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客观世界的真实再现——走进具象艺术
教学目标:1、具象艺术的三个特点是什么;
2、具象艺术的功能是什么;
3、怎样鉴赏具象艺术作品。
学情分析:授课对象是高中一年级学生,他们具有一定的美术知识,但并不丰富。
高中的学习
生活非常紧张,走出校门去看美术馆或美术展览机构观看展览不太现实,所以我通过收集大量美术作品的背后故事及作者的生平及创作背景给学生讲解,是学生能结合自已以往的知识能够轻松的理解具象艺术的特点并学会鉴赏具象艺术作品.
重点难点:
重点:对具象艺术的鉴赏方法的理解及运用;
难点:对具象艺术的典型性的两个表现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故事情境导入:
(利用古希腊的两个画家比赛绘画的生动故事,吸引学生,提高学生对具象艺术的兴趣。
)
教师:在古希腊有两个画家,他们都以高超的写实技巧闻名一时,可是谁也不服谁的气。
后来他们就决定进行公开比赛。
比赛的当天画家A 得意的先掀开了自己画上的挡布。
他画的是一个儿童头上顶着一筐葡萄。
就在人们惊讶于他高超的画技时,从远处飞来一只麻雀,你们猜麻雀来干嘛了?学生:略
教师:麻雀以为是真的葡萄呢!人们随即为之喝彩。
画家B 却无动于衷。
画家A 求胜心切就边催促对方边身不由己的伸手去掀对方的挡布,可是他的手却停在了半空中不动了,你们猜发生什么事了?
学生:(抢答)略
教师:画家A 欺骗了动物的眼睛,而画家B 却欺骗了在场所有人的眼睛。
具象艺术在人类的绘画史上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艺术形式。
今天,就让我们看看艺术家们是怎样如实的再现客观世界,让我们共同走进具象艺术!
板书:第3 课如实的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
(壱)具象艺术的特点(板书)
(多媒体展示图片:北宋时期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展示作品局部的图片,并讲述有关作品的信息。
通过观看视频《会动的清明上河图》使学生更直观的理解具象艺术的特点。
)
教师提出问题:看完短片当中的内容,你读《清明上河图》的描绘有什么看法?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具象艺术的突出特点首先是它的视觉真实性和客观性,即按照我们所看到的世界的
样子来描绘对象。
所以,当我们观看具象美术作品是,第一眼就可以分辨出每一个个别人物形象的
性别、表情、动作和衣饰、各个物品的品种、类属以及地点、环境等特征。
(弐)(多媒体展示西班牙画家委拉斯凯兹的油画《教皇英诺森十世》,让学生通过教皇的形象和性格,画家的表现方法,了解具象艺术的典型性。
通过学生模仿投篮动作来讲述瞬间
的典型性特征。
)
教师提出问题:猜一猜,画中人物的性格怎样?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学生回答:略
教师:这幅画师西班牙画家拉斯凯兹为罗马教皇英诺森十世画的一幅肖像画。
画同真人大小,画好后放在一个房间里,后来几个大臣从门口经过的时候,赶忙脱帽行礼,这是怎么回事?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他们以为真的教皇。
这就具象艺术的是第二个特点:艺术形象的典型性(板书),即按照创作需要和美的规律
和法则,对现实生活进行抽离、集中、概括和综合的艺术处理,即使照相现实主义也是如此。
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具象艺术的是第二个特点:艺术形象的典型性(板书),即具象艺术
是通过典型的艺术形象的创造来表达艺术家的个人情感和观念的。
艺术形象的典型性表现出瞬间性特征(板书)。
例如《教皇英诺森十世》这幅作品就是画家抓
住了教皇在某一瞬间流露出来的特征并淋漓精致的表现出来。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具象艺术的典型性,不是完全的照相记录(板书),而是作者对现实
生活能动地反映。
这个能动性就表现在画家如何选择典型人物和典型环境以及画面出现的所有的艺
术形象。
正所谓的“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根据老师讲解的内容,让学生自己描述《韩熙载夜宴图》,使学生更直观更立体的了解作品、作者和创作背景,从而更深刻的理解具象艺术的叙事性或情节性。
)
教师提出问题:此画都描绘的哪些场景?
