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新能源技术应用现资料

我国新能源技术应用现资料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新能源技术》课程论文题目我国新能源技术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学院专业姓名学号成绩控制工程学院电气工程教研室二零一五年十一月摘要:在全球的电源结构中,传统化石燃料也仍然占据绝对主流地位,占全部发电量的60%以上。

一次能源的大量消耗导致全球能源短缺和气候恶化,已经成了迫在眉睫的全球性问题。

在巨大的环境压力下,全球积极开发应用新能源,在传统的火电、水电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核能、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发电。

与常规能源相比,新能源最大优势是地域分布比较均衡且资源量巨大,其资源量相比人类需求来说,可谓资源无限。

开发利用新能源有利于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保护生态环境、保障能源安全。

同时也是拉动内需、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新能源大多存在能量密度低、资源分散等问题,难以在短时期内大规模替代化石能源,对其开发利用需要在技术、成本、管理等诸多方面做更大努力。

关键词:不可再生能源新能源发电技术开发利用现状发展态势研究热点发展前景与展望ABSTRACT:In the global power structure, the traditional fossil fuels are still occupy the absolute mainstream position, accounting for more than 60% of the total amount of electricity. The massive consumption of primary energy has caused the global energy shortage and the climate change, has become an urgent global problem. Under the enormous environmental pressure, the global activ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new energy, in the traditional thermal power, hydropower,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nuclear energy, solar energy, wind energy and other new energy power generation.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energy sources, the biggest advantage is that the new energy resources are more balanced and the resources are huge, and the resources are unlimited.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new energy will help optimize the structure of energy consumption, protect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protect the energy security. At the same time, the strategy choice of stimulating domestic demand, fostering new economic growth points, increasing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promoting economic and soci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new energy, such as low energy density, resource dispersion, is difficult to replace fossil energy in a short period of time. It needs to develop and utilize the technology, cost, management and other aspectsKEY WORDS:Non renewable energy New energy power genera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status Developing trend Research hotspot Development prospect and Prospec目录1. 引言 (1)2.我国新能源的应用现状 (1)2.1太阳能 (1)2.2 风能 (2)2.3地热能发电 (2)2.3.1地热发电 (2)2.3.2地热直接利用 (3)2.4海洋能 (4)2.4.1海水渗透发电技术有望成为新的环保能源 (4)2.4.2潮汐能发电 (4)2.4.3波浪能(wavepower)发电 (5)2.4.4海流能发电 (5)2.4.5海洋温差发电 (6)2.5生物质能 (6)2.5.1沼气技术 (6)2.5.2直接燃烧技术 (7)2.5.3气化技术 (7)3.我国新能源的发展趋势 (8)3.1太阳能 (8)3.2风能 (8)3.3地热能 (9)3.4中国生物质能 (9)3.4.1农村生物质能利用 (9)3.4.2生物质燃料将部分替代化石能源 (9)参考文献 (10)1.引言本文将主要围绕21世纪中期的主要能源和人类如何最终解决能源问题做出探讨。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是指除常规化石能源和大中型水利发电、核裂变发电之外的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海洋能以及地热能等一次能源这些能源资源丰富、可以再生、清洁干净,是最有前景的替代能源.将成为未来世界能源的基石。

可再生能源具有清洁、环保、持续、长久的优势,成为人们应对能源短缺、气候变化与节能减排的重要选择之一,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强烈关注。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09年全球可持续能源投资趋势报告显示,尽管全球投资市场普遍疲软,但2008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达1550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

2008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总额较2007年增长5%。

据专家预测:到本世纪50年代,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全球能源消耗中的比例将达到50%。

从可持续发展看,人类当前主要依靠的化石能源终将耗竭,未来的主要能源只能依赖于可再生能源和受控核聚变能,对此,科技界已形成比较一致的共识。

近年来,世界已开始了向可持续能源系统过渡的积极努力,期望在二十一世纪上半叶能形成初始的体系框架,发展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是主要措施之一。

2.我国新能源的应用现状2.1太阳能我国在太阳能发电领域起步较晚,所以无论是在研究和开发水平,还是在产业规模和商品话程度方面都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

