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骨密度测定(英)

骨密度测定(英)

药物等用SPA或DXA观察骨量变化,出现骨量降低情 况时需调整药物剂量
临床应用
▪ 具有代谢性骨病的患者,如原发性甲状旁腺 机能亢进,通过测定骨密度了解骨骼受累的 情况和程度,确定是否需要手术治疗
▪ 评估效果,调整方案
正常骨量 (normal)
女,56
正常骨量 (normal)
女,56
严重骨质疏散松(severe osteoporosis):
骨质疏松症
▪ 1885年由欧洲病理学家Pomme提出的,其意为 骨质减少的疾病,组织学上可见布满了孔隙 的骨骼
骨密度测定
▪ 松质骨(trabecular bone)比皮质骨(cortical bone)表面积大,骨代谢转换率快,所以易受 增龄和绝经的影响,全身骨骼松质骨和皮质 骨在不同的骨中的比率不同
– 预测骨折的危险度,以便早期采取预防措 施,防止骨折的发生(risk stratification for
bone fractures)
– 提倡骨质疏松预防重于治疗,早预防、早 诊断、早治疗(early diagnosis of osteoporosis)
骨质疏松症主要分类
▪ 原发性(原因不明)骨质疏松症(primary osteoporosis)
dose),100~1000m rem
SPA
单能(单光子)吸收测量 Single Energy (Photon)
Absorptometry
SPA
用于软组织覆盖少的尺桡骨(ulna, radius)、跟骨(calcaneus)光密度测定 放射源 125I、241At 精密度1~2% 辐射量2~5mrem 适用普查
▪ 继发性骨质疏松症(secondary osteoporosis) ▪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主要是由于绝经后和年龄增加而
引起骨组织的退行性变化
– I型: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II型: 老年性的骨质疏松症 – 也包括一些儿童和青少年原因不明的特发性骨质疏松
I型与II型骨质疏松症的特点
项目
I型
II型
年龄(岁) 性别比(女:男) 骨丢失的类型 骨丢失率 骨折部位
▪ 松质骨的比率在跟骨(calcaneus)中是90%, 腰椎(vertebra)是66%,股骨颈(femoral neck) 是25%,桡骨远端(distal radius)是25%,全 身平均的比率是15%
骨密度测定方法 ( Bone Density Technologies)
▪ X平片(plain radiograph):30年代开始 ▪ SPA、SXA:尺、桡骨远景远段及跟骨 ▪ DPA (dual photon absorptiometry)、DEXA (dual
双能X线吸收测定 DEXA 定量数字放射测定 QDR
光子通量高,精密度高(<1%) 检查时间缩短(short examination time) 辐射剂量小(low radiation dose)<10 m
rem
原理
双能量的X线(DXAY35和70kev)穿透人体 骨骼,相应的接受器得到经软组织和骨质衰 减X线量,再经校正软组织的吸收量,可计 算出相应部位单位面积(cm2)的骨矿物质 量(mg/cm2),称双光子骨密度测定,主 要用于腰椎,股骨近端。
General Principle
DEXA uses an x-ray tube to generate two different x-ray energies. Bone blocks (or attenuates) x-rays to a greater degree than soft tissue, and lower x ray energies are attenuated more than higher energies. An x-ray detector records the amount of attenuation for the two energies and can calculate both the amount of soft tissue and the amount of bone calcium in the path of the beam. The x-ray tube and detector scan over the area of interest, building up an image of bone mineral content (BMC) expressed in grams of calcium.
