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完美试卷版)2018中考化学试题汇编:考点4 氧气

最新(完美试卷版)2018中考化学试题汇编:考点4 氧气

2018年中考化学试题汇编4——氧气1.(2018•广西)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氧气能支持燃烧B.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跟许多物质发生反应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D.在通常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2.(2018•黑龙江齐齐哈尔)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C.把打磨过的铝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铝表面出现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D.电解水实验中,正、负极玻璃管内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为2:13.(2018•湖南岳阳)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4.下列有关单质硫性质的叙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能与活泼金属反应B.难溶于水C.淡黄色固体D.熔沸点低5.(2018•安徽)实验室可通过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组装好装置后,检查装置气密性B.加入药品后,直接将酒精灯火焰对准药品加热C.水槽中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气体D.实验结束时,先移走酒精灯再从水槽移出导管6.(2018•重庆)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能自燃并生成一种红色氧化物。

对比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的事实,某同学得出的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自燃的产物不是四氧化三铁B.相同的反应物在不同条件下生成物可能不同C.有些物质燃烧时温度不需要达到着火点D.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大小是反应能否发生的因素之一7.(2018•重庆)实验室常用2KClO32KCl+3O2↑来制取O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MnO2加快了反应速率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C.固体减少的质量等于生成O2的质量D.反应前后氯元素呈现的化合价分别为+3价和﹣1价8.(2018•天津)有一位同学暑假去西藏发生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医生让他吸氧后症状缓解。

吸氧可以帮助人缓解高原反应的原因是( )A.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C.吸氧为人体呼吸提供了适量的氧气D.氧气可以燃烧9.(2018•天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B.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10.(2018•河南)下列物质在氧气里燃烧,生成物为白色固体的是( )A.硫B.镁条C.铁丝D.木炭11.(2018•安徽)为实现二氧化碳的绿色利用,科学家用固碳酶作催化剂设计了如下转化过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 COB.固碳酶在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发生变化C.X的化学式为CH2D.该过程实现了无机物向有机物的转化12.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O2B.H2OC.KClD.H2SO413H2O2可作增氧剂。

常温下,用4% H2O2溶液进行实验,研究pH对H2O2分解所得溶液中氧量的影响,测定结果如图。

(1)H2O2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2)分析如图得到的结论是。

14.(2018•呼和浩特)如图为实验室中常用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①的名称。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氧气,所选用的装置是(填装置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要从充分加热后的剩余固体中回收二氧化锰,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3)通常状况下,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污染性气体,极易溶解于水形成氨水,相同条件下密度比空气小。

实验室中可以用浓氨水与生石灰制取氨气。

请从如图中选出合适的仪器连接成一套制备并收集氨气的装置。

则装置的接口连接顺序是→f.上述实验中,E装置的作用是。

15.某活动小组利用以下实验裝置制取氧气并进行探究活动(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若用装置A、B、C来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装置B中应盛放的是,导管口连接的顺序是。

(3)活动小组对(2)收集到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产生兴趣。

于是将收集到的一瓶氧气密封。

【提出问题】这瓶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多少?【实验验证】活动小组设计了以下两套实验装置,用来测定该瓶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在氮气环境下。

将过量的铜粉分别装入干燥的硬质玻璃管和支试管后,密封。

用两支干燥的注射器从该瓶中抽取气体,分别按图2连接,推拉注射器一段时间后,用酒精灯在铜粉部位加热,加热时反复推拉注射器至反应完全。

①甲装置比乙装置更合理,理由是。

②用甲装置测定氧气的体积分数,需要测定的实验数据是。

【反思交流】实验完毕,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后,应先将气球内的气体全部挤出,再读数。

否则会使测得的实验结果(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原因是。

16.(2018•河北)图6所示是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装置、气密性良好,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

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点燃红磷后,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塞子;待燃烧停止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

(1)红磷燃绕的化学方程式为。

(2)打开弹簧夹后,烧杯中的水能够进入到集气瓶中的原因是:。

(3)实验结束,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瓶内空间的五分之一,可能的一种原因是。

17.(2018•湖南岳阳)实验课上,同学们利用下列装置进行气体制备的学习。

请回答下列问题:(1)编号①的仪器名称是。

(2)用加热法制取氧气,所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下同),收集装置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若要制取瓶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 (常混有少量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装置连接的正确顺序是:产生气体→→→F.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

18.(2018•江苏泰州)请回答下列实验问题:(1)现提供下列装置①上图C装置中,甲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

②实验室将双氧水加入二氧化锰粉末制取氧气,发生装置是__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当有______________时,开始收集气体。

③实验室可以按照“B→F→F→真空气囊”的装置顺序制取纯净的CO2气体,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个F装置盛放试剂的作用是__________,第二个F装置盛放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氯化钠固体配制50g15%的氯化钠溶液的步骤有:计算、称取氯化钠、量取水、溶解、转移。

①在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下列操作中,可能导致配制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是_______(填序号)。

a.称取时,将氯化钠置于托盘天平的右盘b.用已有少量水的烧杯溶解氯化钠c.量取水时俯视读数d.转移时,有少量溶液溅出19.(2018•江苏扬州) 氧气是我们身边无法离开的物质。

某兴趣小组对氧气的研究如下:I.氧气的制备:(1)写出上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

(2)写出用KMnO4制取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该装置中棉花团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图中装置一处明显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

II.氧气的收集:[实验1]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当放置在集气瓶口带火星木条复燃时停止收集,测定瓶中氧气的含量,重复实验3次。

[实验2]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当放置在集气瓶口带火星木条复燃后,继续收集40秒,测定瓶中氧气的含量,重复实验3次。

[实验3]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测定瓶中氧气的含量,重复实验3次。

实验数据:实验氧气的体积分数(%) 平均值实验1 79.7 79.6 79.9 79.7实验2 88.4 89.0 87.9 88.4实验3 90.0 89.8 89.3 89.7数据分析:(3)由实验1、2可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为提高获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

(4)不考虑操作因素,实验3获得的氧气体积分数不能达到100%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

Ⅲ.铁丝在氧气中燃烧(5)铁丝在纯净氧气中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铁丝燃烧时火星四射,经研究表明产生火星四射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同时生成了某种气体,推测该气体是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将燃烧后的黑色固体粉碎后,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口算题69+ 3= 47- 6= 59+10= 28+ 9=4 +50= 22- 9= 15+ 8= 8 +12=18- 9= 72- 2= 49+ 7= 27+14=82- 1= 25- 5= 64+ 5= 89- 4=55+25= 69+13= 48+13= 87-12=9 +43= 12+10= 80-20= 67-15=29-13= 66-15= 12- 7= 10+19=90+10= 29-13= 85-16= 44-13=34+16= 88-18= 60-12= 51-12=1、23+48-12=2、56+14+23=3、78-12-2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