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工程学与视觉传达设计
与视轴对应的视网膜称为黄斑,黄斑处锥状细胞 的密度最高。在视网膜周围,锥体细胞的密度则较 少,而杆状细胞的数量却较多。
2
视杆细胞 在低水平照明时(如夜间)起作用
视锥细胞 在高水平照明时(如白天)起作用
区别黑白
区别色彩
对光谱中的绿色最敏感
对光谱中的黄色最敏感
在视网膜远离中心处最多
在视网膜靠近中心处最多
6)对于运动一目标,只有当角速度大于1~2度/s 时,且双眼的焦点同时集中在同一个目标上,才能鉴 别其运动状态。
7)人眼看一个目标要得到视觉印象,电最短的注视 时间为0.07~0.3s,这里与照明的亮度有关。人眼视 觉的暂停时间平均需要0.17s。
文字设计
一、文字的尺寸 视觉传达设计中文字的合理尺寸,涉及的因素
所谓强度效应是指光的刺激强度只有达到一定数 量才能引起视感觉的特性。因此,可见光不仅可以用 波长来表示,也可以用强度来表示。光的强度可用照 射在某平面上的光通量,即照度来表示,其单位是勒 克司。
视角
视角是由瞳孔中心到被观察物体两端所张开的 角 度。在一般照明条件下,正常人眼能辨别5m远处两点 间的最小距离,其相应的视角为1,即能够分辨的最 小物体的视角定义该视角为最小视角。人眼辨别物体 细部分的能力是随着照度及物体与背景的对比度的增 加而增加。
下自然可见的范围; ②注视野——在头部固定,而转动眼球注视某一
中心点时所见的范围; ③动视野——头部固定而自由转动眼球时的可见
范围。
三种视野
在人的三种视野中,注视范围最小,动视野范围 最大。
动视野最佳值=静视野最佳值+眼球可轻松偏转的 角度(头部不动)。
注视野最佳值=动视野最佳值+头部可轻松偏转的 角度(躯干不动)。
很多,主要有: ①观看距离(视距)的远近 ②光照度的高低 ③字符的清晰度 ④可辨性 ⑤要求识别的速度快慢
其中清晰度、可辨性与字体、笔画粗细、
经人体工程学工作者测定,在以下三个方面 的一般条件下: ①中等光照强度 ②字符基本清晰可辨(不要求特别高的清晰度,但 也不是模糊的) ③稍作定睛凝视即可看清
字符的尺寸与视距关系的基本数据是 字符的(高度)尺寸(D)=(1/200)视距
⑵座位上乘客能看清对面车厢壁上的线路图文 字,视距约为L=2m,由上表查得的文字尺寸
例2 在邮局等室内,墙上提供信息的告示 文字该多大?
像“一”、“二” 、“人”、“大”这 样笔画很少的
色觉
色觉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现象。人们能感受到 达各种不同的颜色,是由于可见光中不同波长的光线 作用于人眼视网膜上,并在大脑中引起主观印象的缘 故。
一种颜色可以由一种波长光线作用而引起,如 红、绿、蓝等,称为原色。也可由两种或多种波长的 光线混合作用而引起。
视觉特征
视觉运动规律
1)眼睛的水平运动比垂直运动快,即先看到水平方 向的东西,后看到垂直方向的东西。所以,一般机器 的外形常设计成横向长方形。
人体工程学与视觉传达设计
了解视觉生理诸因素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 基 础性作用,包括光照度、视距与视觉对象的尺 寸、视觉对象与背景的明度对比和色彩对比、视 觉对象的清晰度与可辨性、视觉对象的识别速度 等。
视觉功能及其特征 文字设计 图形符号设计及标志设计 展示设计
视觉功能及其特征
产生视觉的视网膜是由杆状和锥状两种感光细胞 构成的。
静视野
最佳静视野 a)最佳的水平直接视野(双眼) b)最佳的垂直直接视野
动视野
最佳动视野 a)最佳的水平动视野(双眼) b)最佳的垂直动视野
注视野
最佳注视野 a)最佳的水平注视野(双眼) b)最佳的垂直注视野
视距
视距是指人在控制系统中正常的观察距离。观察 各种显示仪表时,若视距过远或过近,对认读速度和 准确性都不利,一般应根据观察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 380~760mm之间选择最佳视距。
2)视线运动的顺序习惯于从左到右,从上至下,顺 时针进行。
3)对物体尺寸和比例的估计,水平方向比垂直方向 准确、迅速、且不易疲劳。
4)当眼睛偏离视中心时,在偏离距离相同的情况 下,观察率优先的顺序是左上、右上、左下、右下
5)在视线突然转移的过程中,约有3%的视觉能看清 目标,其余97%的视觉都是不真实的,所以在工作 时,不应有突然转移的要求,否则会降低视觉的准确 性。如需要人的视线突然转动时,也应要求慢一些才 能引起视觉注意。为此,应给出一定标志,如利用箭 头或颜色预先引起人的注意,以便把视线转移放慢。 或者采用有节奏的结构。
如果情况与上述“一般条件”的三条基本符 合或接近,则
表5-1所列数据可直接或参照使用。而另一些情 况下,仅仅能
“看得清”是不够的,还要求醒目、能充分引
例1:地铁车厢内需要贴体贴的运行线路图,试 确定图上车站
站名文字的大小。
分析解决:
⑴地铁车厢内光照条件属于“一般”,观看时 多较为专注,无特殊醒目性要求,总体符合 上述一般条件,大体可参照运用上表的数值, 能略略大些更好;
视野
在视野边缘上,人只能模糊的看到有无物体存 在,但辨不清其详细形状。能够清楚辨认物体形状的 视野为有效视野。静视野的有效视野是以视中心线为 轴,上30度,下40度,左右各为15度~20度;其中在 中心3度以内为最佳视野区。
人眼在、蓝、红色 依次减小,而对绿色视野最小。
视力
视力是表征人眼对物体细部识别能力的一个生 理 尺度,以最小视角的倒数表示。
检查人眼视力的标准规定,最小视角为1时,视 力等于1.0,此时视力为正常。随着年龄的增加,视 力会逐渐下降,所以作业环境的照明设计应考虑工作 者年龄的特点。
视野
视野是指人眼能观察到的范围,一般以角度表示。 视野按眼球的工作状态可分为: ①静视野——在头部固定、眼球静止不动的状态
对极弱的刺激敏感
主要在识别空间位置和要求敏锐地 看物体时起作用
人眼球的基本结构图
波长
视觉是电磁波刺激人眼视网膜细胞时引起的。一 般光源都包含多种波长的电磁波,称为多色光。将不 同波长的光混合起来,可以产生各种不同颜色,所有 不同波长的可见光混合起来则产生白色。人眼可分辨 的光色约有120多种。
强度效应