甲状旁腺 钙吸收
25(OH)D3转变 为1,25(OH)2D3
主要原因
50~70 6:1 主要失小梁骨 加速 脊椎(压缩性) 和桡骨远端 降低 减少 继发性降低
雌激素缺乏
>70 2:1 梁骨和皮质骨 不加速 脊椎(多发型) 和髋部 增加 减少 原发性降低
钙三醇合成减少
临床应用
▪ 绝对适用范围:
–雌激素缺乏的妇女,在决定进行雌激素替代治疗之 前,测量骨密度是否有明显下降
放射线骨密度测定(二)
二、光密度测定 摄片测定光密度 KV,片型,冲洗等影响因素
三、Snigh指数 股骨骨小梁丢失程度
四、放射r测量 测定中指骨、桡骨皮质厚度
(cortical width)
QCT
椎体松质骨量测定 椎体压缩、畸形、脂肪受影响 双能QCT有望改进
精度差 辐射剂量大(high radiation
女,67, 有骨折史,股骨近段骨密度测量
骨量减少 (osteopenia):
男,47,股骨近段骨密度测量
骨量减少 (osteopenia):
男,47,腰椎骨密度测量
骨量减少 (osteopenia):
女,76,股骨近段骨密度测量
骨量减少 (osteopenia):
女,76 ,腰椎骨密度测量
侧位(lateral常 (normal) M 1~2.5 SD 骨质减少(osteopenia) M 2.5 SD以上 骨质疏松(osteoporosis) M 2.5 SD以上伴1或多处骨折为严
重骨质疏松(severe osteoporosis)
测量骨密度、诊断骨质疏松的目 的(Objectives)
骨密度测量的禁忌证
–不能平卧于检查床上,或不能坚持平卧 5min者(unable to lie stilly)
–脊柱严重畸形或脊柱上有金属内植物 (metal implant)(但有骨科特殊软件者除 外)
诊断标准 (diagnosis criteria)
骨密度测定的骨骼摄片仅作诊断参考。主要应用定 量指标,骨矿物质含量(bone mineral content)(BMC/mg)和骨矿物质密(bone mineral density)(BMD mg/cm2),以及与正常 骨峰年龄组(30岁)的BMD SD值(T值, T-score) 和同年龄组的BMD SD值(Z值, Z-score)作为诊 断依据。
–脊柱畸形或X线片提示有骨量下降,为下一步继续 治疗需测量骨密度
–长期服用皮质醇激素,为调整治疗方案需了解骨密 度的变化
–具有无症状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在决定外科手术 前需了解骨密度变化
临床应用
▪ 相对适用范围
– 大规模的普查,筛选 – 对治疗疗效的监测 – 对疾病影响骨量变化过程的监测 – 对高危病人的评价:月经不调,继发性甲旁亢、
WHO definition of Osteoporosis
▪ “a systemic skeletal disease characterized by low bone mass and microarchitectural deterioration of bone tissue, with a consequent increase in bone fragility and susceptibility to fracture”.
DPA
双能(双光子)吸收测量 Dual Energy (photon)
Absorptometry
DPA
用于软组织不均一的腰椎、股骨 光密度测定
精密度差 受放射源强度影响 检查时间长
超声骨密度测定
利用声速变化原理,无放射性 (radiation free)
一、跟骨(calcaneus)测定 二、胫腓骨(tibia)测定 三、腰椎(vertebra)测定
– BMD或BMC值与骨强度之间存在很高的正相关。 骨质阈值应定在小于年轻正常值平均骨密度2s以下。 大量的研究表明,当骨密度在骨折阈值以下时,骨 折发生率明显增高
临床应用
▪ 根据WHO规定的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检测骨密度 和骨矿含量是诊断骨量减少,骨质疏松症及其严重 程度的重要依据
▪ 进行骨质疏松的流行病学调查 ▪ 在人群中筛查骨质疏松和骨量减少的患者,以便尽
早采取骨质疏松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 建立骨密度的参考值 ▪ 计算骨丢失率
临床应用
▪ 在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药物前,治疗后6个月、1年 或更长时间检查骨密度评价药物抗骨吸收的治疗效 果,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 以第1次测定的骨量为基准可以计算出每年骨丢失的 百分率
▪ 对药物影响进行监测 ▪ 长期接受影响骨代谢的药物如糖皮质激素,抗癫痫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 :全身、腰椎和髋部 ▪ QCT (quantitative CT) :腰椎及其它部位 ▪ B超和骨质量测定仪(quantitative ultrasound) :无
辐射性 ,跟骨、髌骨、胫骨和手指骨
放射线骨密度测定(一)
一、椎体X线摄片 密度减少 椎体缩短 契形骨折 骨量减少30%以上
骨密度测定 Bone Densitometry
骨质疏松症 Osteoporosis
定义
–无论是男性或女性一般在30~35岁左右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