在太阳能光伏发电和太阳能热发电领域目前都处于试验阶段,离规模应用有较大差距。

在国家《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光伏发电的目标是到2020年达到200千瓦,这远远落后于同时期的西方发达国家水平,也落后于风能等其他新能源所占的比重。

在太阳能发电领域,我国的科技水平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一些关键技术为外国所垄断。

以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太阳能电池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为例,生产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原材料是高纯度多晶硅,而高纯度多晶硅销售和制造几乎全部被全球的七大公司控制,这些公司技术完全封闭;在太阳能光伏发电领域,全球88%的光伏组件和光伏电池的生产集中于12家国际大公司,这些大公司无一例外都在发达国家。

因此我国太阳能产业的高端技术亟待突破,才能带来太阳能发电的推广与实际运用[1]。

目前,我国已经成功实施了多项太阳能发电项目,如“送电下乡”,以及山东力诺太阳能发电并网项目和西藏羊八井光伏示范电站,这些项目的实施,使我国在太阳能发电领域积累了丰富的产品经验和建设经验。

在光伏发电领域,薄膜电池技术的基础研究和产业化实验,也已经实现了与国际同步,而这一技术将在太阳能发电领域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2]。

2.2 风能我国幅员辽阔,陆疆总长2万多千米,海岸线1.8万多千米,是一个风力资源丰富的国家,全国约有2/3的地带为多风带。

风能总储量为32.26亿千瓦,实际可开发的风能储量为2.53亿千瓦,为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利用技术提供了强大的资源条件。

两大风能地带———西北、华北、东北和东南沿海为风能资源丰富区,跨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

到1999年底已开发微小户用型风力发电机16万台,并网型风电场24座,总装机容量26万千瓦,其中绝大多数机组是从丹麦、德国、美国、比利时、瑞典引进的,最大单机容量为600KW。

毫无疑问,中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受到一系列因素的限制,其中包括资金和技术资源供应的不足、政策的不相配套等。

和常规资源相比,它会缺乏竞争力。

但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出发,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已对这些资源的开发给予了关注[3]。

目前,我国国产化机组产量仍然偏小,远未达到规模效益,使得零部件采购价格偏高,利润空间很小。

因此,我国的风力发电装备市场至今仍由国外风力发电机组占据。

这一现实要求我国的风力发电设备制造企业应加快适合中国国情的新型风力发电装备的研制进度。

尽快提高大型风力发电装备的设计和制造技术,加大风力发电装备国产化进程。

还应注意稳定产品质量,提高国产机组可靠性,以取得风电场建设者的认可,逐步加大市场份额。

据相关资料报道,到2020年,预计我国将新增发电能力500GW,其中121GW为可再生能源。

2010年以前,我国计划新建20座风力发电场,每座风场的发电能力达到100MW以上,且达到4000MW的风力发电总目标,并要求风力发电设备本土化[4]。

2.3地热能发电2.3.1地热发电用于发电的地热流体要求温度较高,一般在180℃甚至200℃以上才比较经济,我国高温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滇、藏、川西一带,总发电潜力5 800 MW/a。

其地热发电基本原理与火力发电相同,即通过能量转换定律将地热能转变为机械能,再将其带动发电机组发电。

我国自1970年1O月第一座实验性地热电站在广东丰顺建成投产以来,相继建成了湖南灰汤、西藏羊八井、西藏那曲及西藏郎久等地热电站。

地热发电运行成本低,电力便于输送,不受热田位置限制,又属于高品位的能量,没有环境污染,所以地热发电的利用价值明显高于其他的利用形式。

2.3.2地热直接利用地热供暖:应用地热采暖主要是在我国北方,该利用方式不仅是节约煤炭、降低煤耗、减轻烟尘污染、改善环境的有效方法,还因地热水温稳定、供暖质量高而深受人们的欢迎。

目前利用中低温地熟供暖的地区有河北、辽宁、山东、河南、山西等地,全国地热供暖面积超过500万平方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