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区工作的原则
摘要社区建设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因此国内外相关机构和学者有不同的理解。
社区工作的原则对社区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由于国情不
同及地域上的差别等因素,我国学者在借鉴西方优秀社区工作发展成果
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本国发展的社区社会工作的原则。
在综合各位学
者观点后,本文作者提出了自己认为的适合中国社区发展的原则。
关键词联合国指导性文件邓姆7项原则新时期大陆原则社区发展问题
作者吴雪 08级社会工作专业
随着社会工作的发展,社区工作方法作为三大社会工作方法之一,引起了广大学者的关注。
社区工作的对象是社区,作为一种社会生活实体,对社区的研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自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我国学者一直致力于对社区工作原则的研究。
由于我国特定的国情和发展水平,决定了我国不能完全照搬西方国家社区发展的原则。
在新时期的发展我国的社区建设过程中,成就和缺陷并存。
我们要克服阻碍社区发展的阻碍,积极推动社区发展,促进和谐社会的实现。
同样,对待其他学者的观点,我们要以他人之长补己之短,结合自身的特点,为我所用。
社区社会工作的原则是指社区社会工作本身所要求的工作标准;是社区工作者在开展具体的工作时所要遵循的准则。
1955年,联合国出版《经由社区发展获得社会进步》一书中提出社区发展运动的10项原则:(1)依照社区居民的根本需要及根据人民的愿望,来拟定开始的工作计划。
诸如土地分配、就业、饮水、卫生服务等问题。
(2)应建立多目标的计划及各方面的配合行动以求全面积均衡
地推行社区发展工作。
(3)在推行社区发展的初期,社区居民自信心的加强及自动自发精神的培养,与物质建设同样重要。
(4)促使人们热心参加社区工作,共同为地方建设而努力,是社区发展最大的目的。
凡是社区各种计划的拟执行,都要由社区居民共同参加,这样才能使社区进步。
(5)地方领导人才的选拔与训练,是任何社区发展计划最基本的工作,因为只有本地方的居民才能深刻地了解其社区的背景,居民的需要,才能成功地与当地居民产生互动,而使工作的推行不致遭受太多的阻力。
(6)发动并组织妇女青年参加各种社区发展工作。
(7)对于社区所提出的“自助”计划,政府应予以重点及全面的积极协助。
(8)全国性社区发展计划的建立,应有完整的政策及完善的行政组织,并应同时注重工作人员的选拔和训练,地方与国家资源的利用及研究、实验、考核等工作。
(9)在社区发展计划中,应充分利用地方性、全国性及国际性的民间组织,因为这些力量,对于社区发展工作的推行,是不可缺少的资源。
(10)地区性与全国性的社区发展计划,应给予密切的配合,协调发展。
这些原则在当代的社区发展和社区工作中已经被普遍接受。
在许多机构或专家学者的著作中经常引用该10项原则。
在接受联合国提出的10向社区发展原则的同时,各国学者还结合自身的实践和理论,对社区工作原则进行了新的概括。
美国学者A·邓罕姆曾提出社区发展的7项原则:(1)民主自治原则。
他认为,社区发展应将民主放在首位。
(2)基层自发原则。
主要强调社区发展是地方性基层工作,应由社区人士自发兴起。
(3)大众参与原则。
(4)社区合作原则。
(5)满足需要原则。
强调基于社区大多数居民的组要开展社区福利服务。
(6)全面规划原则。
(7)注重预防原则。
社区发展工作应体现预防重于治疗的原则,防患于未然。
西方学者总结的社区工作的原则,主要是基于西方社会工作的理论和实际,对我国的社区工作有借鉴和启发作用,但是不能简单地照搬,在新时期的社区建设工作中,我国政府部门、社区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相结合,针对我国社会转型的特点和要求,提出了当前我国社区建设和社区工作的目标和原则。
参照我国现实发展状况,我国学者周沛也提出:(1)以社区发展为目标的原则。
把解决社区居民和社区的问题,满足社区需要同社区建设紧密联系起来。
(2)以人为本的原则。
认识社区发展的基础,也是社区发展的基础。
(3)社区居民自助参与的原则。
社区居民应该对社区问题和社区事务负有重要责任,发挥互助合
作精神,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社区工作,配合社区工作者,解决社区和自己的实际问题。
(4)社区自决原则。
在《社区社会工作》(吴亦明著)一书中,认为社区工作的原则应当是:(1)以人为本、服务人民。
把社区居民作为社区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2)资源共享、共驻共建。
资源共享,共建社区。
充分调动社区内的一切积极力量参与社区建设。
(3)责权统一、管理有序。
改革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社区组织,寓管理于服务之中。
(4)扩大民主、居民自治。
在社区内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5)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发,突出地方特色,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社区建设的发展目标。
在综合借鉴各种优秀成果后,本文作者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一切从实际出发。
因此,我们再寻找适合我国社区建设原则时,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结合我国社区建设的实际和现实国情。
笔者总结了五条实施原则的背景:(1)改革开放后,经济快速发展,我国逐渐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一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政府越来越重视社区的建设和发展。
另一方面,也出现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如失业问题、老龄化问题、犯罪率升高、家庭暴力、儿童虐待、环境问题以及弱势群体的权益受损问题(残疾人、农民工等)。
(2)当前政府角色的越位与缺位现象。
该管的不管或少管,该放权的却拼命抓权。
(3)社区居民自治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民主参与观念逐渐增强。
(4)关社区建设的法律不够完善或正在完善,弱势群体的利益得不到很好的法律保障。
(5)政府推动以及民间组织的觉醒促进社工队伍的成长,专业社会工作者开始入住社区,开始塑造中国的特色社区发展模式。
因此,笔者提出自己认为的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发展的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
(1)以人为本的哲学思想,即人本主义。
主张以人为本位,而不是以神或神的代表为本位;
(2)以人为本的政治思想,即民主主义。
主张人们享有参与公共事务的权利。
(3)人为本的经济思想,主要指市场经济理念,也包括那些主张经济活动应最大限度满足人的需要和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而不应追求最大利润或积累的观点;
(4)以人为本的法理学原则,则是公开承认每一个人平等的公民权利,强调维护司法的公开性、公正性。
2、特殊群体为重点的原则。
关注弱势群体的利益和需求。
3、政府主导与居民自治相结合。
政府逐渐放权,并且尽力完善法律,健全社
会保障制度。
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最大限度的扩大民主。
4、社区自助与社区工作专业化的原则。
充分挖掘和利用社区内部资源,引进
社区工作专业人才,
5、整体性与特殊性、现实性与先进性相结合。
不仅立足整体,关注社区的
整体利益,也要考虑到社区成员的特殊性,照顾其个人需要。
既借鉴西方优秀的发展经验,又立足国情,因地制宜(不同地区保留特色、协调发展)地发展社区。
不断与时俱进,保持发展。
6、解决问题、满足需要与预防同步进行。
解决社区居民的问题,满足社区的
需要时社区发展的目标。
坚持解决问题与预防问题相结合。
7、坚持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与社会和谐有机统一。
建立一个学习
型、节约型、可持续的、信息化的先进社区。
努力使社区内的教育、文化事业、民主繁荣,建立各种社区服务中心。
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自豪感至关重要。
注释:①见高鉴国编著《中国社会工作手册》,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第24页
参考文献:
吴亦明著《现代社区工作——一个专业社会工作的领域》,上海人民
出版社2003 年版
周沛著《社区社会工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7月
刘庆龙主编《中国城市社区》,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高鉴国编著《中国社会工作手册》,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