教师总结:画家顾闳中通过目视心记,运用连环画的形式描绘了韩熙载纵情声色五个的情景。
这也是具象艺术的第三个特点:事性或情节性(板书),即具象艺术中往往蕴涵着一个或多个故事情节,它可以用叙文字语言直接来讲述或描述。
(参)怎样鉴赏具象艺术作品(板书)
(多媒体展示油画《教皇英诺森十世》和《蒙娜丽莎》,让学生通过对比,认识理解区别肖像性作品和主题性作品的特点。
通过观看视频《蒙娜丽莎》让学生更直接的了解肖像性作品和主体性作品。
)教师:第一是分辨作品是肖像性作品(板书)还是主题性作品(板书)。
教师提出问题:肖像性作品同时可以是主题性作品吗?
学生讨论回答:略
教师总结:可以。
《蒙娜丽莎》不仅代表她本人,还代表了当时文艺复兴时期人们脸上的那种自信和
人文主义精神。
所有,它既是一幅肖像性作品还是一幅主题性作品。
教师:其次是看环境表现(板书)。
(多媒体展示王式廓的《血衣》。
学生通过了解画中的环境和人物特征,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画家的创作精神,深刻体会典型环境和典型形象的重要性、和其对主题表达的关系。
)
教师提出问题:画中描绘了什么场景?画中的人物具有什么特征?
学生分小组讨论,代表发言:略
王式廓是中国现代油画家、版画家,山东掖县人。
1936 年赴日本留学,1937 年回国,1938 年赴延安,历任延安鲁艺研究员,晋冀鲁豫边区北方大学、华北大学文艺学院、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
他具有深厚的绘画基本功,经常生活在农民之中进行人物写生。
代表作品有版画《改造二流子》,油画《井冈山会师》、《毛主席在十三陵水库劳动》及《血衣》的油画素描稿等。
1973 年4 月,为完成油画《血衣》,去河南写生以充实素材,由于辛劳过度,于5 月22 日逝世于画架旁。
《血衣》是王式廓以在华北地区参加土地改革运动所积累的生活体验与素材为基础而创作的大型素描(油画稿),也是曾经引起广泛社会反响的杰出革命历史画。
它以一位农村妇女手持的血衣作为揭示主题和画面情节的中心,用一系列饱受封建剥削和摧残的农民形象体现了控诉斗争激情,显示了民主革命所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历史变化和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时代的到来。
作品场面宏大、人物众多,作者真实、生动地刻画了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内心世界,富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中,有过不少反映农村土地革命斗争的优秀作品,如著名版画家古
元、彦涵等的许多版画作品,而王式廓的《血衣》可以说是同类题材作品中最深刻、最成功的艺术典型。
所以说,画家塑造的形象和环境越鲜明,对主题的表达就越深刻,就越能激发观众的共
鸣和联想。
(四)具象艺术的功能(板书)
具象艺术的两个功能(作用)也是评价具象艺术意义的基础:
(1)记录功能(板书):提供人类生活、面貌、情感、习俗、行为以及道德、科技、军事、医学
等方面的图象认识(如《占领总统府》)。
(2)社会干预功能(板书):以真实、具体、生动的人物形象和情节过程,表达(能动地反映)艺术家的思想情感、审美理想甚至政治态度,来影响我们的价值判断,从而产生认识和教育作用(如:《夯哥》)
谈谈你自己的理解和认识。
三、课堂回顾(小测试),对具象艺术特点的巩固。
1、具象艺术的特点:
(1)视觉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2)艺术形象的典型性;
(3)情节性或叙事性。
2、具象艺术的功能:
记录功能和社会干预功能。
3、怎样鉴赏具象艺术作品:
肖像艺术、主题性艺术典型环境、典型形象
四、课后拓展
鉴赏以超级写实主义的典型作品,具象艺术的典型形式。
西方古典油画、中国工笔画、写实雕塑等等。
欣赏中国超写实代表冷军的作品,看看是如何塑造典型形象的,也可以同学之间相互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