扬着头,低头老婆扬头汉嘛。
突然,他“哎哟”一声,不好,木板上的一根锈钉,穿透胶鞋底,扎在他的左脚掌上。
⑫大黑一下子坐到地上,小白忙说:“别动,我给你拔出来。
”⑬“钉子吃到我的脚上来了。
”大黑笑说,“不用,我自己来。
”说毕,“噌”的一下,将带钉的木板拔出,甩在道上。
⑭小白忙捡了那块钉板,放妥在木头垛上,然后很正经地对大黑说:“你先别起来,我马上给你使劲儿挤挤,带锈的钉子有毒。
一会儿你赶快到村卫生站,清洗伤口,打破伤风针。
必要的话,还要开刀,做一个外科手术,务必将锈钉污染的部。
分,进行彻底处理。
”⑮“嘿嘿、嘿嘿,哪那么邪乎。
”大黑轻蔑地嘿嘿完了,一下子就站了起来,并用脚顿了顿地,“连血筋都没冒,你当我是泥捏的呢?”⑯“不流血不见得是好事。
”小白分析道,“如果流血,病菌会带出来。
不流血,病菌会窝在里边。
”⑰“我这身子骨,还怕病菌?傻小子睡凉炕,架不住身体棒。
”大黑把这还当回事?他当过架子工,磕磕碰碰家常便饭,让钉子扎脚也不是头一回了。
⑱小白拗他不过。
晚上,他特意跟大黑媳妇儿说:“大嫂,您得盯着点,还是让我大黑哥到卫生站,哪怕只是清洗清洗。
”⑲第三天,小白去县党校学习,一去得二十天。
临走时,把此事告诉了村书记。
⑳二十天过后,小白回来就去看望大黑。
大黑的脚脖子有点肿,两只脚掌的颜色也不一样。
可大黑仍笑呵呵地说:“这几天好多了,你看,封口了。
”㉑小白摇摇头说:“封口,不见得就是算好了,可能……”㉒结果不幸被小白言中,到大黑伤脚发黑的时候,才住了医院,医生摇了摇头说:“太晚了——要命,还是要腿?”㉓当然还是要命。
大黑的左腿被截了肢。
媳妇儿推着轮椅,他坐在上面。
左腿的裤脚余下一截儿,往上窝回来,用黑布带绑着。
大黑脸上仍乐呵呵的。
㉔结果,自然是小白当了治保主任。
但一提起大黑的脚,小白就掉眼泪:“怪我、怪我,都怪我,怪我没尽到当弟弟的责任。
”㉕也有人说,假如大黑不截肢,没准这治保主任就当上了。
但村书记一口否决:“一个连自己身体都不尊重的人,能更好地尊重别人的生命吗?”(选自2017年1月5日《天津日报》,作者许福元,有改动)【注】①治保主任:文中指负责治安保卫工作的村干部。
(1)小说写了“大黑”这个人物的哪些事?请简要概括。
(2)结合小说内容,说说“小白”是个怎样的人。
(3)“大黑”的脚受伤以后,他和“小白”的表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请举出其中一例,并简要说明作用。
(4)下面的句子富有表现力,请结合划线的词语具体分析。
①说毕,“噌”的一下,将带钉的木板拔出,甩在道上。
②左腿的裤脚余下一截儿,往上窝回来,用黑布带绑着。
大黑脸上仍乐呵呵的。
(5)关于这篇小说的题目,有人认为用“截肢”准确,有人认为用“锈钉”恰当。
以上两种看法,你赞成哪一种?请说明理由。
9. (20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学会看病①儿子比我高了。
②一天,我看他打蔫,就习惯地摸摸他的头。
他猛地一偏脑袋,表示不喜欢被爱抚。
但我已在这一瞬的触摸中,知道他在发烧。
③“你病了。
”我说。
“噢,我还以为是睡觉少了呢。
妈妈,我该吃点什么药?”他问。
④孩子一向很少患病,居然连得病的滋味都忘了。
我刚想到家里专储柜里找体温表,突然怔住。
因为我当过许多年的医生,孩子有病,一般都是自己在家就治了。
他几乎没有去过医院。
⑤“你都这么大了,你得学会生病以后怎么办。
”我说。
⑥“我早就知道生病以后怎么办。
找你。
”他成竹在胸。
“假如我不在呢?”“那我就……就找我爸。
”⑦也许这样逼问一个生病的孩子是一种残忍。
但我知道总有一天他必须独立面对疾病。
既然我是母亲,就应该及早教会他生病以后该怎么办。
⑧“假如你最终也找不到你爸呢?”“那我就忍着。
你们早晚会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